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树枝

作品数:53 被引量:444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骨折
  • 23篇外固定
  • 16篇胫骨
  • 15篇骨外
  • 14篇内固定
  • 14篇骨外固定
  • 8篇远端
  • 8篇骨不连
  • 8篇骨折固定
  • 8篇固定术
  • 7篇微创
  • 7篇内固定治疗
  • 7篇骨折固定术
  • 5篇手术
  • 5篇缺损
  • 5篇骨缺损
  • 5篇关节
  • 5篇钢板
  • 4篇远端骨折
  • 4篇桡骨远端

机构

  • 5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开江县人民医...

作者

  • 53篇马树枝
  • 41篇王序全
  • 33篇许建中
  • 27篇李起鸿
  • 24篇吴雪晖
  • 19篇谢肇
  • 9篇周仲安
  • 7篇周强
  • 7篇杨柳
  • 7篇张劲松
  • 6篇何清义
  • 5篇罗飞
  • 4篇代飞
  • 4篇吴梅英
  • 2篇王蒙
  • 2篇唐康来
  • 2篇谭祖键
  • 2篇李建福
  • 1篇许宗伟
  • 1篇柳凤轩

传媒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医正骨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冶金医药情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全国外科学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89
  • 1篇198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究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n=36)接受脊柱微创手术,对照组(n=36)接受传统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情况、疗效及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和之半、椎体后凸Cobb角及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7%,对照组为58.3%,其中6例患者因症状加重转为手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形成假关节、截瘫等并发症,钉棒内固定系统坚强可靠;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2.5)个月,观察组平均下地时间(4.1±1.7)d,肌力恢复时间(3.7±0.8)周,Frankel神经功能均恢复E级;对照组平均下地时间(7.4±3.0)d,肌力恢复时间(5.9±1.4)周,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D级6例,E级30例。结论:脊柱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骨骼力学变化,可有效保证其术后恢复情况,疗效较好,且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胡优威韩莹松谭益云张健曾凯斌马树枝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疗效安全性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lt;br&gt;  方法:2005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26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7例,Ⅵ型19...
王序全谢肇吴雪晖马树枝
关键词:胫骨平台外固定架内固定粉碎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为给临床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选择方法提供依据。对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 (A组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B组 )、双边外固定器固定 (C组 )三种方法治疗的 11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依据远期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分优、良、可、差 4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优良率A组 78.2 5 %、B组 92 .30 %、C组 94 .5 9%。B组和C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 ,B组和C组的优良率接近。认为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钢丝法为有效可靠的选择 ,双边外固定器固定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程杰许宗伟马树枝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骨折固定术张力带外固定
加压外固定结合肢体延长治疗下肢短缩的骨不连与骨缺损(摘要)
1989年
伴有下肢短缩的骨不连与骨缺损主要是骨折后感染所致。由于存在大片软组织瘢痕和潜在感染,常规的植骨内周定治疗非常困难。近年来采用分期的治疗方法、带血管蒂或吻台血管骨移植,疗效大有提高。但这些治疗是以达到骨愈台为目的,仍常后遗下肢短缩畸形,对同时恢复伤肢长度迄今尚未重视。我们在加压外固定治疗骨不连的基础上,根据这类创伤病理特点,从1982年10月至1988年12月,应用加压外固定结合下肢延长,治疗12例,获得满意结果。
李起鸿马树枝周仲安徐明球曾宪政
关键词:加压外固定骨不连下肢短缩畸形骨缺损下肢延长
全文增补中
逆行插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逆行插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逆行进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4例,分别从手术情况、并发症、生物力学、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本组所有1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6~20个月,平均8.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除开展该手术早期有1例患者进针部位出现裂纹骨折外,无感染、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锁钉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肩肘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其中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定标准,得分91~100分,平均95.5分。结论肱骨干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安全有效内固定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谢肇吴雪晖王序全马树枝许建中李起鸿
