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华

作品数:249 被引量:2,672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生物学
  • 9篇建筑科学
  • 9篇水利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土壤
  • 36篇根系
  • 26篇油松
  • 19篇抗拉
  • 18篇树种
  • 18篇林木
  • 17篇造林
  • 17篇人工林
  • 16篇生态系统
  • 15篇护林
  • 14篇抗拉强度
  • 14篇刺槐
  • 13篇水土
  • 12篇林木根系
  • 12篇黄土高原
  • 12篇固土
  • 11篇边坡
  • 11篇边坡稳定
  • 10篇边坡稳定性
  • 8篇有限元

机构

  • 243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西南林学院
  • 7篇山西农业大学
  • 6篇教育部
  • 5篇黑龙江大学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北方工业大学
  • 4篇国家林业局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北京市水科学...
  • 2篇北京市林业局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市园林绿...

作者

  • 245篇陈丽华
  • 108篇余新晓
  • 28篇刘秀萍
  • 26篇牛健植
  • 26篇贾国栋
  • 23篇宋维峰
  • 16篇肖洋
  • 15篇冀晓东
  • 14篇张超波
  • 14篇樊登星
  • 14篇吴海龙
  • 12篇宋恒川
  • 12篇涂志华
  • 12篇郑力文
  • 11篇王萍花
  • 10篇谢宝元
  • 10篇吕春娟
  • 10篇信忠保
  • 9篇李轶涛
  • 9篇赵阳

