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新晓

作品数:750 被引量:8,885H指数:5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2篇期刊文章
  • 130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2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2篇农业科学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0篇经济管理
  • 36篇水利工程
  • 33篇生物学
  • 28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4篇土壤
  • 61篇水分
  • 56篇降雨
  • 53篇水土
  • 50篇生态系统
  • 50篇护林
  • 46篇生态
  • 44篇水土保持
  • 43篇径流
  • 42篇流域
  • 40篇侧柏
  • 39篇水文
  • 37篇油松
  • 33篇人工林
  • 33篇黄土高原
  • 32篇枯落物
  • 31篇植被
  • 31篇森林生态
  • 31篇同位素
  • 31篇土壤水

机构

  • 7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41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内蒙古农业大...
  • 30篇中国水利水电...
  • 18篇河北农业大学
  • 18篇北京市园林绿...
  • 15篇中华人民共和...
  • 1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1篇国家林业局
  • 8篇北京市林业局
  • 8篇北京市园林绿...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教育部
  • 7篇中国环境监测...
  • 7篇河北省林业局
  • 6篇包头师范学院
  • 5篇河北省生态环...
  • 5篇水利部黄河水...
  • 5篇北京市八达岭...
  • 5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741篇余新晓
  • 151篇贾国栋
  • 108篇陈丽华
  • 70篇牛健植
  • 57篇樊登星
  • 53篇孙佳美
  • 46篇贾剑波
  • 46篇刘自强
  • 42篇赵阳
  • 38篇鲁绍伟
  • 36篇路伟伟
  • 34篇岳永杰
  • 31篇信忠保
  • 30篇谢宝元
  • 29篇王贺年
  • 29篇邓文平
  • 27篇张晓明
  • 27篇赵娜
  • 25篇孙丰宾
  • 25篇吴海龙

