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明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退变
  • 5篇椎间盘
  • 4篇信号
  • 4篇体外
  • 3篇信号通路
  • 3篇软骨
  • 3篇通路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软骨细胞
  • 2篇终板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体外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颈椎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机构

  • 8篇皖南医学院第...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9篇马明明
  • 8篇徐宏光
  • 6篇王弘
  • 5篇张晓玲
  • 4篇张骞
  • 4篇沈祥
  • 3篇肖良
  • 2篇赵泉来
  • 2篇俞宏星
  • 2篇张书丰
  • 2篇刘祥
  • 2篇高智
  • 1篇刘平
  • 1篇郑权
  • 1篇张涛
  • 1篇徐佳佳
  • 1篇徐永明
  • 1篇所起凤
  • 1篇张艺凡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张力负荷下CC复合体介导的RhoA信号通路对大鼠终板软骨细胞退变的影响与作用
目的:在体外建立大鼠终板软骨细胞张力诱导退变模型,研究P-120catenin蛋白与RhoA/ROCK-1信号通路在体外张力诱导下终板软骨细胞退变相互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操作处理并分离大鼠腰椎部位终板软骨,利用胶原酶以...
马明明
关键词:P120-CATENIN退变
文献传递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与颈椎退行性变影像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背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为常见颈椎外伤,对其损伤机制的认识正在不断加强,了解其与颈椎退行性变是否具有相关性在临床上至关重要。目的目的:研究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与颈椎退行性变在影像学上的相关性。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颈椎X线片、CT平扫及MRI检查。男27例,女21例;年龄35~68岁,平均(55.6±2.3)岁。其中退变性椎管狭窄25例(52.08%),椎体前后缘明显退变骨赘形成30例(62.50%),椎间盘退变突出45例(93.75%),椎前水肿及血肿21例(43.75%)。对损伤节段椎间盘行Pfirrmann退变分级,退变为Ⅲ~Ⅴ级者36例(75%);对损伤节段相邻终板软骨行Modic改变分型,仅3例(6.25%)发生Modic改变,均为Ⅱ型改变。结果结果: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与颈椎退行性变在影像学上有显著相关性,并有明显特征性变化,包括颈椎管退行性狭窄、颈椎间盘退变性突出及压迫相应节段脊髓产生的特征性变化,而与相邻终板软骨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论:根据颈椎退行性变及退变程度对患者进行颈脊髓损伤评估,为临床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沈祥徐宏光赵泉来马明明张骞俞宏星
关键词:脱位脊髓损伤颈椎脊髓小脑变性
中药胡椒碱在终板软骨细胞退变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胡椒碱对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获取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终板软骨细胞加力退变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未加力细胞)、加力组(10%间歇性循环牵张力,10%ICMT,0.5 Hz,8 h/d,加力3 d)及加力加药物组(加力组中加入中药胡椒碱40μmol/L)。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细胞表型。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SOX-9基因,II型胶原,蛋白聚糖,MMP13的表达情况,核质分离及免疫印迹检测胞核与胞质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p-P65表达变化。结果:细胞体外加力后表型丢失,甲苯胺蓝染色可见细胞外基质减少,加力加药组细胞外基质未见明显减少。加力组细胞(ICMT)较空白对照组细胞(NC组)SOX-9(ICMT/NC=0.22,P<0.01)、蛋白聚糖(ICMT/NC=0.15,P<0.01)、II型胶原(ICMT/NC=0.18,P<0.01)表达明显降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65入核增加,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MP13(ICMT/NC=1.68,P<0.05)表达明显上升。40μmol/L胡椒碱处理的加力加药组较加力组细胞核内p-P65减少,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MP13(40μmol/L胡椒碱/ICMT=0.70,P<0.05)表达降低,40μmol/L胡椒碱处理的加药加力组中II型胶原(40μmol/L胡椒碱/ICMT=1.93,P<0.05)、蛋白聚糖(40μmol/L胡椒碱/ICMT=1.78,P<0.05)、SOX-9(40μmol/L胡椒碱/ICMT=1.70,P<0.05)等基因表达明显回升。结论:中药胡椒碱可以抑制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的退变发生,从而起到对椎间盘及终板软骨的保护作用。
高智徐宏光张晓玲王弘马明明肖良刘祥徐永明
关键词:胡椒碱NF-ΚB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13
