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凤玉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吸虫
  • 13篇华支睾吸虫
  • 5篇免疫
  • 5篇基因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3篇蛋白酶
  • 3篇组织蛋白
  • 3篇组织蛋白酶
  • 2篇星状细胞
  • 2篇亚细胞
  • 2篇亚细胞定位
  • 2篇原核表达
  • 2篇脂酶
  • 2篇溶血磷脂酶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鼠肝
  • 2篇天冬氨酸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
  • 6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浙江省中西医...

作者

  • 16篇胡凤玉
  • 15篇余新炳
  • 15篇胡旭初
  • 12篇徐劲
  • 10篇马长玲
  • 7篇赵俊红
  • 6篇郑小凌
  • 5篇周红娟
  • 4篇李艳文
  • 3篇赵玉利
  • 3篇陈晓湘
  • 2篇黄灿
  • 2篇周珍文
  • 1篇谢红艳
  • 1篇薛玲
  • 1篇胡慧霞
  • 1篇吴璇
  • 1篇张咏莉
  • 1篇包怀恩
  • 1篇吕芳丽

传媒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枯草杆菌芽孢抵抗胃肠道环境的耐性评估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对益生菌—枯草杆菌芽孢进行耐性评估,为研制口服枯草杆菌芽孢载体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耗竭法,DSM培养基长时间振荡培养(24h)获得芽孢,使用pH2.0盐酸胃蛋白酶液模拟胃液,胆酸盐、胰液素混合液模拟肠液,对枯草杆菌芽孢进行体外耐受实验。结果在DSM培养基中,80%~90%的枯草杆菌WB600可形成芽孢,每升DSM液所生成芽孢约1×1011。在模拟胃液中1h后,仅0.0024%枯草杆菌WB600繁殖体细菌仍成活,大肠杆菌JM109活力完全丧失,而枯草杆菌芽孢基本不受影响,93.3%仍成活。在模拟小肠环境中3h后,枯草杆菌WB600繁殖体细菌活力显著降低(仅0.0013%存活),枯草杆菌芽孢基本不受影响(92%仍存活),而大肠杆菌JM109有一定量的增殖。结论枯草杆菌芽孢能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有望成为新型的口服疫苗载体。
周珍文胡旭初邓秋连马长玲陈晓湘胡凤玉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枯草杆菌芽孢耐性口服疫苗
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致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亦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sinensis)感染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于中国、韩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全世界有将...
胡凤玉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磷脂酶肝硬化
文献传递
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重组蛋白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重组蛋白是否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应用MTT方法,测定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卵圆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slysoPLA重组蛋白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MTT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有一定促增殖作用(P<0.05),20mg/L重组蛋白可促进大鼠卵圆细胞进入G2期,但高浓度重组蛋白可导致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死亡。结论:低浓度的CslysoPLA重组蛋白在体外可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增殖,表明CslysoPLA可能是华支睾吸虫导致胆管上皮增生、腺瘤样病变和肝纤维化的效应分子之一。而高浓度的CslysoPLA重组蛋白可引起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死亡,表明CslysoPLA亦可能是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化学损伤的毒力因子之一。
马长玲胡旭初胡凤玉周红娟薛玲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肝星状细胞卵圆细胞
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重组蛋白的免疫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新发现的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初步研究。方法将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去除了信号肽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SD大鼠制备抗血清。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pET-28a(+)-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可被其免疫的SD大鼠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原性;并且能识别感染了华支睾吸虫的SD大鼠血清,表明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赵俊红胡旭初徐劲胡凤玉周红娟胡慧霞郑小凌李艳文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天冬氨酸蛋白酶免疫原性
华支睾吸虫CsSCCRO基因的表达和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将目的基因CsSCCRO转染Hela细胞,检测转染效率和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在细胞学水平研究编码蛋白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将目的基因CsSCCRO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通过脂质体方法转入Hela细胞,RT-PCR和荧光观察来鉴定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真核重组质粒pEGFP-N1-CsSCCRO转入Hela细胞后稳定表达荧光蛋白;RT-PCR鉴定转染的Hela细胞,扩增产物约为780 bp,与预期值相符。结论CsSCCRO基因能够转染到Hela细胞中,并且能与GFP高效转录和翻译成融合蛋白。
赵玉利胡旭初马长玲徐劲胡凤玉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在虫体组织定位及其特异性抗体类型分析
2008年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在成虫的组织定位,分析其诱导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类型。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在成虫的组织定位;应用ELISA方法,CsLysoPLA重组蛋白检测25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IgG1、IgG2、IgG4、IgE。结果CsLysoPLA定位于虫体的口吸盘、排泄囊、肠支、生殖孔,与虫体分泌/排泄抗原物质密切相关的部位;以CsLysoPLA重组蛋白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IgG1抗体水平较高,IgG2抗体水平稍高,而感染者的IgG4、IgE水平则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CsLysoPLA主要经虫体消化道、生殖道、排泄系统分泌/排泄到体外,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Th2为主的免疫应答。
