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新炳

作品数:491 被引量:1,45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2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3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35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1篇吸虫
  • 187篇基因
  • 130篇华支睾吸虫
  • 114篇克隆
  • 107篇原虫
  • 106篇疟原虫
  • 99篇恶性疟
  • 98篇恶性疟原虫
  • 96篇血吸虫
  • 90篇日本血吸虫
  • 68篇蛋白
  • 58篇免疫
  • 42篇疫苗
  • 40篇细胞
  • 39篇抗原
  • 37篇生物信息
  • 37篇生物信息学
  • 35篇原核表达
  • 30篇扩增
  • 27篇真核

机构

  • 321篇中山大学
  • 16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3篇广州医学院
  • 23篇贵阳医学院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深圳市疾病预...
  • 8篇暨南大学
  • 7篇广东省疾病预...
  • 7篇海南医学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南通医学院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广州市第八人...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90篇余新炳
  • 201篇吴忠道
  • 153篇徐劲
  • 116篇胡旭初
  • 53篇陈守义
  • 51篇徐劲
  • 48篇黄艳
  • 47篇马长玲
  • 40篇单志新
  • 40篇罗树红
  • 33篇吴德
  • 33篇方建民
  • 32篇李学荣
  • 27篇李焱
  • 23篇黄江
  • 22篇周俊梅
  • 22篇陆家海
  • 22篇卞国武
  • 17篇郎书源
  • 17篇李学荣

