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动脉
  • 22篇成形术
  • 16篇二尖瓣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0篇二尖瓣狭窄
  • 9篇疗效
  • 9篇二尖瓣成形
  • 9篇二尖瓣成形术
  • 8篇支架植入
  • 7篇心病
  • 7篇支架植入术
  • 6篇动脉内
  • 6篇心脏
  • 6篇造影
  • 6篇植入
  • 5篇植入术
  • 5篇内支架
  • 5篇内支架植入
  • 5篇疗效评价

机构

  • 41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东省心血管...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6篇陈传荣
  • 23篇陈纪言
  • 22篇周颖玲
  • 20篇黄奕高
  • 20篇黄涛
  • 11篇靳立军
  • 6篇董太明
  • 6篇张斌
  • 4篇黄新胜
  • 4篇李瑜辉
  • 4篇梁慷
  • 3篇李光
  • 3篇杨向太
  • 3篇马铁铮
  • 3篇李海杰
  • 2篇鲁小燕
  • 2篇李慎阳
  • 2篇谭新洪
  • 2篇陆东风
  • 2篇邓法权

传媒

  • 13篇中国介入心脏...
  • 9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6
  • 2篇2001
  • 1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12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例风心病冠脉造影报告被引量:1
1996年
梁慷陈传荣
关键词:风心病冠脉造影二尖瓣狭窄ECT检查易患因素主动脉瓣狭窄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例报道
1996年
陈传荣靳立军周颖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在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返流的应用被引量:4
1993年
1985年11月至1991年12月,采用Inoue氏球囊导管为5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轻至中度主动脉瓣返流病人做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左房平均压从术前22.5±8.6mmHg(1mmHg=0.133kPa)降至9.7±5.5mmHg(P<0.001),舒张期二尖瓣平均压力阶差经导管测定由术前18.7±11.4mmHg降至2.1±3.1mmHg(P<0.001).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面积术前、术后和随访分别是1.0±0.2、2.0±0.6和1.9±0.5cm^2(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01),经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期二尖瓣平均压力阶差术前、术后和随访分别为19.3±8.4、5.2±4.1和6.6±3.3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01).心电图Q波与第一心音二尖瓣成份间期术前为85.2±15.2ms、术后为74.2±13.4ms、而随访为72.3±15.7ms(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01);第二心音主动脉瓣成份与开瓣音间期术前为73.4±18.1ms、术后为88.7±9.6ms、随访为92.1±11.7ms(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01).心向量额面P环电压术前、术后和随访分别是0.25±0.04、0.21±0.04和0.20±0.03mV(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01).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法,术前心功能Ⅱ级者26例,Ⅲ级27例,术后心功能Ⅰ级48例,Ⅱ级5例,随访心功能Ⅰ级47例,Ⅱ级4例.这些血液动力学。
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梅嘉马铁铮郑宗锷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口面积压力阶差二尖瓣分离术心向量图
经皮Inoue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被引量:3
1993年
从1985年11月至1988年11月我们成功地用Inoue气囊导管为8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MV).平均随访期为5±1年(43~79个月).术前、术后和随访期二尖瓣压力阶差用心导管法测定分别为17.5±6.2mmHg、3.1±3.3mmHg和3.3±3.4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期P<0.001,术后比随访P>0.05),用多普勒法测定分别为18±6、8±5及9±5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5).超声多普勒法测二尖瓣口面积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分别为1.1±0.3、2.0±0.4和1.8±0.5cm^2(术前比术后与随访P0.05).术后及随访心电图、心向量图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均显示了明显的改善.术前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Ⅳ级者2例、Ⅲ级者52例、Ⅱ级者31例、在随访时Ⅰ级者74例、Ⅱ级者6例、Ⅲ级者5例.所有Ⅲ级的5例(6.8%)病人均存在二尖瓣再狭窄,该5例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严重的二尖瓣钙化和瓣下融合.结论:经皮穿刺Inoue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而没有严重二尖瓣钙化和瓣下融合的患者缓解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并维持长期疗效.
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梅嘉马铁铮郑宗锷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气囊导管二尖瓣口面积远期疗效二尖瓣再狭窄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与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
林曙光黄奕高张曹进黄新胜黄涛黄文晖吴书林陈纪言申俊君陈传荣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项目在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进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成人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拓展;2.成...
关键词: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介入治疗
老年和青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13
1997年
回顾性分析了38例老年及21例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表明:青年组吸烟者占66.7%,饮酒占52.4%,明显高于老年组(P<0.025)。青年组AMI有典型胸痛者占85.7%,有明显诱因者占66.7%,以AMI为首发症状者占61.7%,均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和青年组AMI并发症分别为73.7%和33.3%(P<0.01),病死率分别为31.6%和143%(P<0.05)。冠状动脉造影表明,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56.5%,青年组则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占667%。两组室壁瘤形成率无显著差别。影响室壁瘤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高血压病、梗塞面积和侧支循环状态。
喻学刚牛树茂陈传荣陈纪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造影青年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1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从1994年1月至1997年11月,我们为1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共植入249个支架。临床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有效地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半年内再狭窄率及减少了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改善术后即时的残余狭窄率。因此,我们认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能有效地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
陈纪言周颖玲靳立军张斌李瑜辉陈传荣
关键词:冠状动脉
钮扣式补片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经皮钮扣式补片法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经验。方法膜周型VSD11例,干下型VSD2例,肌部VSD1例,应用Sideris钮扣式补片法治疗。结果成功10例,均为膜周型VSD,失败4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后造影左向右分流消失或减弱,随访3个月至3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证实VSD闭合,失败4例,除了1例室缺口直径较原先增大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钮扣式补片法对治疗VSD是可行的。
黄涛陈传荣黄亦高梁慷张斌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运动心肺功能测定被引量:2
1993年
对23例女性RMVD患者进行踏车负荷递增试验,并以10例正常女性作对照。结果发现RMVD组最大运动受限于下列心脏因素:最大有氧代谢能力VO_2max/kg,无氧阈VO_2AT/kg、VO_2AT/VO_2max pred及氧脉搏(VO_2/HR)max明显减低。而VO_2AT/VO_2max则高于对照组。表明RMVD组AT出现较早,且不能耐受无氧代谢而终止运动。此外HR-VO_2/kg图示低氧耗高心率。VO_2/HR-VO_2/kg曲线趋于低平。有氧代谢能力减损FAI增高。呼吸储备正常,呼吸困难指数Dl在50%时,已由上述心脏因素而终止运动。
黄思贤谭新洪陈传荣邓法权彭锦泉李明耻鲁小燕
关键词:二尖瓣病变心脏功能试验
经皮气囊瓣膜成形术系列研究
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黄奕高黄涛
经皮气囊瓣膜成形术(PBV)是从体表血管插入气囊扩张导管至狭窄的心脏瓣膜处,利用气囊充盈时的膨胀力把狭窄的瓣口扩大,代替开胸心瓣膜分离术的非外科手术疗法。与外科手术比具有如下优点:手术成功率高,疗效高,创伤小,痛苦小,较...
关键词:
关键词:瓣膜成形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