传媒

  • 34篇北京林业大学...
  • 2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7篇水土保持通报
  • 17篇中国水土保持...
  • 15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林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摩擦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河北林果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0篇2014
  • 13篇2013
  • 19篇2012
  • 18篇2011
  • 21篇2010
  • 23篇2009
  • 29篇2008
  • 18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侧柏幼树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7
2017年
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的内在耗水机制,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维护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侧柏幼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控制试验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梯度,分别用气体交换法和稳定同位素法对其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gs))和短期水分利用效率(WUEcp)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气孔导度(g_s)的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在土壤含水量为70%~80%田间持水量(FC)时达到最大值;叶片WUE_(gs)则在土壤含水量最低(35%~45%FC)时达到最大值(7.26 mmol·m^(-2)·s^(-1)).叶片可溶性糖、枝条韧皮部渗出液的δ^(13)C都在土壤含水量最低(35%~45%FC)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叶片可溶性糖的δ^(13)C明显高于枝条韧皮部渗出液的δ^(13)C,未产生明显分馏;而叶片WUEcp也在土壤含水量最低(35%~45%FC)时达到最大值(7.26 mmol·m^(-2)·s^(-1)).相同条件下,叶片WUE_(gs)和WUEcp存在一定差异(平均相差0.52 mmol·m^(-2)·s^(-1)),WUE_(gs)时空变异性较大,而WUEcp更具有代表性.侧柏幼树通过降低生理生态活动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的土壤条件.
张永娥余新晓陈丽华贾国栋赵娜李瀚之常晓敏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被引量:7
2007年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通过对其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结合其城市生态规划,探讨了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内容,提出了支持城市生态建设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陈鹏飞陈丽华
关键词:绿地系统生态建设小城镇
青海共和盆地生态需水研究与计算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中生态需水所处的位置与研究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青海共和盆地为例,对生态需水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共和盆地河道外生态需水量为0.053亿m3,主要为人工林地所用,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为3.523亿m3,共和盆地生态需水量共计3.576亿m3,占共和盆地总水资源量的54.79%。因此,生态需水在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应将其作为重要部分纳入研究区水资源配置中,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同时,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应以恢复退化草场和改造乔木纯林为乔灌结合林为主。
张颖余新晓谢宝元陈丽华雷学东牛健植
关键词:生态需水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合理配置共和盆地
土壤含水率与干密度对油松根-土界面摩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对植物根系固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油松单根施加拔出荷载进行直接拉拔实验,分析土壤含水率与干密度对拔出过程中根-土界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根拉拔实验中根系有被拔出和被拉断2种破坏模式:根-土最大摩擦力与根系直径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单根简化模型分析根-土间的摩擦情况,证明与实验结论一致;且根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时,根-土的最大摩擦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土体干密度的升高单调增大。
郑力文刘小光涂志华陈丽华余新晓
关键词:根系土壤含水率
北京密云麻栎人工混交林降水再分配及树干茎流特征被引量:10
2007年
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麻栎人工混交林降水再分配和单株树干茎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年均降水量为578.74 mm,降水以低于20 mm量级为主,且大部分集中在6-8月,其中8月降水量最大;单次降雨过程中的林冠截留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占林外降水的比例分别为0.53%~33.67%、64.57%~93.71%和1.76%~5.76%;干流中N、P、K元素含量与2次降水时间间隔呈正相关,而与平均降雨强度和30 min最大降雨强度呈负相关.
肖洋陈丽华余新晓
关键词:麻栎大气降水林冠截留树干茎流
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林冠截留特征及模拟被引量:13
2013年
为研究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通过生态站定位观测林下穿透雨、树干茎流及林外降雨特征和气候因子,分析影响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引入郁闭度因子改进林冠截留模型模拟以反映动态条件下林冠截留特征.结果表明,(1)各林分林下穿透降雨、林冠截留量均与林外降雨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30min最大雨强及降雨历时显著相关,而与平均降雨强度、两次降雨间隔、前24h降雨量的相关性不高;(3)阔叶林、针叶林林冠截留率逐渐趋于平稳的降雨量级分别为2.1—5mm和5.1—10mm;(4)引入郁闭度参数的林冠截留半经验模型,较原模型精度有所提高,对北京地区的林冠截留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陈丽华张艺余新晓史宇黄枝英
关键词:树干茎流林冠截留
森林植物对北京特大暴雨截留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分析了北京西山4种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北京特大暴雨历时16h多,累积降雨量164.4mm,存在3个高峰期,70%的雨量集中在21日11:00~18:00;各林分内穿透雨的波动趋势与林外降雨基本一致,林内的最大雨强均小于林外最大雨强,可见森林植被对于降雨具有削弱作用;各林分内穿透雨的起始时间均晚于林外降雨,结束时间相较于林外降雨也有推迟,说明森林植被对于降雨具有延滞作用;各林分树干茎流截留率范围为1.4%~2.1%,林冠截留率为19.8%~29.5%。
李晓凤陈丽华余新晓张艺
关键词:林冠截留树干茎流
柳杉不同树龄根系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在浅层滑坡比较频繁的四川省北川县,开展了不同年龄柳杉根系对边坡稳定性作用的研究。【方法】测定3、6和9a生的柳杉不同深度土壤中根的长度,并计算其垂直消弱系数;测量不同直径根的抗拉力及抗拉强度;将土带回做根土直剪试样的剪切强度,并简单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结果]9a生柳杉根系的8最高,垂直分布较深,3个年龄段根系直径较小时抗拉力及抗拉强度差别很小,当直径超过4mm时差距较明显。9a生的直剪试样cr增加最明显,含水量大时土壤的黏聚力有所降低。现有植被情况下边坡稳定系数较裸坡增加了33.53%~88.93%。【结论】随着柳杉年龄的增长,根系生物量不断增加,其根系加筋作用使边坡稳定性有所提高。
李晓凤陈丽华宋恒川史常青
关键词:黏聚力柳杉
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初步探究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重心概念及相关公式,采用分县区的土地利用、城乡人口、三大产业数据计算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城乡人口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及其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构建重心偏移的重叠性和变动的一致性公式,研究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因子重心的动态演化及耦合关系。【结果】1)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价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文化服务价值重心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而城镇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方向各具特点。2)20年来,调节服务价值、总生态服务价值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距离较大,而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价值和人口重心偏移的距离相对较小。3)总服务价值重心与城镇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高,与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低。4)以2000年为界,总服务价值重心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人口重心变动的一致性有所转变。【结论】地区发展不平衡造就重心偏移的复杂性,工业化进程的异步导致社会经济重心偏移的异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错位致使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偏移错位;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未来地区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将进一步偏移。
朱振亚陈丽华姜德文余新晓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探索土壤剖面CO2浓度以及不同土壤层(腐殖质H层、A层、B层、C层)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应用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新方法,持续不间断的测量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为硅基非分散红外测量仪,能在高湿、高粉尘、污垢及其他恶劣环境中进行光谱数据采集。通过2013年全年光谱测定值的采集,并应用梯度法模型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碳通量,同时利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持续监测的土壤碳通量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剖面CO2浓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增大;梯度法模型得出的不同土壤层的土壤呼吸模拟值与实测土壤呼吸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H,A,B,C层的模型预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6 9,0.718 5,0.838 2,0.903 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206 7,0.104 1,0.015 6,0.009 6。均达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定量分析不同土壤层碳通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清晰揭示土壤CO2在不同土壤层之间的传输规律,以及有助于分析不同土壤层土壤呼吸特性的优点,能为全球土壤剖面碳通量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
涂志华赵阳郑力文贾国栋陈丽华余新晓
关键词:土壤剖面二氧化碳碳通量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