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东

作品数:42 被引量:47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一带一路
  • 6篇碳排放
  • 4篇中国省域
  • 4篇省域
  • 4篇跨境
  • 3篇隐含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回收
  • 3篇
  • 2篇电商
  • 2篇电子商务
  • 2篇对外直接投资
  • 2篇多尺度
  • 2篇疫情
  • 2篇中国经济
  • 2篇商务
  • 2篇生产率
  • 2篇生产网络
  • 2篇石油
  • 2篇碳排放强度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大连铁道学院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第二外国...
  • 2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41篇刘卫东
  • 28篇刘卫东
  • 5篇唐志鹏
  • 5篇宋周莺
  • 3篇宋涛
  • 3篇费庆志
  • 3篇高菠阳
  • 3篇王鸿道
  • 3篇郑智
  • 2篇叶尔肯·吾扎...
  • 2篇吴敦虎
  • 1篇黄志基
  • 1篇王梦
  • 1篇任龙
  • 1篇邓先瑞
  • 1篇余金艳
  • 1篇陈明星
  • 1篇王曙光
  • 1篇许芝
  • 1篇刘慧

传媒

  • 8篇地理研究
  • 6篇资源科学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经济地理
  • 3篇辽宁化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环境保护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一带一路报道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地理学核心问...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年份