传媒

  • 88篇北京林业大学...
  • 55篇中国水土保持...
  • 51篇水土保持学报
  • 49篇水土保持研究
  • 38篇应用生态学报
  • 30篇水土保持通报
  • 27篇生态学报
  • 17篇林业科学
  • 1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0篇东北林业大学...
  • 10篇干旱区资源与...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8篇生态学杂志
  • 7篇世界林业研究
  • 6篇生态环境学报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山地学报
  • 4篇中国林业教育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水利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15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16篇2019
  • 18篇2018
  • 37篇2017
  • 37篇2016
  • 46篇2015
  • 37篇2014
  • 45篇2013
  • 38篇2012
  • 39篇2011
  • 48篇2010
  • 48篇2009
  • 67篇2008
  • 45篇2007
  • 29篇2006
  • 32篇2005
7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
2007年
利用生态工程学方法,在长春市西小沿子河研究了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区经过人工生态修复和近4年的自然演替,新增加了3个草本植物种,植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乔-灌-草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生境缀块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全N、全K、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均较对照区增加,其中微生物数量、呼吸强度、纤维分解强度、固氮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人工生境缀块使受损河岸的稳定性增加,改善了河岸生态系统功能,使生态系统发生正向演替,土壤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成功地控制了土壤侵蚀.生态护岸不仅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具有生态价值、环境价值、景观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混凝土河岸的生态改造和受损河岸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模式.
孙刚杨海军余新晓胡良军
关键词:受损河岸土壤微生物土壤酶
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初步探究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重心概念及相关公式,采用分县区的土地利用、城乡人口、三大产业数据计算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城乡人口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及其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构建重心偏移的重叠性和变动的一致性公式,研究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因子重心的动态演化及耦合关系。【结果】1)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价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文化服务价值重心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而城镇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方向各具特点。2)20年来,调节服务价值、总生态服务价值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距离较大,而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价值和人口重心偏移的距离相对较小。3)总服务价值重心与城镇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高,与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低。4)以2000年为界,总服务价值重心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人口重心变动的一致性有所转变。【结论】地区发展不平衡造就重心偏移的复杂性,工业化进程的异步导致社会经济重心偏移的异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错位致使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偏移错位;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未来地区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将进一步偏移。
朱振亚陈丽华姜德文余新晓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海河山区流域径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海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和突出的地区,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海河流域山区径流的影响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河流域山区为研究区域,应用基于Budyko假设的概念模型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水、径流及潜在蒸散发均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区域水文过程及气候变化明显;流域径流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其在1980年发生突变。2)研究区变化期(1980—2000)流域径流相比基准期(1957—1979)减少45. 18 mm,其中气候变化的影响量为10. 89 mm,其贡献率为24. 11%。3)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径流变化的影响量为33. 87 mm,其贡献率为74. 97%。认为研究区海河流域山区部分径流在1957—2000年间的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王贺年张曼胤张曼胤余新晓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
华北土石山区中尺度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余新晓甘敬李秀彬秦富仓
该研究以较大尺度流域-潮白河流域和中尺度流域-红门川流域为典型区域建立起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较大尺度流域土地利用/防护林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技术;潮白河流域水文特征动态分析技术;较大尺...
关键词:
关键词:流域防护林水资源利用
不同降雨强度下北京山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通过ECH2O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和EM50数据采集器对北京山区2种典型人工林地(栓皮栎林和油松林)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定位、长期观测、数据处理,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地和油松林地日平均土壤储水量随降雨量显著变化,月平均土壤储水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在垂直方向上,栓皮栎和油松林地0—40cm土层土壤储水量的增加率随雨强增加而降低,栓皮栎林地土壤储水量平均增加率(94.17%)大于油松(84.19%),而40—1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的增加率随雨强增加均呈现增加趋势,且油松林地土壤储水量平均增加率(15.81%)大于栓皮栎林地(5.83%)。(3)栓皮栎与油松林地相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差异性显著(p<0.05),同一林地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也到达差异性显著(p<0.05)。从栓皮栎和油松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来看,2种林地土壤储水量分布不同。在造林树种选择时,可以考虑将油松和栓皮栎2个树种进行混交。研究结果将为北京山区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侯贵荣余新晓刘自强贾国栋李瀚之刘文娜李勇
关键词:降雨强度土壤储水量
北京山区6种乔木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北京山区主要乔木树种的光合特性,包括刺槐、臭椿、槲树、栓皮栎、侧柏和油松。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栓皮栎、臭椿和刺槐的光合曲线呈双峰型,发生明显的"午休"现象。强光、高温和低湿是引起"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3个树种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也呈双峰型,但叶片胞间CO2浓度因树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槲树、侧柏和油松的光合曲线呈单峰型。
陈慧新余新晓杨新兵孙庆艳逯进生
关键词:光合速率日变化
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探索土壤剖面CO2浓度以及不同土壤层(腐殖质H层、A层、B层、C层)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应用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新方法,持续不间断的测量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为硅基非分散红外测量仪,能在高湿、高粉尘、污垢及其他恶劣环境中进行光谱数据采集。通过2013年全年光谱测定值的采集,并应用梯度法模型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碳通量,同时利用LI-8100碳通量自动监测系统持续监测的土壤碳通量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剖面CO2浓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增大;梯度法模型得出的不同土壤层的土壤呼吸模拟值与实测土壤呼吸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H,A,B,C层的模型预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6 9,0.718 5,0.838 2,0.903 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206 7,0.104 1,0.015 6,0.009 6。均达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定量分析不同土壤层碳通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清晰揭示土壤CO2在不同土壤层之间的传输规律,以及有助于分析不同土壤层土壤呼吸特性的优点,能为全球土壤剖面碳通量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
涂志华赵阳郑力文贾国栋陈丽华余新晓
关键词:土壤剖面二氧化碳碳通量
密云水库集水区(北京境内)水源保护林最优林种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密云水库集水区 (北京境内 )水源保护林最优林种结构进行分析 ,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人为调整。结果表明 ,该区水源保护林最优林种结构为 :针叶林为 19.4 % ,阔叶林为2 9 .5% ,混交林为 2 3.9% ,灌木林为2 0 % ,经济林为 7.2 %
高成德余新晓
关键词:水源保护林林种结构层次分析判断矩阵
北京山区栓皮栎林优势种群点格局分析被引量:42
2016年
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北京山区栓皮栎林主要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物种组成简单,栓皮栎和油松是群落的优势种群,优势种群以中径木为主,缺乏可供更新的幼苗,种群呈现出衰退趋势;(2)在研究尺度内,栓皮栎、油松单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型分布为主,随着尺度的增大呈现出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的趋势;栓皮栎和油松呈现显著负相关;(3)优势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研究尺度紧密相关,栓皮栎小树和中树以聚集型分布为主、大树呈随机分布,而油松不同发育阶段均以随机分布为主;(4)栓皮栎、油松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之间的空间关联主要发生在小尺度范围内,小树和中树以正关联为主,而中树和大树、小树和大树以负关联为主;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趋于无关联。
樊登星余新晓
关键词:栓皮栎林径级结构点格局分析
优先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72
2006年
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它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但最初却没有真正的定义。综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土壤优先流定义、优先流多种表现形式及其重要特征,系统阐述了优先流的静态(内在)和动态(外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技术,指出开展优先流研究可以有效及充分地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由于优先流运动过程具有非平衡性及区域特点,其自身类型较多,开展优先流研究同时加大了水文过程研究的难度及深度,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到目前为止,对于优先流运动机理尚未明确;开展优先流研究判定标准多样,但缺乏系统成形的判定标准;由于土壤本身就是异质性系统,对优先流研究需综合考虑尺度效应;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开展优先流研究,但缺少已获得国际标准认证的适用于具有快速环绕特性的优先流研究需要的现代仪器设备。同时还探讨了优先流研究的发展趋势。
牛健植余新晓张志强
关键词:优先流影响因素
共7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