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奕高

作品数:75 被引量:43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动脉
  • 23篇心脏
  • 20篇缺损
  • 18篇间隔缺损
  • 16篇肺动脉
  • 14篇心脏病
  • 14篇介入
  • 14篇房间隔
  • 13篇先天性
  • 12篇介入治疗
  • 12篇二尖瓣
  • 12篇房间隔缺损
  • 11篇心动图
  • 11篇未闭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心脏
  • 11篇肺动脉高压
  • 11篇封堵
  • 10篇先天性心脏病
  • 10篇封堵器

机构

  • 69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医学科...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肇庆市第一人...
  • 3篇广东省心血管...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3篇黄奕高
  • 42篇黄涛
  • 33篇黄新胜
  • 20篇黄文晖
  • 20篇陈传荣
  • 16篇张曹进
  • 14篇陈纪言
  • 12篇周颖玲
  • 7篇何亚乐
  • 6篇申俊君
  • 4篇叶彩英
  • 4篇詹贤章
  • 4篇杨旭希
  • 4篇李贺智
  • 4篇侯跃双
  • 4篇董太明
  • 4篇黄涛
  • 3篇李光
  • 3篇杨春万
  • 3篇费洪文

传媒

  • 1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0篇中国介入心脏...
  • 10篇广东医学
  • 9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2008全国...
  • 1篇首届中国先天...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2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随访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 :全组 13 1例病人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 3 8 6± 9 6)岁。PDA最窄部位直径 2~ 12mm ,平均 ( 7 5± 2 8)mm ;术后 12 8例患者 (随访率为 97 7% )完成随访 2 5~ 72个月 ,平均 ( 4 0 7± 8 1)个月 ,中位数 44 7个月。术前、术后第 1天及 2 0 0 4年 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 ,12 8例随访患者中 10例 ( 7 8% )术后 1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 3例 ( 2 3 % )术后 1d轻度溶血 ,术后 3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 ( 4 7 3± 9 9)mm变为( 4 1± 5 4)mm (P <0 0 1) ;收缩末径从 ( 3 6 2± 6 1)mm变为 ( 2 9 7± 3 7)mm (P <0 0 1) ;肺动脉收缩压从 ( 4 0 1±3 9)mmHg变为 ( 2 2 4± 2 1)mmHg(P <0 0 1)。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 ,可行的。
黄文晖黄奕高黄涛黄新胜
关键词:AMPLATZER封堵器随访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经皮介入治疗
Inoue气囊经皮瓣膜成形术治疗成人肺动脉瓣狭窄被引量:2
1996年
1985年12月至1994年8月,53例成人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用Inoue气囊进行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PVD口压力阶差从90.9±45.9mmHg减至38.1±32.3mmHg(P<0.001)。PV口直径从8.9±3.6mm增至17.4±4.6mm(P<0.001)。在6.4±2.8(0.8至9.5)年的随访期,心功能保持在Ⅰ级至Ⅱ级,其中9例重行心导管术检查,术前术后及随访的PV压力阶差分别为106.9±47.7mmHg、50.1±29.2mmHg及29.6±16.0mmHg(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5);PV口径分别为8.26±1.4、17.2±2.05及18.7±1.3mm(P<0.001)(术前比术后及随访P<0.05).认为Inoue气羹PBPV对PS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远期疗效满意。
黄涛陈传荣周颖玲陈纪言黄奕高李海杰
关键词:成形术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Inoue气囊二尖瓣成形术5年以上疗效评价被引量:3
1996年
经皮Inoue气囊二尖瓣成形术5年以上疗效评价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黄奕高,黄涛一、材料与方法1985年11月至1991年1月间应用Inoue气囊按我院常规方法[1.2]成功地行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190例患者,至1996年1月已随访5~...
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黄奕高黄涛
关键词:气囊成形术二尖瓣疗效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护理被引量:9
2006年
总结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心脏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护理效果。对5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监护。结果术中配合良好,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做好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全程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陈映珠钟宁英叶彩英潘媚媚曾丽梅单美娟吉桂珍黄奕高吉桂珍
关键词:膜部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器护理
心包积液101例病因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陈健英黄奕高吴趋
关键词:心包积液病因心包穿刺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
复杂性冠脉病变的支架植入术
1996年
本文对25例32处复杂性冠脉病变的病人进行了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置入Pamlatz-Schatz型支架29个,Gianturco-Roubin型支架4个,Micro型1个,其中3例同时置入3个■■支架,2例病人由于病变较长,故在同一病变部位同时置入两个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血管急性并发症。1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2例出现后口服华法令过程中,出现皮肤阏斑,1例出现肉眼血尿,无其它并发症,有1例术后一个半月行冠脉造影示,支架部位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发生。
靳立军陈传荣陈纪言周颖玲董太明黄奕高黄涛马铁铮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心病
左房耳血栓病人Inoue球囊二尖瓣分离术的安全性
1995年
左房耳血栓病人Inoue球囊二尖瓣分离术的安全性[YehKHetal.AmJCardiol,1995,75:302(英文)]在食道超声出现之前,单依靠使用二维超声经胸探查左房血栓,左房耳血栓成为球囊二尖瓣分离术(BMC)的禁忌症。因为这种方式探查左房...
黄奕高Yeh.,RH
关键词:球囊二尖瓣分离术安全性左房
介入治疗成人先心病患者的选择与精确的超声显像
<正>现代超声心动图技术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但随着设备的改进和医疗技术的进展,尤其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治疗的开展,对超声检查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介入治疗的房间...
黄新胜黄奕高黄涛黄文晖李绍太
文献传递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被引量:3
2006年
黄奕高黄文晖黄新胜黄涛
关键词:AMPLATZER封堵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瓣导管介入
机械扩张器介入治疗瓣膜条件差的二尖瓣狭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初步评价经皮穿刺二尖瓣联合部机械扩张术 (PMMC)治疗瓣膜条件差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疗效。方法 全组 14例病人 ,年龄 2 8~ 5 3岁 ,平均 ( 34± 11 7)岁 ,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 (TTE)示二尖瓣口面积 (MVA)为0 72~ 0 94cm2 ,平均 ( 0 81± 0 18)cm2 ,二尖瓣评分 9~ 12。所有病例进行PMMC。术中检测二尖瓣跨瓣压差为 13~2 8mmHg ,平均 ( 19± 8 8)mmHg。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 0 % ,术后二尖瓣跨瓣压差为 ( 1 4± 0 8)mmHg。术后 1dTTE示MVA为 1 70~ 2 5 0cm2 ,平均 ( 1 98± 0 2 3)cm2 。结论 PMMC是治疗瓣膜条件差的二尖瓣狭窄的一种安全、经济及有效的手术方式。
黄文晖黄奕高黄新胜黄涛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介入治疗瓣膜成形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