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芮璐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脏
  • 6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动脉瓣
  • 4篇心脏病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瓣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肺动脉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心脏外科手
  • 2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三尖瓣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机构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芮璐
  • 11篇李守军
  • 7篇马凯
  • 7篇张本青
  • 5篇林野
  • 5篇刘锐
  • 4篇李汉美
  • 3篇花中东
  • 3篇龚丁旭
  • 2篇逄坤静
  • 2篇王巍
  • 2篇张琳
  • 1篇强中强
  • 1篇张昌伟
  • 1篇段雷雷
  • 1篇闫军
  • 1篇王旭
  • 1篇杨克明
  • 1篇刘晋萍
  • 1篇鲁中原

传媒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经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surgical balloon valvuloplasty,SBV)进行右心室减压联合个体化分流手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SBV治疗的91例PA/I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57.1%)、女39例(42.9%),中位年龄3个月(1 d,24个月),中位体重4.1(2.5,12.0)kg。结果所有患者均行SBV,其中62例患者同期行其他外科手术,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结扎术33例;PDA结扎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23例;PDA结扎术+双向格林手术6例。没有早期死亡。中位随访时间8.8(2.5,13.4)年,4例(4.4%)失访。随访患者中,7例(8.0%)患者死亡,1例(1.1%)患者因肺动脉瓣狭窄再次行SBV。在随访中,5例(5.7%)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2例(2.3%)行Fontan手术;平均三尖瓣Z值为?1.7±1.5,较术前明显增加(t=5.587,P<0.001)。结论通过SBV联合个体化分流手术策略治疗PA/IVS是安全、有效的,大多数患儿可达到双心室矫治,避免单心室姑息治疗。
马凯祁磊逄坤静张本青芮璐林野刘锐张森王官玺冯子聪李守军
关键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因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就诊于我院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例,分析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瓣膜损伤9例(三尖瓣、主动脉瓣损伤分别有5例和6例,其中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损伤2例),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心律失常6例(三度房室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4例),溶血1例。所有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取出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另外,5例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19.00(13.00,46.75)h,呼吸机使用时间为6.00(3.00,9.25) h,总住院时间为7.00(6.00,9.50)d。术后中位随访18.00(7.75,38.00)个月,所有患者室间隔缺损无残余分流,无瓣膜功能不良,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起搏器功能良好。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样,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需早期外科干预;外科干预效果良好。
龚丁旭张本青林野张琳马凯刘锐李汉美芮璐李守军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外科治疗
大动脉调转术后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年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总结分析本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行大动脉调转术后发生新主动脉瓣返流的结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16年9月,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行大动脉调转术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599例。2011年起,对出现主动脉和肺动脉直径严重不匹配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本中心采用新的主动脉窦管交界成形技术,根据是否采用窦管交界成形技术分为两组,用倾向性配对方法每组选择各30名患者进行对比,对全部患者资料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该组患儿远期生存率为93.3%(559/599),新主动脉瓣返流发生率6.5%(39/599),主动脉瓣置换发生率0.5%(3/599),既往肺动脉环缩术和主、肺动脉直径不匹配是发生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危险因素,对于主肺动脉直径不匹配患儿行新主动脉窦管交界成形术后未随访到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的发生。结论 本中心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有着较低的主动脉瓣返流和主动脉瓣置换发生率,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新主动脉瓣的返流与既往行肺动脉环缩术和主肺动脉直径不匹配相关。对于主肺动脉直径不匹配患儿使用新主动脉窦管交界成形术有可能降低新主动脉瓣返流的发生率。
芮璐李守军闫军花中东杨克明马凯刘晋萍张本青刘锐蒋华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调转术主动脉瓣返流手术方式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儿86例外科治疗近期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总结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外科治疗近期结果。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共治疗的ALCAPA患儿86例,全部患儿均在气管插管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再植术,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患儿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分析手术指标和围手术期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以及患儿的转归和预后,评估冠状动脉再植术和二尖瓣成形术的近期手术效果。结果住院死亡2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12.0分钟(95.0~141.0分钟)和73.0分钟(57.0~91.5分钟),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22.0小时(8.0~93.0小时)和69.0小时(24.0~168.0小时)。3例患儿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并成功脱机,出院时LVEF为55.0%(34.3%~65.0%),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LVEDD为34.5 mm(27.0~38.0 mm),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二尖瓣重度反流0例,中度反流10例。