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锋

作品数:46 被引量:473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城市
  • 10篇植被
  • 8篇遥感
  • 8篇植被覆盖
  • 5篇生态
  • 5篇生态系统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多尺度
  • 4篇土地利用
  • 4篇旱区
  • 4篇MODIS
  • 3篇植被覆盖变化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可持续性
  • 3篇NDVI
  • 3篇GIS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群
  • 2篇多尺度分析

机构

  • 2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2篇延边大学
  • 4篇亚利桑那州立...
  • 2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46篇刘志锋
  • 19篇何春阳
  • 16篇南颖
  • 8篇董叶辉
  • 8篇吉喆
  • 4篇李秀霞
  • 4篇朱卫红
  • 4篇胡浩
  • 4篇李经纬
  • 3篇周鹏
  • 3篇黄庆旭
  • 3篇孙泽祥
  • 3篇杨洋
  • 3篇邬建国
  • 2篇程火生
  • 2篇张冲冲
  • 2篇王琪
  • 2篇朴美花
  • 2篇森本幸裕
  • 1篇张达

传媒

  • 5篇延边大学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中国自然资源...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科学
  • 2篇湿地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特点及未来趋势——基于观测和模拟资料的综合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准确评估其气候变化趋势对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揭示1971-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2006-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为此,本文综合观测和模拟数据分析了区域1971-2015年的历史气候变化以及2006-2050年的未来气候变化。研究发现:1971-2015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39℃/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4.60 mm/10 a。2006-2050年,区域气候变化将呈暖湿化趋势,区域总体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20~0.50℃/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1.49~15.59 mm/10 a。同时,如果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区域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将加剧。2006-2050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不断增加,区域增温速率从0.25℃/10 a增长至0.48℃/10 a,降水变化速率从3.97 mm/10 a增长至14.58 mm/10 a。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问题,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方梓行何春阳刘志锋刘志锋杨延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模拟数据
1995-2008年中国大陆电力消费量时空动态被引量:46
2011年
电力消费量是定量衡量电力消费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及时、准确地获取电力消费量的时空动态信息,对于合理配置中国电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在县级尺度上模拟重建了中国大陆1995-2008年电力消费的空间格能够局比,较揭可示靠了地中反国映大中陆国同大期陆电力19消95费-20量08的年时电空力动消态费过量程的。时结空果动表态明,:精①度利达用到D70M%S左P/O右L,S数具据有显一定,的占可全行国性总。面②积1中0.国69大%陆的京19津95唐-20、08沪年宁电杭力、消珠费三量角以、中山低东消半费岛级、别辽为中主南,地但区空、间四分川布盆差地异等明大六陆大城19市95群-20地08区年是电中力国消电费力量消表费现最出为比集较中明的显区的域增,长共趋消势耗,了电中力国消3费9.2量3%呈的明电显力增资长源趋。势③的中区国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00%。
李通何春阳杨洋刘志锋
关键词:电力消费量
拉萨市城关区近50年城市扩展过程对自然生境质量的综合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拉萨市城关区建设用地紧邻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导致城市发展与自然生境保护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全面揭示该地区城市扩展过程对自然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优化城市景观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定量评价了该地区1968—2019年城市扩展过程对自然生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基于锁眼卫星遥感数据、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Google Earth遥感数据获取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结合空间叠加和模型模拟量化了城市扩展过程对自然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拉萨市城关区近50年城市扩展过程不断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9.78 km^(2)增加到67.67 km^(2),增加了近6倍。城市扩展过程导致自然生境质量加速下降,近50年下降了12.69%。自然生境质量同时受到城市扩展过程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各类自然生境中,林地和湿地的生境质量下降尤为明显,分别下降了96.59%和49.21%。其中,林地主要被城镇建设用地直接占用,湿地则主要受城市扩展过程的间接影响。因此,需要同时关注城市扩展过程对自然生境的直接占用和间接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城市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聂宇杨彦敏王一航刘志锋何春阳何春阳
关键词:青藏高原旱区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
全球城市扩展过程的时空格局
全球正在经历的快速大规模的城市扩展过程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掌握城市扩展过程的时空格局是评价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基础,相关研究已成为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大部分研究仍局限于单个...
刘志锋何春阳邬建国
关键词:城市化景观指数
2000~2008年长白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2000-2008年250 m分辨率MODIS/NDVI数据,结合谐波分析、影像处理和多种统计方法分析长白山地区的植被覆盖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划图和植被类型图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9年长白山地区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植被覆盖略有下降,夏季植被覆盖变化不大,而秋季植被覆盖显著上升;和龙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较好,而朝鲜一侧、泉阳林业局和长白林业局的植被覆盖较差;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植被覆盖要高于荒草地、沼泽地、高山岳桦林和高山苔原,但后几种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增长趋势明显。
刘志锋南颖胡浩董叶辉杨易周鹏吉喆
关键词:植被覆盖MODISNDVI遥感
基于WebGIS的长白山地区多语种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设计
<正>目前,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为了方便对旅游区进行开发和管理,各部门也通过多种技术途径相继建立了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但是这些较早建立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由于受到技术上的限制,普遍存在应用领域小、
刘志锋
关键词:WEBGIS旅游信息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西宁市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以西宁市为例,基于宜出行和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2类常用大数据以及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3种常用分类方法,开展了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数据与方法组合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确定了提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的最优数据组合方式和分类方法.并基于分类结果对西宁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POI和宜出行数据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获取的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71.25%,Kappa系数为0.62.主要原因在于综合POI和宜出行可以更加充分地反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而神经网络可以有效综合多源大数据的信息.因此,基于多源大数据和神经网络为快速有效地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戴一华刘志锋刘志锋杨志鹏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大数据兴趣点
基于3S技术的图们江下游湿地系统分类及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利用3S技术对图们江下游地区的湿地系统进行了分类.以Spot卫星影像为信息提取的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把该地区的湿地划分为5个系统、8个子系统和12个类型.通过对分类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虽然图们江下游地区湿地的面积比较大,但是主要以人工湿地为主,自然湿地所占比重低且湿地景观比较破碎,湿地生态系统脆弱.
朱卫红南颖刘志锋王琪程火生今西纯一森本幸裕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延吉市地表温度的2种反演算法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Landsat TM影像中的热红外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和单通道算法对延吉市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2种反演算法所反演出来的地表温度总体趋势比较一致,其中单通道算法所反演出来的温度比单窗算法高一些,平均相差约1.03 K;2种算法的结果与亮度温度相比,单窗算法和单通道算法分别高出约3.32 K和4.35 K.
李秀霞南颖刘志锋吉喆
关键词:地表温度单窗算法单通道算法反演
中国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9年
绿洲城市是干旱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集聚中心,也是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了解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进展对于改善区域人地关系、促进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研究我国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综述已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均呈增长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在局地尺度上分析了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过程、驱动机制和生态环境效应,关于绿洲城市可持续性和基于区域尺度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未来应在多个尺度上开展工作,综合研究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过程、影响和可持续性。
王一航夏沛刘志锋卢文路何春阳
关键词:旱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