  • 3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
2017年
在5月14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一带一路'是一种包容性全球化,我们要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如果我们把'一带一路'看成是经济全球化的新版本,很多错误的理解就可以得到避免。
刘卫东
关键词:一带一路包容性
中国跨境风电项目的建设模式、梯度转移及减排潜力研究——以中巴经济走廊优先项目为例被引量:6
2021年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中的风电项目建设已经初现规模。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建设中,风电优先项目涉及的项目金额约为6.47亿元,运营期累计发电量可以达到近180亿千瓦时,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0兆吨。伴随跨境风电项目的梯度转移,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并网取决于东道国的政策制度安排、建设运营模式、设备供应体系以及电价收购协议等。本研究有助于协助沿线国家完善能源政策制度、加快清洁电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碳减排承诺,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广提供借鉴。
韩梦瑶刘卫东刘卫东
关键词:风电投资
中国纺织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空间格局被引量:6
2018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已经成为对就业和出口创汇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之一。近10年来,受全球贸易环境震荡和自身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中国国内生产的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下降,大量企业开始向海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如何优化海外投资布局、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事关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本文基于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以及企业访谈数据,在回顾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海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产业活动类型选择,而后剖析了该行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差异化对外投资策略。
范毓婷刘卫东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建构——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到包容性全球化被引量:52
2017年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共同探索国际经济治理新机制的一个平台。与此同时,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到"十字路口",逆全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何推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世界性挑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治精英和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将引领新型全球化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就是包容性全球化。本文在简要剖析经济全球扩张的历程及其机制并揭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包容性全球化的核心内涵,包括国家应发挥好"调节者"的角色、解决资本市场"期限错配"的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保障各方平等地参与全球化,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保护文化多元性。尽管这些内涵还不足以精确地定量刻画包容性全球化,但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的方向,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理论思考的方向。
刘卫东刘卫东高菠阳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自由主义
疫情冲击下全球跨境电商物流韧性的时空异质性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新冠疫情给全球化进程带来巨大冲击,流动性被切断是其中重要原因,尤以物流延滞造成的物资短缺影响最为严重。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时效性和格局在疫情冲击下发生了重要变化。通过对全球疫情及跨境电商物流大数据的挖掘、计算和分析,从韧性角度对物流时效的时空异质性展开研究,分析物流受冲击变化的特征,以及韧性空间格局、阶段差异和时间过程,并结合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物流时效性呈现"衰减波"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抵抗力阶段、恢复力阶段,以及韧性提升;北美、西欧的物流韧性相对较低,东亚及其邻近的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区域则相对较高,尤其是抵抗力阶段差异明显;全球物流恢复力指数普遍高于抵抗力指数,北美、西欧、大洋洲部分样本恢复力较弱;时间过程上可分为3个时期,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传导现象:前6个月急速下降、艰难抵抗后平稳恢复,第7至第11个月整体向好、局部震荡,第12至第13个月全球小幅波动后较快恢复;影响物流韧性时空异质性的因素较为综合,其中物流网络关系、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相对显著。
余金艳张英男刘卫东刘卫东
关键词:时空异质性
发展中国家高技术集群形成过程的本地-全球知识互动分析框架与案例研究
上世纪90年代的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强调根植性,主要关注本地联系,进入新千年后研究者开始关注集群的外部联系,但是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后来巴特尔等人等提出了"本地传言-全球通道"(local bu...
刘志高孙静刘卫东苗长虹
关键词:产业集群
文献传递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趋势演变被引量:61
2021年
一个国家或地区碳排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经济增速与碳排放降速的相对关系,而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脱钩是中国碳排放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泰尔指数和Tapio模型,刻画中国各省份2005-2017年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研究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指数的演变趋势,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均呈现了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大多呈现了降低趋势;②尽管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逐年缩小,但中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差距、尤其是区域间碳排放差距逐年扩大;③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经历了扩张负脱钩、扩张挂钩到弱脱钩的变化历程,但部分省份的脱钩稳定性相对较低;④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山东等不断趋近强脱钩状态,但少数地区仍在扩张挂钩和扩张负脱钩状态中交替。本文结论有助于辨识中国不同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落实不同碳排放及经济发展水平下可行的低碳发展策略,进而为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参考。
韩梦瑶刘卫东刘卫东姜宛贝
关键词:碳排放省域差异泰尔指数
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其CO_(2)排放效应被引量:12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由东部率先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战略调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改变。探究CO_(2)排放量对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响应,对中国尽早实现CO_(2)排放达峰目标、确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刻画1985-2017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LMDI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CO_(2)排放的驱动因素,从经济行业层面探析了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对中国CO_(2)排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1985-2017年,东部地区的GDP份额经历了上升继而下降的过程,六大经济行业的区位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总体趋势。②1985-2017年经济规模和行业碳强度分别为CO_(2)排放量增加和下降的主导因素。1985-1997年、1997-2007年和2007-2017年,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分别降低、增加和降低了中国CO_(2)排放总量。③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引起的CO_(2)排放变化量中,工业的贡献最大。行业区位变迁对CO_(2)排放量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分别与行业转入、转出地碳强度的相对高低和行业区位变迁活跃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启示。
姜宛贝刘卫东
关键词:碳排放LMDI
低碳转型下中国高耗能行业的碳风险传导解析:基于隐含碳关联网络视角被引量:11
2022年
高耗能行业作为中国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结合各行业/部门上下游关联,本文力求构建中国隐含碳关联网络,解析高耗能行业的碳风险传导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从2007年的50.45亿t增长至2017年的74.27亿t,占比从77%增长至80%。(2)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的上下游隐含碳转移效率相对较高,而电力生产供应业、非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则相对较低。(3)随着高耗能与其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增强,隐含碳排放占比逐层降低,碳风险传导路径各有不同。(4)电力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等的单位增加值减少量对应的碳排放削减量较高,减排效率较其他行业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构建隐含碳关联网络,解析碳风险传导的关键节点及路径,力求为中国高耗能行业的可持续低碳转型及潜在风险规避提供借鉴参考。
韩梦瑶刘卫东刘卫东
关键词:高耗能行业
电商快递包装箱的碳足迹空间分解和隐含碳转移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伴随电子商务等新兴消费业态的迅猛发展,其碳排放量已不容忽视。本研究从空间分解和隐含碳转移的角度,基于对电商快递包装箱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研究,识别其在原料、生产、利用各环节与电商行为的地理空间耦合,分析各阶段及总排放的省域尺度格局特征,以及伴随快递流的隐含碳转移网络格局。研究发现:原料阶段的碳排放多在木材原料商区位,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和快递发货区位高度耦合,利用阶段的碳排放和快递收货区位相耦合。全国电商快递包装箱各阶段的碳排放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原料阶段集中在广西,生产和利用阶段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整体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特征。碳排放总量较高的省区多由生产驱动,碳排放总量越少的省区则利用驱动越明显。隐含碳转移网络呈现出"少数省区净流出、多数省区净流入"的"轴辐式"结构特征,浙江、广东两省承担了80%左右的净流出,是绝大多数省区隐含碳流入的最大来源地,北京是净流入最大的省区。基于隐含碳转移进行碳排放责任辨析,是相关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绿色包装的减排贡献较大,亟待寻求技术突破;新兴消费业态的碳排放值得长期关注。
余金艳张英男刘卫东刘卫东姜懿轩张亚辉
关键词:电子商务快递包装箱碳足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