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纪言

作品数:320 被引量:2,172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5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30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7篇动脉
  • 101篇冠状
  • 101篇冠状动脉
  • 65篇介入
  • 52篇心病
  • 51篇血管
  • 51篇冠心病
  • 46篇心肌
  • 46篇介入治疗
  • 42篇成形术
  • 30篇主动脉
  • 30篇冠状动脉介入
  • 26篇心脏
  • 26篇造影
  • 25篇心肌梗死
  • 25篇血压
  • 23篇动脉疾病
  • 2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1篇再狭窄
  • 17篇疗效

机构

  • 277篇广东省人民医...
  • 24篇广东省心血管...
  • 2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9篇广东省人民医...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北京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7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中山大学
  • 5篇成都军区昆明...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武汉亚洲心脏...
  • 5篇天津市胸科医...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17篇陈纪言
  • 129篇周颖玲
  • 66篇谭宁
  • 61篇李光
  • 56篇黄文晖
  • 40篇李瑜辉
  • 34篇冯颖青
  • 31篇刘媛
  • 28篇余丹青
  • 24篇林曙光
  • 23篇陈传荣
  • 20篇钟诗龙
  • 20篇余细勇
  • 19篇杨峻青
  • 19篇黄雨晴
  • 17篇赵洪磊
  • 16篇刘勇
  • 15篇何鹏程
  • 15篇范瑞新
  • 15篇谢年谨

