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盛相

作品数:72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茶树
  • 8篇茶叶
  • 6篇黑茶
  • 6篇茶树品种
  • 5篇真菌
  • 5篇真菌种群
  • 5篇种群
  • 5篇鲜叶
  • 5篇菌种群
  • 5篇藏茶
  • 4篇亲缘
  • 4篇亲缘关系
  • 4篇曲霉
  • 4篇渥堆过程
  • 4篇红茶
  • 3篇多态
  • 3篇遗传多态
  • 3篇遗传多态性
  • 3篇原料茶
  • 3篇滋味

机构

  • 7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1篇质量检验中心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 1篇四川省茶业科...
  • 1篇四川省茶业集...

作者

  • 72篇陈盛相
  • 40篇齐桂年
  • 24篇邹瑶
  • 22篇李建华
  • 21篇唐茜
  • 17篇谭礼强
  • 13篇李品武
  • 8篇胥伟
  • 8篇单虹丽
  • 7篇夏建冰
  • 7篇杜晓
  • 6篇杨娟
  • 5篇何春雷
  • 5篇周斌
  • 4篇陈应娟
  • 4篇刘晓
  • 4篇朱明珠
  • 3篇吴国宏
  • 3篇齐兰兰
  • 3篇彭敏

传媒

  • 10篇福建茶叶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茶叶通讯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2009茶叶...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树根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茶多酚耐受性的初步研究
2008年
本实验研究了茶树根内生细菌的分离方法及对茶多酚的耐受性,并对内生细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茶树内生细菌时采用75%的酒精2min和2%次氯酸钠20min表面消毒处理,消毒彻底;含茶多酚的细菌营养平板可作为茶树根内生细菌的选择性分离平板。茶树内生细菌对茶多酚的耐受浓度,最高不高于0.5g/L;经鉴定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李建华齐桂年田鸿陈盛相
关键词:内生细菌茶多酚耐受性
利用SSR指纹图谱鉴别紫嫣茶树新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SSR指纹图谱鉴别紫嫣茶树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茶样品总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采用12对SSR标记引物分别对其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经电泳和染色,判断目标条带呈“纯合”...
谭礼强刘琴玲唐茜邹雪余烨颖邹瑶陈盛相李品武王玥胡锦浩周斌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野生古茶树存活率的移栽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古茶树存活率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断根处理;(2)移栽地的选择;(3)移栽时间的选择;(4)起运古茶树,移栽前用麻绳缠绕茶树主干和其他枝干并去除中上部枝条及全部叶片;(5)挖种植坑;(6...
唐茜袁渊徐贵林单虹丽王馨语邹瑶陈盛相张莹李慧李晓松胡灿杨纯婧
文献传递
茶多酚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从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ALD)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茶多酚对AST、ALT及肝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茶多酚防治ALD作用机制等3个方面阐述了茶多酚防治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亓兰根齐桂年陈盛相蒋玉玲
关键词:茶多酚酒精性肝病
藏茶贮存过程中真菌种群的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为探索藏茶贮存过程中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种群的关系,对雅安藏茶贮存过程中存在的真菌种群进行了分类学地位鉴定。结果表明,藏茶贮存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真菌种群为曲霉属的黑曲霉、青霉属的光孢青霉菌、娄地青霉菌和巴恩正青霉菌以及根霉属的根霉菌5大类种群。这些微生物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藏茶贮存过程中的品质形成。
钟涛齐桂年胥伟陈盛相李建华
关键词:藏茶真菌种群贮存过程微生物作用
茶叶包装盒(藏茶金尖)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茶叶包装盒(藏茶金尖)。;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茶叶的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色彩。;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单虹丽唐茜杜晓陈盛相詹文婕
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间作茶园夏季日间气温较纯茶园低1.1~8.2℃,空气相对湿度较纯茶园高3.0%~7.1%,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树氮代谢加强,提高了茶叶品质;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使茶农增收25.2%~28.5%。说明间作梨树对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陈昌辉王媛唐茜陈盛相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红茶香气的形成与茶树品种、鲜叶生化组成、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高香红茶研究进展,并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吴国宏陈盛相齐桂年
关键词:红茶高香
藏茶渥堆过程中真菌种群的鉴定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提高藏茶品质和改进工艺,对雅安藏茶渥堆过程中存在的真菌种群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藏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总状枝毛霉(M.racemosusFres.)、炭黑曲霉(Aapergillus carbonarius)、根霉(Rhizopus Ehrenberg)、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和简单枝霉(ThamnidiumsimplexBrefeld)等7种真菌。
李东齐桂年胥伟陈盛相李建华
关键词:藏茶真菌种群
茶叶量可视化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量可视化包装盒,其包括盒体和扣接在盒体上的盒盖;盒盖上设有一凹部,凹部内设置有用于观察盒体内情况的猫眼;盒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一隔板,隔板将盒体分隔成两个用于放置保鲜剂的腔体和一个位于两个腔体之间、...
单虹丽唐茜齐桂年陈盛相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