关键词:肱骨骨折逆行交锁钉
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比较AO锁骨钩钢板与传统手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990年10月~2005年10月期间治疗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130例,分为锁骨钩钢板治疗组(A组,56例)与传统手术(克氏针或联合张力带、螺钉固定等)治疗组(B组,74例);A组再分为喙锁韧带、喙肩韧带修复组(A1组,30例)和未修复组(A2组,26例)。按照Herscovici标准,观察各组疗效及并发症,分别比较各分组组间疗效的优良率。结果A组与B组优良率分别为94.6%和86.5%;A1组与A2组优良率分别为93.3%和96.2%,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固定确切,创伤小,不损伤关节面,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
肖洪吴雪晖谢肇马树枝王序全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
胫骨干骺端截骨与骨骺牵伸分离大幅度延长下肢的实验对比观察
李起鸿柳风轩马树枝
关键词:胫骨骨增长切骨术牵引术骨骺骨母细胞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被引量:48
2002年
目的 改进合并广泛软组织瘢痕、感染、骨缺损及肢体短缩骨不连的治疗。 方法 总结 1982~ 1999年采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 112例骨不连的体会。所有骨不连均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行骨断端加压固定 ,对合并骨缺损及肢体短缩的部分病例 ,根据局部是否感染、感染静止与否、及肢体短缩的幅度 ,同期或二期行干骺端截骨延长术 ,在骨不连加压固定的同时或骨不连愈合后 ,重建肢体长度。 结果  112例骨不连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 34例感染性骨不连伤口感染得到控制。非感染性骨不连骨愈合时间 3~ 7个月 ,平均 5 2个月 ;感染性骨不连骨愈合时间 5~ 11个月 ,平均 5 5个月。伴有肢体短缩的骨缺损、骨不连 11例同期 ,8例二期重建了肢体长度 ,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 结论 采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此类骨不连 ,由于在远离病灶的部位穿针固定 ,加上避开瘢痕组织显露骨不连断端 ,对骨不连断端的血循环及成骨潜力干扰小 ;不切除硬化骨质 ,亦不凿通髓腔及骨断端适当的修整 ,可在增加骨折固定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避免肢体短缩 ;加压外固定尤其采用细钢针交叉穿放的弹性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同期或二期行干骺端截骨延长有效的重建了肢体长度 ,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
许建中李起鸿杨柳王序全李建福周仲安马树枝
关键词:骨折愈合骨折固定术骨不连骨缺损
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骨外固定治疗被引量:24
1997年
目的:报告1982~1995年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33例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和重建伤肢长度的经验,并对本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33例中伤口感染者17例,感染已静止者16例,15例合并有超过3cm的肢体短缩畸形,骨缺损3~9cm者6例.经彻底清创后,所有病例均采用骨外固定器行骨断端加压固定,9例同期或延期行干骺端截骨延长术.结果:在牢固稳定条件下,创面感染均迅速得到控制.33例骨不连骨缺损经加压外固定后均于3~11月达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月.肢体短缩者9例均恢复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的均衡.结论:多平面骨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在固定牢稳可靠的情况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许建中李起鸿周仲安马树枝王序全
关键词:骨外固定骨不连骨缺损
严重手外伤的早期修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评估严重手外伤的早期修复.方法 64例严重手外伤将伤口清创后,掌、指骨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钢针或钢板固定.伸、屈肌腱断裂,缺损Ⅰ期吻合或行肌腱移植.指神经行外膜吻合.对手背侧软组织缺损选用足背游离皮瓣移植,掌侧组织缺损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尺、桡动脉完整可选择前臂桡侧带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覆盖.手贯通性伤采用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组织瓣游离移植.结果 64例中58例伤口Ⅰ期愈合(90.6%).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移植组织瓣均成活.结论严重手外伤早期修复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有利于骨的愈合和手功能的康复.
马树枝许建中吴梅英王序全吴雪晖谢肇何清义
关键词:手外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