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国栋

作品数:176 被引量:723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73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0篇土壤
  • 34篇水分
  • 29篇同位素
  • 23篇侧柏
  • 17篇生态
  • 16篇土壤水
  • 15篇植被
  • 15篇水分利用
  • 15篇降雨
  • 13篇土壤水分
  • 12篇生态系统
  • 12篇水土
  • 12篇人工林
  • 11篇水土保持
  • 10篇枯落物
  • 9篇氧同位素
  • 9篇水文
  • 9篇坡面
  • 9篇护林
  • 9篇防护林

机构

  • 176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福建农业职业...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市水土保...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76篇贾国栋
  • 149篇余新晓
  • 42篇刘自强
  • 37篇孙佳美
  • 35篇贾剑波
  • 34篇路伟伟
  • 30篇樊登星
  • 26篇陈丽华
  • 25篇赵娜
  • 25篇邓文平
  • 19篇牛健植
  • 18篇涂志华
  • 17篇刘文娜
  • 16篇王贺年
  • 16篇莫莉
  • 15篇吴海龙
  • 14篇孙丰宾
  • 13篇白艳婧
  • 13篇信忠保
  • 10篇赵阳

传媒

  • 2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1篇水土保持学报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生态学报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4篇林业科学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中国林业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5篇2023
  • 12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20篇2017
  • 17篇2016
  • 26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山区小流域不同植被覆盖对地表径流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2001~2008年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东台沟小流域设置的不同立地条件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大气降水条件下,通过径流自动记录仪记录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对坡面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径流小区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比无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平均值大1.09%;(2)枯落物层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刺槐最大持水率>火炬树最大持水率;(3)三种立地条件下径流小区的产流量排序为刺槐<火炬<裸地,总体可上来看,有枯落物层覆盖的径流小区,产流量较少;(4)刺槐、火炬树的林冠截流率分别为29.30%、22.04%,截留作用都很明显;(5)中雨和暴雨条件下,有植被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径流小区的坡面产流的差异显著,植被对于坡面减流作用效果明显。
王士永贾国栋段红祥宋思铭吴海龙张艺
关键词:径流小区植被覆盖地表径流土壤水分枯落物
不同降雨强度下北京山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通过ECH2O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和EM50数据采集器对北京山区2种典型人工林地(栓皮栎林和油松林)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定位、长期观测、数据处理,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地和油松林地日平均土壤储水量随降雨量显著变化,月平均土壤储水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在垂直方向上,栓皮栎和油松林地0—40cm土层土壤储水量的增加率随雨强增加而降低,栓皮栎林地土壤储水量平均增加率(94.17%)大于油松(84.19%),而40—1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的增加率随雨强增加均呈现增加趋势,且油松林地土壤储水量平均增加率(15.81%)大于栓皮栎林地(5.83%)。(3)栓皮栎与油松林地相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差异性显著(p<0.05),同一林地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也到达差异性显著(p<0.05)。从栓皮栎和油松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来看,2种林地土壤储水量分布不同。在造林树种选择时,可以考虑将油松和栓皮栎2个树种进行混交。研究结果将为北京山区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侯贵荣余新晓刘自强贾国栋李瀚之刘文娜李勇
关键词:降雨强度土壤储水量
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探索土壤剖面CO2浓度以及不同土壤层(腐殖质H层、A层、B层、C层)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应用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新方法,持续不间断的测量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为硅基非分散红外测量仪,能在高湿、高粉尘、污垢及其他恶劣环境中进行光谱数据采集。通过2013年全年光谱测定值的采集,并应用梯度法模型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碳通量,同时利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持续监测的土壤碳通量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剖面CO2浓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增大;梯度法模型得出的不同土壤层的土壤呼吸模拟值与实测土壤呼吸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H,A,B,C层的模型预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6 9,0.718 5,0.838 2,0.903 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206 7,0.104 1,0.015 6,0.009 6。均达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定量分析不同土壤层碳通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清晰揭示土壤CO2在不同土壤层之间的传输规律,以及有助于分析不同土壤层土壤呼吸特性的优点,能为全球土壤剖面碳通量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
