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玲

作品数:102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关节
  • 29篇软骨
  • 29篇细胞
  • 25篇骨细胞
  • 23篇干细胞
  • 23篇成骨
  • 22篇基因
  • 22篇分化
  • 20篇关节炎
  • 19篇骨关节
  • 16篇骨关节炎
  • 14篇软骨细胞
  • 14篇转染
  • 14篇间充质干细胞
  • 14篇充质干细胞
  • 13篇信号
  • 12篇成骨分化
  • 11篇通路
  • 10篇退变
  • 10篇骨髓间充质

机构

  • 3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上...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皖南医学院第...
  • 4篇山西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
  • 2篇上海生物制品...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武警浙江总队...

作者

  • 101篇张晓玲
  • 39篇戴尅戎
  • 18篇汤亭亭
  • 13篇童海骏
  • 13篇徐宏光
  • 10篇王弘
  • 6篇高智
  • 6篇童文学
  • 5篇王友
  • 5篇张超
  • 5篇范启明
  • 5篇马明明
  • 5篇肖良
  • 5篇曲志虎
  • 5篇徐永明
  • 4篇黄研
  • 4篇黄金刚
  • 4篇屠锦雯
  • 4篇刘宏强
  • 4篇芮云峰

传媒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国际骨科学杂...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赤峰学院学报...
  • 2篇生命科学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特性的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ACSCs)并鉴定其特性。方法运用纤连蛋白黏附法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分选出ACSCs,流式细胞技术分别鉴定干细胞阳性表面抗原(阳性标志物CD90与CD44)和阴性表面抗原(阴性标志物CD45、CD31与CD34)在ACSCs中的表达水平,单克隆形成实验鉴定ACSCs的单克隆形成能力,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鉴定ACSCs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纤连蛋白可以特异性地分选出ACSCs。ACSCs高表达CD90与CD44,几乎不表达CD45、CD31与CD34。经过7d培养,单个ACSC可以形成大于32个细胞的单克隆细胞团。ACSCs具备很强的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能力。结论大鼠关节软骨内存在ACSCs,ACSCs具有比较典型的干细胞特征。
童文学向晟楠张宁张宁张晓玲
关键词:软骨纤连蛋白软骨再生
软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软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利用纤连蛋白粘附法分离出软骨干细胞。本发明还提出NF-κB信号通路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一个靶点,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靶向药物。本发明还建立了利用BrdU-...
张晓玲童文学胡国立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联合基因转染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hIL- 1Ra)和白细胞介素-10(hIL-10)联合基因转染在人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细胞中稳定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LXRN-IL-1Ra和PLXRN-IL-10,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单个或联合转染人OA软骨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目的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IRa和ML-10蛋白表达量的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表明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PLXRN-IL-1Ra和PLXRN-IL-10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软骨细胞后,RT-PCR检测到了细胞内hIL-1Ra和hIL-10 mRNA片段。ELISA检测发现基因转染组均有相应的一定量的ML-1Ra和ML-10表达,单个基因转染组中分别为(60.47±15.13)和(19.73±4.10)ng/L;联合基因转染组为(67.15±11.47)和(16.76±9.96)ng/L。未转染组及PLXRN空质粒转染组均无hIL-1Ra和hIL-10表达,基因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个基因转染组和联合基因转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介导的hIL-1Ra和hIL-10联合基因可有效地感染人OA关节软骨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为将表达hIL-1Ra和hIL-10目的基因的人OA软骨细胞用于OA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芮云峰王友张晓玲孙红立曲志虎戴尅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受体白细胞介素-10基因转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
雌激素对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雌激素对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 macrophage,BMM)的增殖、凋亡和破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C57BL/6J小鼠BMM,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外源性给予10-8 mol/Lβ-雌二醇的为实验组,同时加入雌二醇和1μmol/L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ICI-182780的为抑制剂组,另设对照组。用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建立双侧卵巢摘除(ovariectomized,OVX)模型(OVX组,n=5),同时设假手术组(sham组,n=5)。术后3个月取其BMM体外培养并诱导破骨分化。利用Prestoblue检测BMM的增殖能力,TUNEL染色检测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caspase 8。实时定量PCR检测成熟OC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和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mRNA水平的变化,细胞TRAP染色分析BMM破骨分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BMM被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激活的下游信号通路。结果·实验组BMM增殖能力比对照组弱,OVX组BMM增殖能力比sham组强。TUNEL染色显示实验组BMM中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aspase 3和caspase 8的蛋白水平与该结果一致。PCR结果显示实验组Trap和Ctsk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OVX组的相关mRNA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细胞TRAP染色和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BMM破骨分化能力低,OVX组比sham组的破骨分化能力强。雌激素对BMM增殖、凋亡和破骨分化的影响均可被ER拮抗剂阻断。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给予RANKL后实验组BMM的IκKα/β、p65、JNK磷酸化水平相比对照组均降低。结论·雌激素能抑制BMM增殖和破骨分化,促进BMM凋亡,且这一作用是通过ER介导的。