术前LVEF<50%亚组患儿,出院时LVEF显著升高[35.5%(26.0%~42.0%)vs 25.0%(19.0%~35.0%),P<0.05]。结论冠状动脉再植术治疗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芮璐李守军张昌伟花中东王巍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软化-单中心经验总结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的患儿8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8.4±4.1)个月,平均体重(6.5±1.2)kg。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等评估治疗效果。并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结果:8例患儿中7例成功接受同期心脏畸形矫治和支气管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1例成功接受单纯支气管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手术。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4±23.7)小时,ICU时间(3.8±3.8)天。平均随访时间(6.5±6.2)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者心脏畸形矫治满意,CT显示支气管通畅。结论:采用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降低费用。近期效果满意。
张恒张本青段雷雷李汉美芮璐龚丁旭鲁中原李守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外固定术
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866例年龄<7岁的患儿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新生儿共387例。31866例患儿中,0.15%(47/31866)的患儿发生了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不同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新生儿2.33%(9/387),2~6月龄患儿0.15%(6/4018),6~12月龄患儿0.09%(6/7010),1~3岁患儿0.13%(15/11511),3~7岁患儿0.12%(11/8940)。47例患儿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为(1.98±2.03)岁;体重为(10.55±6.24)kg。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74.5%(35/47);新生儿占19.1%(9/47),其中2例有延迟关胸病史;心脏手术后15 d内发现伤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9.8%(14/47),心脏手术后15~30 d发现伤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3.4%(11/47),>30 d的占46.8%(22/47)。结果新生儿术后深部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47例患儿均为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确诊后即开放原手术切口引流换药,待伤口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送入手术室接受清创手术,清创手术距离上次心脏手术的时间为(126.89±310.53)d,范围为4~1997 d,其中感染时间>30 d才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的感染复发率高,需要进行多次清创的患儿占50.0%(11/22),而且只有59.1%(13/22)的患儿能够保留胸骨。本研究中,29.8%(14/47)的患儿需要在院内接受两次以上的清创手术;25.5%(12/47)的患儿因感染较重无法保留胸骨故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手术;14.9%(7/47)的患儿因感染严重渗出较多或无法配合床旁换药,在清创手术前使用了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31例患儿的伤口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其中18例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未检出致病菌,余4例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本研究的患儿无住院死亡病�
林野李守军李汉美芮璐王旭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胸骨心脏外科手术
外管道法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结果--15年的单中心经验
芮璐陈求名李守军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左心系统病变患者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临床上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常忽略的的左心系统病变,明确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合并左心系统病变的发生率和常见种类。方法:收集2009-01至2012-06阜外医院行超声心动图的125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病历资料,回...
芮璐
96例右侧腋中线直切口经三尖瓣途径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近中期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经右房三尖瓣途径右侧腋中线直切口外科手术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小儿外科中心通过右侧腋中线直切口经三尖瓣途径手术修补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96例,分析围术期结果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年龄和体重为(27.6±17.5)(7~101)月和(11.8±4.4)(6~27)kg,室间隔缺损的平均直径为(6.7±2.4)(3~14)mm;2例患者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2例患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75例患者采用补片修补,21例患者采用直接缝合;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48.2±14.3)(23.3~101)min和(30.4±12.1)(12~84)min,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分别为(3.1±2.6)(0~14)h和(23.1±32.6)(0~264)h;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28.4±14.9)月,最近一次超声心动图提示2例患者(2.1%)室间隔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无恶性心律失常、胸廓畸形或乳房发育不对称发生。结论经三尖瓣途径右侧腋中线直切口外科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是安全可行的,为胸骨正中切口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芮璐王官玺刘锐张本青马凯蒋华平李守军花中东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
Ozaki手术行小儿主动脉瓣成形近中期效果的单中心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行小儿主动脉瓣成形的近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间15例行Ozaki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手术年龄(4.9±1.4)岁。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瓣反流13例,均使用Ozaki方法重建主动脉瓣单个或多个瓣叶。术前及术后行超声分别评估主动脉瓣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结果围手术期患儿无死亡,无因修复失败而术中即刻改行主动脉瓣置换病例。平均随访(17.7±15.0)个月,无血栓等不良并发症,无患儿死亡。结论采用Ozaki手术重建小儿主动脉瓣叶的近中期手术疗效良好,瓣膜功能持久性可待长期随访明确。
张思宇芮璐马凯林野李守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