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野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8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外科
  • 5篇动脉瓣
  • 4篇心脏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肺动脉
  • 3篇心脏外科
  • 3篇心脏外科手
  • 3篇心脏外科手术
  • 3篇主动脉
  • 3篇转位
  • 3篇小儿
  • 3篇肺动脉瓣
  • 3篇大动脉
  • 3篇大动脉转位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胸骨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4篇林野
  • 12篇李守军
  • 8篇马凯
  • 6篇张本青
  • 5篇芮璐
  • 5篇刘锐
  • 4篇胡盛寿
  • 4篇李汉美
  • 3篇逄坤静
  • 3篇潘湘斌
  • 3篇郑哲
  • 3篇龚丁旭
  • 3篇祁磊
  • 2篇王旭
  • 2篇张雅娟
  • 2篇花中东
  • 2篇张琳
  • 2篇高歌
  • 2篇张森
  • 1篇袁昕

传媒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经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surgical balloon valvuloplasty,SBV)进行右心室减压联合个体化分流手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SBV治疗的91例PA/I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57.1%)、女39例(42.9%),中位年龄3个月(1 d,24个月),中位体重4.1(2.5,12.0)kg。结果所有患者均行SBV,其中62例患者同期行其他外科手术,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结扎术33例;PDA结扎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23例;PDA结扎术+双向格林手术6例。没有早期死亡。中位随访时间8.8(2.5,13.4)年,4例(4.4%)失访。随访患者中,7例(8.0%)患者死亡,1例(1.1%)患者因肺动脉瓣狭窄再次行SBV。在随访中,5例(5.7%)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2例(2.3%)行Fontan手术;平均三尖瓣Z值为?1.7±1.5,较术前明显增加(t=5.587,P<0.001)。结论通过SBV联合个体化分流手术策略治疗PA/IVS是安全、有效的,大多数患儿可达到双心室矫治,避免单心室姑息治疗。
马凯祁磊逄坤静张本青芮璐林野刘锐张森王官玺冯子聪李守军
关键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外科手术
三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预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55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资料。以患者术前72h内空腹血清肌酐值、Cockcroft—Gault公式和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作为肾功能的评估方法。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Cockcroft—Gauh公式预测住院死亡的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0.755,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作用最高[相对危险度(HR):4.51,P〈0.01],优于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HR:3.43,P〈0.01)和血清肌酐(HR:2.86,P〈0.01);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HR:1.54,P〈0.01)和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HR:1.60,P〈0.01)对远期死亡的预测作用均优于血清肌酐(HR:1.40,P=0.11)。结论术前肾功能不全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作用优于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肌酐,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和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远期死亡的预测作用均优于血清肌酐。
林野郑哲胡盛寿许建屏吕锋王巍宋云虎孙寒松袁昕潘湘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
主动脉CT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CT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常规检查的必要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行单纯CABG的患者。共有794例CABG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了全主动脉64排螺旋CT检查,其中男604例,女190例,平均年龄(63.85±8.41)岁。结果在所有患者中,425例患者(53.5%)仅有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无主要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369例患者(46.5%)合并不同程度的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91例患者(11.5%)有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大于50%或闭塞,117例患者(14.7%)发现腹主动脉严重钙化伴主要分支血管狭窄大于50%或闭塞(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33例患者(4.2%)发现升主动脉病变,包括钙化或扩张直径超过45mm,121例患者(15.2%)发现单侧或双侧髂动脉狭窄大于50%或闭塞,有40例患者(5%)发现主动脉全程弥漫粥样硬化改变,伴多个分支狭窄或闭塞,100例患者(12.6%)发现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大于50%或闭塞。结论主动脉钙化在CABG患者中非常普遍,随着年龄增加,各分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64排螺旋CT检查作为一项无创、经济、准确的检查方法,能对主动脉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分型、精确测量、定量分析所属分支血管及脏器有无受累,所以对于高龄CABG患者,术前建议常规行主动脉CT检查,以便减少围术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林野王立清王小启郭少先闫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钙化64排螺旋CT