赵婧羽黄明健张晓玲
关键词:破骨细胞雌激素雌激素受体
一种成骨检测试剂盒及促进骨修复的植入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骨检测试剂盒及促进骨修复的植入物。其中成骨环境检测试剂盒包含检测TGF‑β1浓度的试剂,当此试剂盒用于检测病人的血清,骨折、骨不连局部的TGF‑β1浓度时,其判断基准为:TGF‑β1的浓度为小于...
张晓玲徐佳佳
文献传递
张力刺激对关节软骨细胞β-肌动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观察张力刺激对关节软骨细胞β-肌动蛋白(β-ae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获取正常和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给予3%、6%和15%的张力刺激,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张力刺激强度下关节软骨细胞β-act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6%和15%的张力刺激均可明显提高lE常关节软骨细胞β-actinmRNA表达(1.34±0.05,1.36±0.04,P<0.05),而只有15%的张力刺激才能明显增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β-actin mRNA表达.结论 关节软骨细胞β-actin mRNA表达量随张力刺激强度不同而变化,不同内外环境使关节软骨细胞对张力刺激的反应不同,故在其相关生物力学研究中不能应用β-actin作为内参.
安丙辰王友汤亭亭范启明戴黎鸣张晓玲朱振安戴尅戎
关键词:肌张力物理刺激软骨细胞
小分子药物kartogenin保护终板软骨退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小分子药物kartogenin(KGN)对终板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在终板软骨以及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椎间盘体外器官退变模型,分为对照组、退变组(穿刺注射生理盐水)、KGN处理组(穿刺注射100nmol/L KGN),利用HE染色观察终板软骨及椎间盘形态,番红-固绿染色观察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通过Real time-PCR评价三组终板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Ⅱ型胶原、SOX-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退变组椎间盘髓核消失,终板软骨减少,发生明显退变,KGN处理组椎间盘结构较完整;番红-固绿染色可见实验组较对照组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多。Realtime-PCR结果显示退变组终板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及SOX-9表达明显下调,KGN处理组中终板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及SOX-9表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SOX-9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体外穿刺及培养能够诱导椎间盘及终板软骨的退变,小分子药物KGN能够促进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从而保护终板软骨及椎间盘的退变。
郑权徐宏光汪景熊寿良王弘张晓玲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红霉素抑制磨损颗粒诱发体内骨溶解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通过小鼠体内磨损颗粒颅骨溶解模型研究红霉素(erythromycin,EM)抑制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的效果。[方法]24只8周龄的C57BL/J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组接受PMMA30 mg颗粒植入颅顶部,PMMA+2EM组接受30 mg PMMA颗粒植入加每天EM2 mg/kg腹腔内注射,PMMA+10EM组接受PMMA30 mg颗粒植入加每天EM10 mg/kg腹腔内注射,对照组接受假手术。7 d后取出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颅骨破坏面积对照组为0.079 mm2±0.011 mm2,PMMA组0.335 mm2±0.129 mm2,PM-MA+2EM组0.094 mm2±0.019 mm2,PMMA+10EM组0.091 mm2±0.028 mm2。对照组颅骨实验区域内破骨细胞计数为5.3±1.0个,PMMA组为19.2±5.3个,PMMA+2EM组为6.6±1.1个,PMMA+10EM组为6.1±1.9个。与对照组相比,PMMA颗粒可以诱发骨溶解(P<0.001),而EM治疗可以抑制PMMA颗粒诱发的颅骨溶解(P<0.001),及破骨细胞生成(P<0.001)。[结论]EM可以抑制PMMA磨损颗粒诱发的骨溶解。
张超戴尅戎汤亭亭张晓玲任伟平
关键词:无菌性松动骨溶解红霉素
在骨形成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应力敏感性microRNA
本发明涉及在骨形成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应力敏感性microRNA。首次揭示miR‑103a是一个新的力学敏感miRNA并在成骨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其可以作为防治骨代谢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成骨分化异常、骨量丢失等)的靶标。m...
张晓玲左斌陈晓东
文献传递
新型纳米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PCL-PEG-chitosan的构建与特性
2013年
目的优化新型纳米非病毒载体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壳聚糖(chitosan)(PCL-PEG-chitosan)在体外与质粒的复合条件,并进行转染活性测定。方法在体外利用凝胶电泳方法确定非病毒载体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利用动态光散射粒径测量仪确定复合物在不同氮磷比、不同缓冲溶液体系下粒径的变化情况。将pEGFP与PCL-PEG-chitosan进行复合后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结果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非病毒载体PCL-PEG-chitosan与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为4:1,PCL-chitosan与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也为4:1,chitosan与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为1:1。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显示:非病毒载体PCL-PEG-chitosan与pEGFP复合而成的复合物的粒径随着氮磷比的增大而减小;在醋酸盐缓冲体系与DMEM缓冲体系中,复合物的粒径基本一致,相对稳定。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过接枝改性的纳米载体PCL-PEG-chitosan的转染效率有所提高。结论 PCL修饰可减弱chitosan对pEGFP的复合能力,提高最低复合氮磷比。经PCL和PEG修饰的纳米载体PCL-PEG-chitosan的细胞转染活性有所提高,但尚需进一步改进。
王斌金才益童海骏戴尅戎张晓玲
关键词:DNA转染氮磷比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