马长玲胡旭初胡凤玉郑小凌徐劲吕芳丽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
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的组织和亚细胞定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CsATP-synt_B)的虫体组织定位,并以HeLa细胞为替代模型观察其亚细胞定位。方法用CsATP-synt_B重组蛋白免疫SD大鼠,取其抗血清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石蜡切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sATP-synt_B蛋白在华支睾吸虫成虫组织中的分布。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CsATP-synt_B线粒体转运序列(MTS序列)和核定位序列(NLS序列)位置,设计4组引物[CsATP-synt_B全长序列,以及3个缺失突变体(MTS-缺失线粒体转运序列、NLS-缺失核定位序列、MTS-NLS-线粒体-核定位双缺失)引物],扩增出全长基因和3个突变体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CsATP-synt_B1-300、pEGFP-N1-CsATP-synt_B30-300、pEGFP-N1-CsATP-synt_B(1-238)+(257-300)及pEGFP-N1-CsATP-synt_B(30-238)+(257-300)。将这些重组质粒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48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sATP-synt_B全长基因和3个突变体在HeLa细胞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结果CsATP-synt_B蛋白在华支睾吸虫成虫中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腹吸盘、卵巢、卵黄腺和皮层。绿色荧光蛋白GFP表明CsATP-synt_B全长序列表达于线粒体或细胞核,线粒体转运序列缺失突变体表达于细胞核,核定位序列缺失突变体表达于线粒体,双缺失突变体仅表达于胞浆。结论CsATP-synt_B蛋白在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线粒体的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能量代谢较旺盛的组织部位。CsATP-synt_B蛋白既可进入线粒体,也可进入细胞核,理论预测的定位序列得到证实。
胡旭初周红娟胡凤玉马长玲赵俊红黄灿郑小凌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免疫组织化学亚细胞定位
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全长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9年
目的从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 suite软件包,识别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并预测其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特征与功能特征,并根据该基因构建种系分子进化树。结果BLASTx分析该基因为全长基因,该基因全长1 459 bp,编码425个氨基酸,具有两个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催化位点。SignalP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信号肽序列,切割位点在第17和第18个氨基酸之间,分子进化树提示其与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亲缘关系最近。结论组织蛋白酶D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为分泌性蛋白,与日本血吸虫同源基因一致性最高,为后续实验筛选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抗原及药物靶标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胡凤玉赵俊红胡旭初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天冬氨酸蛋白酶生物信息学
鼠伯氏疟原虫CS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别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环子孢子(CSP)全长基因和去除中央重复序列的CSP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伯氏疟原虫基因组中扩增全长CSP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入pEGFP-N1,构建pEGFP/PbCSP全长基因重组质粒,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同样,采用PCR技术扩增PbCSP的N端和C端两个片段,先将C端片段定向克隆入pEGFP-N1,构建pEGFP/PbCSP-C重组质粒,再将PbCSPN端片段定向克隆入pEGFP/PbCSP-C,构建pEGFP/PbCSP'重组质粒,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将pEGFP/PbCSP和pEGFP/PbCSP′分别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PbCSP全长和片段分别正确连接至pEGFP-N1的多克隆位点,两种重组质粒转染Hela后,荧光显微镜及RT-PCR均检测到目的蛋白在Hela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伯氏疟原虫CSP全长基因和该基因片段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
马长玲胡旭初赵玉利李艳文胡凤玉陈晓湘周珍文张咏莉余新炳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CSP绿色荧光蛋白HELA细胞
华支睾吸虫磷脂酶A_2基因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对新发现的华支睾吸虫磷脂酶A2(CsPLA2)基因进行生克隆、原核表达,确定该蛋白是否为成虫分泌/排泄蛋白(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ESP)。方法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出CsPLA2样基因,分析该基因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特征;将CsPLA2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蛋白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应用Western blot确定CsPLA2是否为ESP;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PLA2在成虫的组织定位。结果该基因编码307个氨基酸,含有信号肽序列,具有PLA2功能域和活化位点,与谷蛀虫同源蛋白相比,一致性为45%,相似性为52%。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表明pET28a-CsPLA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包涵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sPLA2是华支睾吸虫的ESP组分之一。虫体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显示CsPLA2定位于虫体的腹吸盘、肠支、睾丸处。结论新发现一个CsPLA2基因,其表达的蛋白定位于虫体的腹吸盘、肠支、睾丸处,为华支睾吸虫成虫ESP组分之一。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
马长玲胡旭初胡凤玉李艳文赵俊红郑小凌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磷脂酶A2基因克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