传媒

  • 81篇热带医学杂志
  • 77篇中国人兽共患...
  • 35篇中国寄生虫学...
  • 3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4篇中国寄生虫病...
  • 17篇广东寄生虫学...
  • 16篇中山大学学报...
  • 15篇中国公共卫生
  • 14篇中国热带医学
  • 1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血吸虫病...
  • 9篇国外医学(寄...
  • 6篇寄生虫与医学...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Chines...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0篇2009
  • 30篇2008
  • 22篇2007
  • 21篇2006
  • 47篇2005
  • 44篇2004
4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黄艳徐劲余新炳胡旭初李学荣汪肖云陈庭金邓传欢唐泽丽孙恒昌
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而感染致华支睾吸虫病,全球有1500万人感染,而中国约1250万,其中广东省为600万。华支睾吸虫病也于2006年确定为广东省三大地方病之一。在1992、2004和2015年三次全...
关键词: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寄生虫病调查
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克隆表达、组织定位
201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全长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LAP2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特征。针对LAP2的EST序列的编码区设计引物,从华支睾吸虫囊蚴cDNA质粒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经PCR、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的阳性克隆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免疫印迹鉴定及组化定位。结果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全长为1761bp,其编码序列长度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是59696.5Da,与人的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26.7%,一致性仅为15.4%。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被高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能被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血清识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定位于华支睾吸虫成虫的肠支及表膜。结论华支睾吸虫LAP2在大肠杆菌中呈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能为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的组份之一。
邓传欢余新炳王乐旬黄灿黄艳李文芳李然徐劲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生物信息学克隆
枯草杆菌芽孢抵抗胃肠道环境的耐性评估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对益生菌—枯草杆菌芽孢进行耐性评估,为研制口服枯草杆菌芽孢载体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耗竭法,DSM培养基长时间振荡培养(24h)获得芽孢,使用pH2.0盐酸胃蛋白酶液模拟胃液,胆酸盐、胰液素混合液模拟肠液,对枯草杆菌芽孢进行体外耐受实验。结果在DSM培养基中,80%~90%的枯草杆菌WB600可形成芽孢,每升DSM液所生成芽孢约1×1011。在模拟胃液中1h后,仅0.0024%枯草杆菌WB600繁殖体细菌仍成活,大肠杆菌JM109活力完全丧失,而枯草杆菌芽孢基本不受影响,93.3%仍成活。在模拟小肠环境中3h后,枯草杆菌WB600繁殖体细菌活力显著降低(仅0.0013%存活),枯草杆菌芽孢基本不受影响(92%仍存活),而大肠杆菌JM109有一定量的增殖。结论枯草杆菌芽孢能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有望成为新型的口服疫苗载体。
周珍文胡旭初邓秋连马长玲陈晓湘胡凤玉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枯草杆菌芽孢耐性口服疫苗
华支睾吸虫I类醛脱氢酶,其编码核酸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华支睾吸虫I类醛脱氢酶的新的基因,基因编码的多肽,多肽的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多肽用于筛选华支睾吸虫I类醛脱氢酶的抑制剂,多核苷酸作为引物或者作为探针的应用,尤其公开了此多肽与多核苷酸作为诊断试剂盒、...
余新炳徐劲吴忠道郑南才杨光
文献传递
变异念珠菌在血细胞内的发育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血细胞内不同发育期的念珠菌变异体,了解念珠菌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机制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外周血,制作薄血片固定,经Giemsa染色置光镜下观察;同时对样品用电镜固定液固定,包埋、超薄切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到单核细胞胞浆中有纤丝样网状物质和微小的紫红色颗粒;小红细胞样生物体从红细胞内逸出;孢子样颗粒从孢子母细胞样生物体逸出。电镜观察到单核细胞内有微丝体、微棒状小体和空泡状发育期寄生物;红细胞崩解后,母细胞样、孢子母细胞样生物体从中释放出来;孢子在孢子母细胞内形成。经病原学检测,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的寄生物隶属念珠菌。结论单核细胞、红细胞可能是念珠菌的宿主细胞,胞内发育期的抗原成分能激活淋巴细胞,使其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并存于组织中。当宿主细胞在某一组织和器官中集结,发生溃破时,释放出大量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造成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发生和病理性损害。
梁炽张瑞琳吴忠道詹希美申川军曹爱莲余新炳
关键词:念珠菌超微结构红斑狼疮
华支睾吸虫II类14-3-3蛋白,其编码核酸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华支睾吸虫II类14-3-3蛋白的新的基因,基因编码的多肽,多肽的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多肽用于筛选华支睾吸虫II类14-3-3蛋白的抑制剂,多核苷酸作为引物或者作为探针的应用,尤其公开了此多肽与多核...
余新炳吴忠道徐劲陈守义吴德
文献传递
一种草鱼出血病口服型疫苗及其制备与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鱼出血病口服型疫苗及其制备与用途。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融合蛋白,含有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衣壳蛋白CotC和草鱼呼肠孤病毒VP4蛋白,所述草鱼呼肠孤病毒VP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对应于如SEQ ...
余新炳姜红烨林志鹏周心怡边青
文献传递
华支睾吸虫mGST新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英文)
2005年
目的扩增华支睾吸虫一个微粒体谷胱甘肽转移酶( mGST)新基因,明确是否存在内含子,并进行原核表达与纯化。方法用PCR方法分别从华支睾吸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和基因组DNA中扩增mGST基因并测序,将编码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 ,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按照Ni-NTA agarose说明书纯化重组蛋白,用SDS-PAGE和TLC分析。结果mGST基因全长486 bp ,没有内含子,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 +)-mGST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有效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约为24 ku。重组蛋白达细菌总蛋白质的11 %,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纯度为83 %。结论mGST基因没有内含子,在大肠埃希菌中能有效表达,得到了纯化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伍忠銮吴德吴忠道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克隆基因表达纯化
华支睾吸虫Rho GTPase重组蛋白免疫保护效果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s)Rho GTPase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2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重组蛋白实验组(A组)和PBS对照组(B组)。A组共免疫5次,首次和第2周分别用Cs-Rho GTPase重组蛋白(90μg/ml)1ml加等体积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稀释后背部、足垫多点皮下注射,第4、7和11周分别用Cs-Rho GTPase重组蛋白(90μg/ml)1ml腹腔注射。B组用PBS加佐剂免疫小鼠。末次免疫后,即灌胃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50个/只),感染后第21天起每隔3~5d粪检1次,待查见虫卵后,计数虫卵数,并用乙醚麻醉处死大鼠,剖检胆管和胆囊中华支睾吸虫成虫。采集各次免疫前小鼠尾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IgG、IgG1和IgG2a抗体水平。统计分析各组平均成虫数、虫卵数及抗体水平差异。结果 A组检获平均成虫数为(9.2±9.9)条、每克粪便平均虫卵数为(956.8±1062.5)个,B组分别为(23.25±15.75)条和(3062.5±2501.8)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的抗体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IgG(0.1、0.45、0.65、0.6、0.65)、IgG1(0.1、0.45、1.1、1.0、1.1)、IgG2a(0.1、0.7、1.1、1.1、1.1),而B组IgG、IgG1和IgG2a吸光度(A450值)均维持在0.1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Rho GTPase重组蛋白可诱导SD大鼠产生较好的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谢红艳胡旭初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RHOGTPASE免疫
华支睾吸虫病TRFIA诊断试剂盒及其使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华支睾吸虫病TRFIA诊断试剂盒及其使用。本发明的华支睾吸虫病诊断试剂盒,包括:TRFIA反应板、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铕标记物、样品稀释液、浓缩洗涤液和增强液,所述TRFIA反应板上包被有华...
徐劲余新炳吴英松邓传欢董志宁王征李来庆
文献传递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