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庆旭

作品数:33 被引量:542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城市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干旱
  • 5篇水资源
  • 5篇景观
  • 5篇城市化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水资源承载
  • 4篇干旱化
  • 4篇城市群
  • 3篇多尺度
  • 3篇新型城镇化
  • 3篇水资源承载力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3篇气候
  • 3篇情景
  • 3篇系统动力学
  • 3篇系统动力学模...

机构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亚利桑那州立...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3篇黄庆旭
  • 22篇何春阳
  • 9篇杨洋
  • 5篇史培军
  • 4篇赵媛媛
  • 3篇刘志锋
  • 3篇朱磊
  • 2篇韩剑萍
  • 2篇李晓兵
  • 2篇邬建国
  • 2篇章立玲
  • 2篇黄聪
  • 2篇李雅静
  • 1篇吴康
  • 1篇张玲
  • 1篇邵利铎
  • 1篇周新宇
  • 1篇张庆云
  • 1篇赵智国
  • 1篇张颖

传媒

  • 6篇经济地理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自然地理学创...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和城市化双压力模式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研究
水资源是人与其他生命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环境质量,水资源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的气候经历了一个...
黄庆旭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气候干旱城市化系统动力学模型降水量
中国1992-2012年城市化水平动态: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透视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特定区域内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加,中国部分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快速和准确地掌握城市化水平动态,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城市化过程并评估其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
高宾黄庆旭何春阳马群
关键词:多尺度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官厅水库流域开放水体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二阶段城市水体指数(two steps urban water index)结合地形坡度掩膜方法,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调用了5196幅Landsat影像,提取并分析了官厅水库流域1987-2018年长时间序列的开放水体动态.水体提取总体精度达到93.5%,Kappa系数达到0.871,提取的开放水体可用于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分段线性回归,将1987-2018年官厅水库流域开放水体面积划分为缓慢上升、快速下降和迅速回升3阶段的变化.相应地,1987-1996、1997-2010和2011-2018年水体面积年均变化量分别为5.50、-7.45和15.19 km^(2).年均降水量的变化是官厅水库流域开放水体面积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一元线性回归决定系数为0.29(P<0.01).1997年后,流域水体面积变化受人类用水增加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化背景下区域水资源保护,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焦晨泰宋世雄黄庆旭夏显旺张颖
关键词:水体指数
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景模拟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水资源是人与其他生命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环境质量,水资源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内,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国民经济发展,但这也对水资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由于未来的经济和人口发展规划对水资源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论文利用系统动力学(SD)的原理和方法,首先构建了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北京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而在中国北方干旱化大背景和北京城市规划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规划发展情景、气候干旱情景和适应对策情景并进行了模拟分析。1990-2005年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SD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北京水资源的复杂变化过程。2006-202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气候干旱下北京水资源可供应量减少到29.88×10^8m^3,比起2005年减少了7.62%,远低于按规划目标发展下的水资源需求量52.83×10^8m^3。在水资源的约束下,人口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北京可承载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和人口分别为128.05×10^8元、3152.69×10^8元和1167.18×10^4人,远低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设想。比较3种适应对策,开展调水工程对人口承载力影响最大,依靠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比较小。综合各种适应对策和气候干旱作用之后,水资源可供应量、人口和经济发展承载量接近或超过规划目标要求。
黄庆旭何春阳史培军赵媛媛杨洋
关键词:干旱化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情景模拟
1992—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城市扩展过程和驱动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基于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数据,利用支撑向量机完善了京津冀城市群1992—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扩展指数分析了城市扩展过程,并采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因素对城市扩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从1992年的1 662.8km^2增长到了2016年的9 092.5km2,年均增长速度为7.3%.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扩展以边缘型为主.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扩展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城市扩展的相关性最高.地理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城市扩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应重点关注空间格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走集约发展之路,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朱磊岳嘉琛陈诗音黄庆旭黄庆旭刘紫玟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驱动力
山东半岛城市扩展模式与生态足迹的关系被引量:23
2017年
理解城市扩展模式与生态足迹动态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对这二者关系探索的实证研究较少。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掌握其2000—2010年的城市扩展模式与生态足迹动态特征,并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景观扩展指数和生态足迹模型对研究区的城市扩展模式和生态足迹动态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将该区44个县划分为4种类型,用相关分析法对城市扩展模式和生态足迹动态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2000—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用地面积增量加了1.2×10~5hm^2,增幅为19.4%。44个县均体现出边缘型扩展面积最大,生态赤字增加的特点,平均赤字增量为1.26 hm^2/人。垦利等27个县的外延式扩展面积与生态赤字增加量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济阳等17个县中,二者未呈现出相关关系。建议垦利、淄博和青岛等地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控制飞地型和边缘型扩展面积总量,发展清洁能源,遏制化石能源足迹的增长趋势。
谢文瑄黄庆旭何春阳
关键词:生态足迹城市形态山东半岛城市群
中国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全面准确地分析中国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是衡量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2 m的2012年的全球城市足迹数据,分别在国家、经济区和城市群量化了中国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 m分辨率的数据能更细致和准确地刻画中国建设用地的特征。2012年中国建设用地面积为1.73×105km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1%。从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来看,城市群尺度的建设用地破碎度最高,其建设用地平均斑块密度分别是国家和经济区平均水平的3.66倍和1.62倍。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和地形因素共同影响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今后,应针对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破碎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措施,推动中国建设用地的合理发展。
杨双姝玛黄庆旭何春阳何春阳
关键词:建设用地多尺度分析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发展出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土地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进行1992-2010逐年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92-2010年间:(1...
杨洋黄庆旭章立玲
中国地震灾害管理政策的演变——基于1949-2018年法律法规文件的计量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中国地震频发且常遭受严重的灾害损失。随着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及时梳理地震灾害管理政策法规的演变和总结经验教训对降低地震风险有积极意义。本文收集了1949年来511份国家层面的地震灾害管理政策文件,结合政策文献计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总结了中国地震灾害政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以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时间节点,中国的地震灾害管理政策可以分为空白阶段(1949-1976)、萌芽阶段(1977-2007)和发展阶段(2008-2018)。从政策发文部门看,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前,中国地震应对工作呈现出临时性和政策发布零碎化的特点。从议题上看,萌芽阶段侧重震前的地震科学技术,而发展阶段更注重震时的应急管理和震后的重建,但尚未形成"震前-震时-震后"的应急管理全过程机制。未来,中国地震灾害管理应向综合风险防范转变,借应急管理部成立的契机提高防范和应对地震风险的能力,以实现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目标。
张玲黄庆旭黄庆旭何春阳刘吉夫何春阳
关键词:灾害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用地与人口规模分布时空动态比较——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复合1992-2012年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等多源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运用多种城市规模分布理论方法,对城市用地与人口规模分布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比城市用地规模分布更为均衡;城市用地规模呈首位型分布但首位优势在减弱,城市人口规模呈位次型分布但首位优势在增强;位序迅速上升的城市主要位于山东省和河北省,位序显著下降的城市主要位于辽宁省。环渤海地区城市规模空间分布呈显著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极化特征,且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空间特征比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可为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杨洋李雅静黄庆旭黄聪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城市人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