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品武

作品数:78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3篇茶树
  • 16篇茶园
  • 9篇茶叶
  • 8篇土壤
  • 7篇鲜叶
  • 5篇天敌
  • 4篇水土
  • 4篇坡地
  • 4篇坡地茶园
  • 4篇害虫
  • 4篇分子标记
  • 4篇改植
  • 4篇茶杯
  • 4篇茶树新品种
  • 3篇多样性
  • 3篇原料茶
  • 3篇种群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 3篇良种

机构

  • 6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8篇重庆市农业科...
  • 12篇重庆市茶叶研...
  • 7篇西南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茶业科...
  • 2篇质量检验中心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宜宾职业技术...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 1篇铜仁职业技术...
  • 1篇吉林省地矿局

作者

  • 78篇李品武
  • 27篇彭萍
  • 17篇侯渝嘉
  • 17篇杜晓
  • 15篇唐茜
  • 13篇王晓庆
  • 13篇陈盛相
  • 10篇林强
  • 9篇胡翔
  • 9篇徐一茗
  • 7篇何春雷
  • 6篇邹瑶
  • 5篇黄尚俊
  • 5篇徐泽
  • 4篇盛忠雷
  • 4篇徐进
  • 4篇梁国鲁
  • 4篇何桥
  • 4篇刘颖
  • 4篇雷蕾