涂志华赵阳郑力文贾国栋陈丽华余新晓
关键词:土壤剖面二氧化碳碳通量
北京山区栓皮栎对土壤水分吸收与利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北京山区优势树种之一栓皮栎林的液流特征、水分利用策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树木吸水过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北京山区人工林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热扩散原理(插针式)茎流计和稳定氢氧同位素测定了2015-2017年间栓皮栎不同季节的液流速率与水分利用来源,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栓皮栎非生长季不同阶段(11-12月和1-3月)液流活动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休眠期逐渐结束日均液流速率逐渐升高,液流速率范围为2×10^(-4)~3×10^(-4)cm/s;生长季液流速率日波动较大,为1.5×10^(-3)~1.7×10^(-3)cm/s。在观测期间,不同年份的展叶期4-5月栓皮栎液流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6-10月栓皮栎液流速率存在显著差异;(2)栓皮栎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利用比例随季节性发生变化较小,各土层对该树种水分活动的供给较为平均。非生长季栓皮栎对0~40 cm、40~80 cm、80~100 cm土层土壤水的吸收利用比例分别为(36.0±3.5)%、(41.0±1.6)%、(23.0±2.3)%。生长季栓皮栎对0~4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增加,为(39.3±2.6)%。对40~8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基本没有变化,为(40.0±1.5)%,对80~10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减少,为(20.7±1.8)%;(3)日蒸腾量与栓皮栎在生长季对40~80 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呈负相关,与对80~100 cm土壤水的利用呈正相关。【结论】在栓皮栎现有的季节性水分利用格局下,生长季的蒸腾量的增加会使其扩大对深层土壤水的吸收比例,对栓皮栎维持蒸腾具有重要意义。
牛云明贾国栋刘子赫王欣刘自强
关键词:水分利用氢氧同位素
一种原位持续获取森林生态系统气态水分样品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持续获取森林生态系统气态水分样品的装置,包括管体及设置在管体一端的探头,所述管体内设有与探头内部连通的混合腔,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进气的直流管、用于稀释气态水分的稀释管和用于抽气的样本管,所述直流管和稀释...
贾国栋刘子赫王欣刘子奇
一种基于截留能力的油松林动态密度调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截留能力的油松林动态密度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控油松林的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根据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
余新晓路伟伟贾国栋贾剑波刘自强何雅冰侯沛轩徐晓梧孙佳美赵娜李瀚之娄源海
文献传递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设置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测定不同植被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根据不同植被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选择出去除率最高的植被作为最佳植被;分别建立最佳植被在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防护密度、防护坡度以及防...
余新晓贾剑波刘文娜贾国栋涂志华莫莉李瀚之邓文平王贺年孙佳美
文献传递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的植被—土壤系统水分运动机制研究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也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北京山区不仅是北京市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整个华北平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环节,该区不仅易干旱...
贾国栋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间伐强度对坝上樟子松林下持水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河北坝上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条件较差,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樟子松、落叶松等耐贫瘠速生树种被大面积种植,然而不合理的植被密度会导致降雨的低效率利用。本研究以5种间伐强度(0、20%、40%、60%、80%)的樟子松林为对象,分析间伐强度对林下草本、枯落物、土壤各层以及整体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本层持水率变化幅度为47.7%~90.7%,且随着间伐强度增加持水能力整体呈减小趋势,间伐强度小于40%时减速较缓,之后迅速减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自然含水率和最大持水率均逐渐减小,而有效持水能力大小依次为60%>40%>20%>80%>0,且半分解层持水能力均优于未分解层。土壤持水能力随间伐强度的增强逐渐降低,间伐强度小于40%时对持水能力起促进作用。不同间伐强度下,林下总持水率是8.3%~14.3%,依次为20%>0>40%>60%>80%。鉴于林下各层及整体变化,研究区内选择强度为20%的间伐措施能有效提高林下持水能力,实现更好的生态效益。
吴雪铭余新晓陈丽华贾国栋贾国栋彭修文
关键词:间伐强度樟子松持水能力林分密度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样地,样地的植被密度呈梯度变化;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余新晓贾剑波刘文娜贾国栋涂志华莫莉李瀚之邓文平王贺年孙佳美赵娜娄源海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