RhoA/ROCK信号通路在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中的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RhoA/ROCK信号通路在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提取大鼠终板软骨细胞并建立体外的终板软骨细胞自然退变模型,依次选取P2代细胞(空白对照组)至P5代细胞(自然退变组),以及治疗组(P5代细胞加入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观察及表型鉴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空白对照组和自然退变组的细胞骨架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Ⅱ型胶原、SOX9、蛋白聚糖基因及信号通路中ROCK-1、ROCK-2基因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检测ROCK-1、ROCK-2蛋白表达变化及利用试剂盒检测RhoA蛋白活性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体外自然传代的发生终板软骨细胞表型基因表达逐渐丢失;细胞骨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可见P5代终板软骨细胞较P2代细胞骨架明显变细.自然退变组(P5代)终板软骨细胞较空白对照组(P2代细胞)Ⅱ型胶原(P5/P2=0.248,P<0.001)、蛋白多糖(P5/P2=0.172,P<0.001)及SOX9(P5/P2 =0.499,P<0.001)表达明显降低,RhoA/ROCK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ROCK-1(P5/P2=0.625,P<0.001)表达降低、ROCK-2(PS/P2=2.527,P<0.001)表达升高;而活性蛋白检测发现活性RhoA的量P5代较P2代明显增加.治疗组(P5代细胞中加入ROCK抑制剂Y27632)中抑制ROCK信号以后ROCK-1、ROCK-2表达较P5代细胞均明显降低,蛋白亦是如此.而治疗组中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等基因表达则明显回升.结论 细胞体外自然传代从P2代细胞至P5代时,终板软骨细胞发生明显退变.并提示可通过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来保护终板软骨细胞退变.
马明明徐宏光张晓玲王弘郑权徐佳佳沈祥张书丰
关键词:椎间盘软骨细胞终板
调控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体外自然退变终板软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模型中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分离获取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终板软骨细胞自然退变模型。根据细胞传代次数分P2代细胞(空白对照组),P5代细胞(体外自然退变组)及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组(细胞传代中加入Bay11-7082的P5代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细胞表型,阿新蓝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变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SOX-9基因,Ⅱ型胶原,蛋白聚糖,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情况,核质分离及免疫印迹检测胞核与胞质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p-P65、IκBα、P-IκBα表达变化。结果随着体外传代的进行终板软骨细胞表型逐渐丢失,阿新蓝染色可见细胞外基质减少,P5代细胞(体外自然退变组)较P2代细胞(空白对照组)SOX-9(P5/P2=0.488,P〈0.01)、蛋白聚糖(P5/P2=0.287,P〈0.01)、Ⅱ型胶原(P5/P2=0.182,P〈0.01)表达明显降低,NF—K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65人核增加,胞质中p-IκBα增高,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MP13(P5/P2=1.324,P〈0.05)表达明显上升,NF—KB信号通路抑制组较P5代细胞(体外自然传代组)核内p-P65减少,胞内p-IκBα降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MP13(Bay11-7082/P5=0.611,P〈0.05)表达降低,信号通路抑制组中Ⅱ型胶原(Bay11-7082/P5=4.173,P〈0.01)、蛋白多糖(Bay11-7082/P5=2.732,P〈0.05)、SOX-9(Bay11-7082/P5=1.567,P〈0.05)等基因表达明显回升。结论NF—κB信号通路在终板软骨细胞体外退变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可能会改善椎间盘退变。
高智徐宏光张晓玲王弘马明明肖良刘祥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13
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终板软骨细胞,建立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传代退变模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2代细胞)、自然传代退变组(P5代细胞)、P5代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组、P5代AKT/mTOR信号通路激动剂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聚糖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及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mTOR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大鼠终板软骨细胞的体外自然传代退变的进行,大鼠终板软骨细胞的表型逐渐减少甚至丢失;在自然传代组中:Ⅱ型胶原(P5/P2=0.28,P=0.0427)、蛋白多糖(P5/P2=0.33,P=0.0263)、SOX9(P5/P2=0.40,P:0.0182)及mTOR(P5/P2=0.28,P=0.0381)的表达明显降低;在AKT/mTOR抑制剂组中:Ⅱ型胶原(P5/P2=0.19,P=0.0347)、蛋白多糖(PS/P2=0.25,P=0.023)、SOX9(P5/P2=0.31,P=0.0342)及mTOR(P5/P2=0.20,P=0.0241)的表达较自然传代组降低;在AKT/mTOR激动剂组中:及Ⅱ型胶原(P5/P2=0.41,P=0.0441)、蛋白多糖(P5/P2=0.53,P=0.0151)、SOX9(P5/P2=0.61.P=0.0197)roTOR(PS/P2=0.41,P=0.0381)的表达较自然传代退变及抑制剂组升高。结论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在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传代退变的过程中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为添加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2)或激动剂(IGF-1)可加速或抑制、减缓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退变的发生。