传媒

  • 8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茶叶科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西南园艺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茶业通报
  • 1篇探矿工程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包装工程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1992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雅安藏茶对胃蛋白酶的促进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雅安藏茶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级分评价,为丰富雅安藏茶的生理代谢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从雅安藏茶中系统萃取分离出7个级分,使用酶标仪与96孔板酶反应体系,对雅安藏茶水浸出物及各个级分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雅安藏茶水浸出物(0.04~0.39mg/mL)及其4个级分的添加浓度(0.03~0.23mg/mL)与其对胃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之间均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对胃蛋白酶的激活倍数进行比较,茶黄素(theaflavin,TFs)级分为5.26倍、儿茶素(catechin,Cs)级分为4.40倍、茶红素(thearubigins II,TRsII)级分为2.52倍、茶红素(thearubigins I,TRsI)级分为2.19倍。【结论】结合主要成分含量分析,认为各级组分中对胃蛋白酶活性起到良好促进能力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茶黄素、儿茶素和茶红素。
边金霖郭金龙李品武杜晓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胃蛋白酶活性
一种利用中茶108、302茶树良种鲜叶制作优质低氟黑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茶108、302茶树良种鲜叶制作优质低氟黑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2)摊青;(3)杀青;(4)揉捻;(5)脱梗;(6)汽蒸;(7)发酵;(8)干燥;(9)拼配;(10)蒸压、烘干。...
邹瑶唐茜甘玉祥李品武陈盛相
文献传递
茶鲜叶清洗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以余杭区瓶窑试验基地采摘的一芽二叶福鼎大白茶为材料,研究茶鲜叶经清洗和未清洗工艺处理后制成的茶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差异,并对清洗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和浑浊度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清洗的成品茶样感官审评较未清洗成品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高2.45分;茶鲜叶清洗处理使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酚氨比显著降低,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经清洗工艺处理后的茶样农残、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清洗后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是清洗前水样的4.3倍,清洗后水样的浑浊度是清洗前水样的37.2倍。表明茶鲜叶清洗工艺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茶叶的感官品质,显著降低茶叶苦涩味物质,可以有效清洗叶表杂质,不同程度的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
师大亮陈盛相李品武郭敏明张伟余继忠
关键词:茶鲜叶茶叶品质
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冷驯化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耐寒能力的途径,在昆虫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前昆虫耐寒性研究的热点。为了解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Prout)对冷驯化的生理响应机制,本文研究了不同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对茶尺蠖快速冷驯化0℃2 h、5℃2 h,长时间冷驯化5℃24 h、5℃48 h,利用热电偶方法测定了茶尺蠖的过冷却点,采用生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其体内的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长时间冷驯化处理使茶尺蠖过冷却点显著降低;虫体内含水量显著降低;脂质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活性显著升高及ATP能量代谢酶活显著降低。短时间冷驯化使茶尺蠖过冷却点显著降低;虫体内含水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脂质、糖原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OD、CAT、SOD 3种保护酶活性及ATP能量代谢酶活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结论】长时间冷驯化和快速冷驯化均能提高茶尺蠖耐寒性,这是虫体内的水分、脂肪、糖原、蛋白质等含量以及抗逆酶活性变化的综合反映。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茶尺蠖越冬策略以及结合气候条件确定茶尺蠖的分布,为评价田间死亡率及预测翌年发生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对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段小凤王晓庆李品武田景涛彭萍陈世春
关键词:茶尺蠖冷驯化过冷却点抗寒性生理机制
一种使茶树提早投产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茶树提早投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地、施肥、浇水、盖黑色地膜;(2)在茶苗移栽前,用浆根液蘸根10‑15s,浆根液包括800‑1000倍液生根剂、1200‑1500倍液杀菌剂和0.4‑0.6...
唐茜谭礼强陈伟李品武邹瑶陈盛相刘冠群李晓松李伟
文献传递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子鉴定被引量:13
2007年
ISSR标记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十分有效的分子标记,已在植物种质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广泛应用。本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分布于重庆、四川的14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通过构建指纹图谱、特殊标记的存在或缺失和标记组合来可将它们区别开。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在鉴定茶树种质资源方面非常快捷和有效。
侯渝嘉何桥李中林李品武梁国鲁徐进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ISSR分子鉴定
一种节本增效的茶园苗圃整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本增效的茶园苗圃整地方法,包括:苗圃地翻耕与施肥:用旋耕机翻耕土壤,用沼渣液抽排运输机喷施沼气液,代替人工耕地和施肥;做畦和苗床:开好畦沟后,采用自制的钉耙(长2.4m、宽45cm、铁齿深7cm)将苗床...
唐茜李万林李品武杨安丁华黄福涛李慧聂枞宁谢文钢许燕郭湘黄亮
文献传递
水培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添加铅盐进行水培茶树试验,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铅含量,研究茶树对铅的吸收、累积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铅离子能被根系或叶片大量吸收和累积,并按浓度差通过茎段转运与再分布;根施或叶部喷施2 500 mg/L的铅盐溶液,根系铅含量分别为8.00×104 mg/kg和8.38×103 mg/kg,叶片铅含量分别为551.79 mg/kg和1.03×104 mg/kg,两者的铅富集量很高,但仍未见茶树死亡;当铅盐质量浓度为800~2 000 mg/L时,茶树逐渐受到铅危害,早期吸收根转为透明状,再褐变,后期叶片部分脱落;当铅盐质量浓度为300~800 mg/L,水培茶树35 d,茶树长势良好,未见受害症状。研究表明,水培茶树对铅具有大量吸收与累积的能力,并对铅危害有很强的抵抗与耐受力。
赵先明汪艳霞杜晓李品武
温度胁迫对茶淡黄刺蛾四种保护酶活力和总抗氧化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温度适应性是决定昆虫分布和扩散的重要因素。为探索茶淡黄刺蛾Darna trima(Moore)对温度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温度胁迫对4种抗氧化酶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茶淡黄刺蛾老熟幼虫置于﹣5、0、5、26(对照)、35、37.5、40℃下处理2、4、6 h,测定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力变化。【结果】茶淡黄刺蛾的4种抗氧化酶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之间均存在显著变化,但不同指标对温度胁迫具有不同的响应模式。低温胁迫尤其是﹣5℃对各指标影响最为显著,而高温胁迫影响较小。【结论】SOD、CAT、POD、GST和T-AOC在茶淡黄刺蛾应对温度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判断茶淡黄刺蛾在茶区的分布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品武付雪莲陈世春胡翔王晓庆彭萍
关键词:温度胁迫保护酶总抗氧化能力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机械传动机构、支架和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罐体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罐体在靠近内壁底部设置有透气板,透气板上密布有透气孔,罐体上设置有进茶口...
何春雷谈峰杜晓李品武陈盛相许靖逸伍淑玉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