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长玲

作品数:86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原虫
  • 38篇疟原虫
  • 33篇恶性疟
  • 33篇恶性疟原虫
  • 24篇克隆
  • 23篇基因
  • 21篇吸虫
  • 11篇华支睾吸虫
  • 10篇血吸虫
  • 10篇日本血吸虫
  • 9篇抗原
  • 9篇教学
  • 8篇免疫
  • 8篇聚合酶
  • 8篇克隆及序列分...
  • 8篇扩增
  • 8篇合酶
  • 8篇恶性疟原虫F...
  • 7篇体外
  • 6篇体外扩增

机构

  • 36篇广州医学院
  • 28篇中山医科大学
  • 26篇中山大学
  • 11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浙江省中西医...

作者

  • 86篇马长玲
  • 47篇余新炳
  • 36篇单志新
  • 22篇吴忠道
  • 19篇胡旭初
  • 17篇沈浩贤
  • 17篇李学荣
  • 16篇卞国武
  • 16篇李小敏
  • 15篇陈代雄
  • 15篇陈新宇
  • 14篇徐劲
  • 10篇麦璟莹
  • 10篇陈晓湘
  • 10篇胡凤玉
  • 9篇徐劲
  • 9篇袁竹青
  • 7篇陈守义
  • 6篇方建民
  • 6篇郑小凌