张书丰王弘张涛徐宏光马明明张晓玲
关键词:椎间盘软骨细胞信号传递细胞衰老AKT/MTOR
颈前路接骨板高度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颈椎前路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现已被广泛重视。有研究发现接骨板固定位置与相邻节段骨化有密切关系,而接骨板固定高度与ALOD、相邻椎间盘及椎体退变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接骨板融合术后接骨板固定高度对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颈椎前路接骨板融合术治疗并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的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2例,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接骨板头、尾端至手术节段头、尾侧椎体的距离(PDD),PDD<5 mm为A组,PDD≥5 mm为B组:头端A组67例,B组15例;尾端A组51例,B组31例。测量相邻椎体骨化(ALOD)、椎间隙变窄(IDN)及椎体滑移(VS)等因素,评价PDD对ASD的影响。结果结果:头端A组骨赘形成64.2%(43/67),高于头端B组的26.7%(4/15)(P<0.01);尾端A组骨赘形成29.4%(15/51),高于尾端B组的12.9%(4/31)(P<0.01);头端(A组+B组)骨赘形成57.3%(47/82)明显高于尾端(A组+B组)骨赘形成的23.2%(19/82)(P<0.01)。头端A组中44.8%(30/67)表现为IDN和VS,B组为40.0%(6/15)(P>0.05);尾端A组中47.1%(24/51)表现为IDN和VS,B组为41.9%(13/31)(P>0.05);头端(A组+B组)43.9%(36/82)表现为IDN和VS,尾端(A组+B组)45.1%(37/82)表现为IDN和VS(P>0.05)。结论结论:颈椎前路接骨板固定高度对ASD有影响,PDD越小,ALOD发生率越高,而对IDN及VS并无显著影响。
赵泉来徐宏光沈祥王弘刘平马明明张骞俞宏星
关键词:颈椎脊柱融合术椎间盘退化
小分子药物TD-198946对终板软骨退变具有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药物TD-198946对椎间盘退变及终板软骨退变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体外的大鼠整体椎间盘组织退变模型,分为对照组、退变组(椎间盘内注射20μL生理盐水)及药物处理组(椎间盘内穿刺注射100 nmol/L TD-198946),通过HE、番红-快绿染色方法观察椎间盘及终板软骨形态变化,以及番红-固绿染色分析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状况。利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研究三组终板软骨组织中的相关的软骨表型基因II型胶原、SOX9、蛋白聚糖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E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的结果,退变组椎间盘内髓核及纤维环几乎消失,终板软骨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D-198946处理组椎间盘组织整体结构相对完整,软骨细胞数量增加;番红-快绿染色可发现药物处理组相对于退变组其软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分泌明显增多。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退变组终板软骨内相关表型基因二型胶原、SOX9、蛋白聚糖表达明显减少,而TD-198946处理组终板软骨内相关基因较退变组表达则明显上调。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小分子药物TD-198946可以抑制椎间盘组织及终板软骨细胞的退变发生,从而起到对椎间盘及终板软骨的保护作用。
马明明徐宏光张艺凡张骞王弘张晓玲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退变椎间盘局部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国内研究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等多种类型骨细胞,修复受损的骨或软骨组织。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兔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髓核穿刺抽吸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14 d后,实验组于椎间盘内注射Brd U标记的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悬液50μL(细胞浓度1×10~9 L^(-1)),对照组于椎间盘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2,4,8周,进行椎间盘放射学MRI检查、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1)MRI检查:正常组椎间盘高度恒定,T2加权相上椎间盘信号清晰、均一;对照组注射第4周开始出现椎间隙变窄,T2加权相信号减弱,随着时间推移,椎间盘间隙逐渐狭窄,T2加权相信号也越来越低;实验组注射后第4周椎间隙高度和T2加权相信号逐渐增强;(2)苏木精-伊红染色: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注射后2周出现椎间盘退变表现,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实验组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的椎间盘退变表现较对照组明显减轻;(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移植后的Brd U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兔椎间盘内存活并增殖;(4)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兔椎间盘退变有修复作用。
沈祥徐宏光马明明张骞肖良所起凤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干细胞移植椎间盘退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