传媒

  • 67篇岭南心血管病...
  • 3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0篇中华心血管病...
  • 14篇实用医学杂志
  • 1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0篇广东医学
  • 9篇循证医学
  • 5篇心血管康复医...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实用乡村...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33篇2014
  • 12篇2013
  • 16篇2012
  • 20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20篇2006
  • 24篇2005
  • 12篇2004
3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MitraClip术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一例被引量:13
2012年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导致的。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但对功能性MR特别是缺血性MR效果较差。
葛均波潘文志周达新潘翠珍罗红王伟民陈纪言张大东李新明霍勇
关键词:导管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叶瓣膜修复
β-受体阻滞剂在电击抵抗性室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电击抵抗性室颤(shock-resistantventricularfibrillation)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2例电击抵抗性室颤患者分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结果:5例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均抢救成功。7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3例成功,4例死亡。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电击抵抗性室颤有效,但需要较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李瑜辉赵洪磊谭虹李光周颖玲陈纪言
关键词:心室颤动心肺复苏术Β-受体阻滞剂
冠心病人运动前后外周血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人运动耐量与内皮素- 1(ET- 1) 和一氧化氮(NO) 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32 名冠心病人及25 名对照者平板试验前及停止后即刻,5 min、60min 取外周血测ET- 1 和NO并记录各运动参数。结果 运动后正常人NO 明显升高,升高幅度与最大氧耗呈正相关,ET- 1 浓度不变;病人运动后NO 无明显变化,运动停止后60min ET- 1 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血脂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NO可能直接参与运动耐量的调节,冠心病人运动耐量降低可能与运动对NO分泌不足有关;ET对运动耐量无直接影响,冠心病人运动后ET增高程度受血脂水平影响。
秦皓冯建章陈纪言张春祥谭宁
关键词:冠心病高脂血症内皮素-1一氧化氮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从自2010年开始在东莞市寮步镇已完成户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库中随机(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完成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342例。根据PPI≤0.4、0.40.6分成4组;分析各组人群中PPI与颈动脉IMT之间的关系。结果3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49例,女193例,年龄(63.0±11.4)岁。随着PPI的增加,年龄、收缩压随之增加,舒张压随之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箱图,得出颈动脉IMT随着PPI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IMT为检测变量,PPI分组为状态变量,定义状态变量为1,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0.783(P=0.000),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PI=0.40时所对应的特异度与敏感度之和最大,特异度为92.7.0%,敏感度60.8%。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PPI与颈动脉IMT之间成正相关。
黄雨晴冯颖青陈纪言钟健湖汤松涛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用药基因型检测指南解读被引量:57
2015年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心血管疾病中广泛用于抗血小板的药物。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预后,但仍有5%~15%的患者在1年内会出现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临床终点事件。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除了患者的依从性、冠心病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吸烟)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外,基因变异也扮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直接参与这些药物处置、代谢、转运的基因变异。
钟诗龙韩雅玲陈纪言袁晋青孙艺红王效增李毅
关键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用药基因型检测
ACS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及CD4^+干扰素-γ阳性细胞与TIMI血流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CD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细胞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99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及行PCI治疗,根据TIMI血流0~Ⅲ级分为A、B、C、D共4个亚组;同期选择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体检者580名为对照组。患者发病后24h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IFN-γ+双阳性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多元回归法分析TIMI血流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起病24h内的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8.2±8.2)μg/L vs.(100.6±11.3)μg/L,P<0.05;32.6%±5.8%vs.8.8%±3.2%,P<0.05]。方差分析显示,A、B、C、D4个亚组PCI治疗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IMI血流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r=-0.693,P<0.05;r=-0.584,P<0.05)。结论检测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细胞比例对斑块的不稳定性评价及预测PCI治疗中的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有重要意义。
高虹庞新利陈纪言董少红梁新剑吴美善
关键词:干扰素Γ
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糖尿病组36例,非糖尿病组5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PCI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左主干PCI治疗的方法、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糖尿病组左主干合并前降支病变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外,两组病变部位及合并病变冠状动脉分支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架植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6/36)vs.98%(50/51),P>0.05]。两组介入治疗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治疗后1年各项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左主干支架内有局部血栓的影象学表现。共83例患者随访到2007年12月,临床随访率95.4%(83/87),随访时间(31.8±6.3)个月。至随访结束,2例死亡,病死率2.4%(2/83),共有7例复发心绞痛,4例经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可以获得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的治疗效果。
李光陈纪言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
依那普利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994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近年颇受临床重视,已有不少学者主张作为首选降压药。依那普利(enalapril,又称苯酯丙脯酸)为第二代ACEI,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国内近年亦已开始生产。本文应用前瞻性研究,观察了依那普利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伍卫王景峰陈沛芳陈纪言张端伟刘淑明刘世明陈佩贞杜志民
关键词:高血压疗效
Ⅲ级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在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监测的准确性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Ⅲ级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设备(PM)在住院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中对睡眠呼吸暂停(SA)监测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01例住院CVD患者,分别应用Ⅱ级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设备(PSG)与Ⅲ级PM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比较两种监测设备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将AHI(单位:次/h)分为正常(AHI<5)、轻度(5≤AHI<15)、中度(15≤AHI<30)、重度(AHI≥30)4等级,计算Kendall相关系数、Kappa值,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Ⅱ级PSG的AHI为(18.0±16.6)次/h,Ⅲ级PM的AHI为(18.6±17.4)次/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I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等级,Kendall相关系数为0.701,P<0.01,呈强相关关系。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93,P<0.01,呈中等强度一致性。Ⅱ级PSG与Ⅲ级PM均以AHI≥15次/h为诊断界值时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79,P<0.05,呈高度一致性。以Ⅱ级PSG为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AHI≥15次/h为诊断界值时,Ⅲ级PM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87.3%。Ⅲ级PM最佳诊断点为AHI=15.70次/h,此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695。结论:对于住院CVD患者监测SA严重程度,Ⅲ级PM与Ⅱ级PSG相比,使用AHI≥15次/h为诊断标准时一致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HI=15.70次/h为Ⅲ级PM诊断中重度SA的最佳截点。
王玲章佳伟黄碧霞王锐罗建方陈纪言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监测
复杂性冠脉病变的支架植入术
1996年
本文对25例32处复杂性冠脉病变的病人进行了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置入Pamlatz-Schatz型支架29个,Gianturco-Roubin型支架4个,Micro型1个,其中3例同时置入3个■■支架,2例病人由于病变较长,故在同一病变部位同时置入两个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血管急性并发症。1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2例出现后口服华法令过程中,出现皮肤阏斑,1例出现肉眼血尿,无其它并发症,有1例术后一个半月行冠脉造影示,支架部位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发生。
靳立军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董太明黄奕高黄涛马铁铮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心病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