传媒

  • 2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1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国寄生虫病...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东寄生虫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22篇2001
  • 3篇2000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在虫体组织定位及其特异性抗体类型分析
2008年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在成虫的组织定位,分析其诱导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类型。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在成虫的组织定位;应用ELISA方法,CsLysoPLA重组蛋白检测25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IgG1、IgG2、IgG4、IgE。结果CsLysoPLA定位于虫体的口吸盘、排泄囊、肠支、生殖孔,与虫体分泌/排泄抗原物质密切相关的部位;以CsLysoPLA重组蛋白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IgG1抗体水平较高,IgG2抗体水平稍高,而感染者的IgG4、IgE水平则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CsLysoPLA主要经虫体消化道、生殖道、排泄系统分泌/排泄到体外,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Th2为主的免疫应答。
马长玲胡旭初胡凤玉郑小凌徐劲吕芳丽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
伯氏疟原虫CSP基因N端蛋白靶向肝细胞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CSP基因的N端蛋白与小鼠肝细胞膜HPSGs受体结合后在体外、体内的肝组织靶向性。方法将伯氏疟原虫CSP基因N端片段(PbCSP-N)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α,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采用Pull-down方法检测PbCSP-N蛋白与小鼠肝细胞表面受体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的结合力;应用免疫组化、放射性碘标记示踪方法检测该蛋白在体外、体内特异性靶向小鼠肝组织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bCSP-N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PbCSP-N重组蛋白(15ku),Pull-down方法证实该蛋白可与小鼠肝细胞膜HPSGs受体结合,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该重组蛋白定位于正常小鼠肝细胞膜,表明该蛋白可特异结合正常小鼠肝细胞膜;放射性碘(125I)标记示踪显示,标记的重组蛋白在注射1、2、4、6、12h后在小鼠肝脏分布较多,表明该重组蛋白可靶向正常小鼠肝组织。结论伯氏疟原虫CSP基因N端蛋白与肝细胞膜HPSGs受体结合后在体内、外靶向肝细胞,可作为肝细胞靶向性药物候选分子。
吴姿蓉古文雅麦晶莹陈晓湘袁竹青李美丽马长玲
关键词:CSP肝细胞
成人医学教育《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成人教育《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教学改革,培养实际应用型医学人才。方法对本院成人班《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的评价。结果通过征求意见,成人学生普遍反映改革后的教学既重视理论教学,又重视实验技能训练,符合成人教学特点,真正学到了所需知识。结论成人教育《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马长玲沈浩贤
关键词:成人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广东部分地区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了解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方法取淡水鱼肉、鱼鳃及鱼鳞,采用人工胃液消化法,镜下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鲩鱼肉平均感染度每克含囊蚴0.8个,鱼鳞0.05个,鱼鳃0.28个,鳊鱼肉平均感染度每克含囊蚴0.33个,野鲮未查出囊蚴。结论佛山市南庄、九江和龙江,广州市增城和从化淡水鱼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提示这些地区存在华支睾吸虫人畜传染源。
邓创豪刘转琴曾伟黄兰英陈依郭蓝蓝陈新宇沈浩贤李小敏马长玲陈代雄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囊蚴淡水鱼感染度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x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1年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陆家海
关键词:疟原虫疟疾疫苗
新型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为树立病原生物的整体概念,探索建立一门独立的《实验病原生物学》课程。方法在本校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全面开展《实验病原生物学》教学,收集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给予比较完整的病原体医学知识框架、提高科研素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分别得到90.3%、80.5%、87.3%、88.4%学生的肯定。结论该课程通过将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有力促进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共生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增加了实验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马长玲麦璟莹黄俊袁竹青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
在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诺贝尔奖案例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被引量:6
2021年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在诺贝尔奖成立120余年的历程中,病原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诺贝尔奖,蕴藏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本教研室对病原生物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案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深入挖掘,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科学在平淡中见奇、课程教育与辩证思维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进取奋斗意愿、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学习兴趣等六个方面,精心设计了相关课程思政案例,并融入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齐艳伟马长玲
关键词:诺贝尔奖病原生物学
恶性疟原虫MESA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2004年
目的克隆、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成熟疟原虫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MESA)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Palo-alto株MESA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四对引物,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4个部分序列重叠的MESA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MD-18T测序载体。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这4个基因片段的序列,拼接得到全长MESA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AnthProt软件辅助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抗原表位区预测。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ESA基因片段,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包含MESA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FCC1/HN株MESA全基因编码区长4102bp,A+T含量为72.11%,G+C含量为27.89%,有1个内含子;编码13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54470u。序列分析表明,FCC1/HN株与Palo-alto、D10株MESA蛋白在长度和序列组成上呈多态性,序列差异较大区域位于MESA蛋白的氨基酸重复区1、3、4、5和7。经多参数综合分析,有7个潜在的抗原表位区。结论测定、分析了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ESA基因序列。FCC1/HN株MESA基因与其它分离株的MES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一定差异。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徐劲吴忠道陈守义胡旭初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MESA克隆测序
重组日本血吸虫FKBP12基因的酶活性及其转录水平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进行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ase)活性鉴定,并比较它与26 000 Mr的谷胱甘肽转移酶(Sj26GST)基因在成虫、尾蚴和虫卵的转录水平。方法从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FKBP12基因,将其克隆入pGEX-4T-1载体中,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PPIase活性测定。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SjFKBP12基因与Sj26GST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将SjFKBP12基因成功克隆入pGEX-4T-1载体中后,表达、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有PPIase活性。SjFKBP12在尾蚴与虫卵期的转录水平相仿,都高于Sj26GST基因,是成虫期转录水平的1.5倍左右。结论成功鉴定了重组SjFKBP12酶活性,SjFKBP12在尾蚴和虫卵期较高的转录水平,为将其进行疫苗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麦璟莹朱郇悯马长玲陈晓湘赵晶晶陈姗李孜
关键词:PPIASE
恶性疟原虫Pf12基因重组质粒DNA接种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2004年
目的 观察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分析Pf12基因的抗原性和作为疫苗抗原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VR10 12 -Pf12 ,直接免疫BALB/c小鼠 ,通过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A、体外抑虫试验测定 ,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应答以及体外抑虫效果。结果 重组质粒VR10 12 -Pf12免疫BALB/c小鼠 ,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免疫血清在体外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结论 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其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马长玲余新炳单志新吴忠道徐劲卞国武胡旭初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基因重组质粒DNA接种免疫应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