大动脉转位患者动脉调转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分析接受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大动脉转位(TGA)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选169例实施ASO的TGA患者,其中男性129例,女性40例,年龄(11.71±26.3)个月.患者分为室间隔完整组(室间隔完整型TGA患者56例)和室间隔缺损组(室间隔缺损型TGA患者113例).对ASO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SO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19例(11.24%),住院期间病死率由2004年的16.67%下降到2007年的3.92%.2004至2007年,室间隔完整组与室间隔缺损组各年的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O治疗TGA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体重≤3 kg(OR:4.571,P=0.0409)、合并室间隔缺损(OR:4.444,P=0.0406)、复杂畸形TGA(OR:4.321,P=0.0140)、Planche分型为非正常型(OR:4.867,P=0.0104)、Leiden分型为非A型(OR:3.045,P=0.0243).结论体重≤3 kg、合并室间隔缺损、复杂畸形TGA、冠状动脉异常是ASO治疗TGA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潘湘斌胡盛寿李守军郑哲张雅娟高歌林野王扬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2009~2019年单中心法乐四联症围术期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单中心11年法乐四联症患儿围术期结果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法乐四联症就诊于我院首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研究分析患儿病变特征、手术方法的选择、围术期结果及变化趋势。结果:共入选法乐四联症患儿3952例,其中男性2410例,中位年龄11.52(7.56,22.80)个月,身高74(68,84)cm,体重9(7.7,11.4)kg。行一期根治术的患儿为3818例(96.61%),选择分期根治患儿98例(2.48%),姑息手术患儿36例(0.91%)。围术期死亡患儿共36例,死亡率为0.91%,延迟恢复(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4天)的患儿为65例(1.64%)。根治术患儿采用非跨环补片比例从46.48%上升至50.88%,年患儿总数从446例下降至230例,患儿年龄从14.64个月下降至9.84个月。为明确患儿年龄下降是否影响围术期结果,将近5年结果与前6年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择期手术的患儿年龄下降后,死亡率、延迟恢复比例无增加,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未延长,术后补救性侧支封堵比例下降。结论:法乐四联症患儿手术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本中心患儿数量逐年减少,非跨环根治手术比例上升,择期手术年龄下降。尽早手术治疗能使更多患儿获益。
龚丁旭张本青林野马凯刘锐闫军花中东胡盛寿李守军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
合并异位心及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分流术后再次手术策略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索合并异位心及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姑息性分流术后的二次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5月连续性收治的姑息性分流术后合并异位心及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双心室发育均衡,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一个半心室组,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5.4±2.2)岁;单心室组,行单心室矫治术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8.6±6.2)岁。通过电话随访并预约复查获取随访资料。结果术前两组间体循环系统瓣膜反流率和体循环系统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心室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一个半心室组,但迁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一个半心室组。无院内死亡。一个半心室组中位随访时间49(17~83)个月,随访率93.9%,随访死亡1例。单心室组中位随访时间47(12~85)个月,随访率90.9%,随访死亡1例。随访终点时一个半心室组体循环系统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性高于单心室组,而且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和Ⅳ级比例低于单心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存率及免除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姑息性分流术后的合并异位心及左室流出道狭窄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一个半心室矫治术是理想的二次手术治疗策略选择。
刘锐逄坤静李守军张本青芮潞林野马凯李汉美
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二次手术左室流出道狭窄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因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就诊于我院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例,分析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瓣膜损伤9例(三尖瓣、主动脉瓣损伤分别有5例和6例,其中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损伤2例),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心律失常6例(三度房室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4例),溶血1例。所有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取出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另外,5例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19.00(13.00,46.75)h,呼吸机使用时间为6.00(3.00,9.25) h,总住院时间为7.00(6.00,9.50)d。术后中位随访18.00(7.75,38.00)个月,所有患者室间隔缺损无残余分流,无瓣膜功能不良,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起搏器功能良好。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样,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需早期外科干预;外科干预效果良好。
龚丁旭张本青林野张琳马凯刘锐李汉美芮璐李守军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外科治疗
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使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深部切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共收治6例年龄小于7岁的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后发生DSWI的患者,均接受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天至5岁,平均(2.18±1.85)岁;体质量3~19 kg,平均(10.43±5.96)kg。患儿切口感染均累及胸骨或纵膈组织,伤口裂开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切割或纵膈感染,均需入手术室行清创手术。患儿基础心脏疾病包括: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2例,右室双出口1例,室间隔缺损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伤口分泌物培养阳性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选择VAC治疗的原因为:伤口感染严重、渗出量多或者患儿依从性差无法耐受床旁换药。本组6例分别于术后第7~20天给予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方法如下:开放原手术切口直至充分显露胸骨,彻底清除切口内的坏死组织,修剪出与切口大小一致的黑色泡沫敷料填充于胸骨表面,最后用贴膜密闭创口,于渗出较多处开口,接负压吸引装置,初始压力为50 mmHg,治疗模式为持续吸引,吸引强度为轻到中级强度,年龄5岁以上患儿如果渗出较多,可以将压力增加至75 mmHg,观察每日伤口引流量及颜色,待引流液少于10 mL/d、引流液颜色变淡呈浆液性,无脓性分泌物,肉芽新鲜后入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定期观察伤口。结果6例中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使用VAC治疗时间为5~7 d,在使用VAC治疗后伤口渗液明显减少,颜色变淡;患儿体温下降,血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6例均在完成一个VAC治疗周期后进手术室接受清创手术,其中5例顺利保留胸骨并完成了二期清创缝合手术,另外1例由于发现感�
林野李守军
关键词:胸骨正中切口切口感染
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866例年龄<7岁的患儿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新生儿共387例。31866例患儿中,0.15%(47/31866)的患儿发生了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不同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新生儿2.33%(9/387),2~6月龄患儿0.15%(6/4018),6~12月龄患儿0.09%(6/7010),1~3岁患儿0.13%(15/11511),3~7岁患儿0.12%(11/8940)。47例患儿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为(1.98±2.03)岁;体重为(10.55±6.24)kg。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74.5%(35/47);新生儿占19.1%(9/47),其中2例有延迟关胸病史;心脏手术后15 d内发现伤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9.8%(14/47),心脏手术后15~30 d发现伤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3.4%(11/47),>30 d的占46.8%(22/47)。结果新生儿术后深部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47例患儿均为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确诊后即开放原手术切口引流换药,待伤口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送入手术室接受清创手术,清创手术距离上次心脏手术的时间为(126.89±310.53)d,范围为4~1997 d,其中感染时间>30 d才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的感染复发率高,需要进行多次清创的患儿占50.0%(11/22),而且只有59.1%(13/22)的患儿能够保留胸骨。本研究中,29.8%(14/47)的患儿需要在院内接受两次以上的清创手术;25.5%(12/47)的患儿因感染较重无法保留胸骨故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手术;14.9%(7/47)的患儿因感染严重渗出较多或无法配合床旁换药,在清创手术前使用了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31例患儿的伤口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其中18例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未检出致病菌,余4例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本研究的患儿无住院死亡病�
林野李守军李汉美芮璐王旭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胸骨心脏外科手术
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肺动脉瓣置换术(PVR)治疗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2在我院行外科PVR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肺动脉瓣大量反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24例患者PVR手术时年龄(24.4±12.6)岁,患者行PVR与行法乐四联症矫治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6±7.3)年。(1)围手术期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82.5±75.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9.8±44.6)min(n=18,75%);同期三尖瓣成形10例(41.7%),瓣膜置换包括12例同种瓣,12例生物瓣。(2)手术结果:无院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15.2±5.5)天。(3)随访:平均随访(1.1±0.8)年,出院后无死亡及再手术等重大并发症,1例肺动脉瓣功能衰竭。PVR后右心室容积显著减小[手术前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190.5±29.8)ml/m2 vs(109.2±19.0)ml/m2,P<0.001;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135.3±28.5)ml/m2 vs(80.0±11.3)ml/m2,P<0.001],而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峰值耗氧量、QRS间期等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超声检查发现,三尖瓣中量反流4例,肺动脉瓣大量反流1例、中量反流4例。结论:PVR可有效缩小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患者扩张的右心室,提高最大运动负荷,远期仍需进一步随访。
陈求名杨克明张浩花中东林野高华炜马凯张森祁磊王官玺何凤璞李守军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肺动脉瓣反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