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经纬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物
  • 2篇沙尘
  • 2篇下载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可持续发展指...
  • 2篇波段
  • 1篇多尺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收入分配
  • 1篇收入分配公平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贫困
  • 1篇贫困标准
  • 1篇主观
  • 1篇亮温
  • 1篇精准
  • 1篇交错带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亚利桑那州立...

作者

  • 6篇李经纬
  • 5篇何春阳
  • 4篇刘志锋
  • 2篇许敏
  • 1篇王玉海
  • 1篇黄庆旭
  • 1篇鲍宇阳
  • 1篇高宾
  • 1篇邬建国
  • 1篇黄甘霖
  • 1篇高宾
  • 1篇姜亚琼
  • 1篇刘阳
  • 1篇聂梅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类福祉研究进展——基于可持续科学视角被引量:49
2016年
人类福祉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一并成为可持续科学的核心概念,发展迅速。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指标无法恰当地评估人类福祉,经济发展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而提高人类福祉才是其核心所在。人类福祉研究为评估个人福祉和国家社会的群体福祉提供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服务于政府决策。自2005年联合国组织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明确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以来,人类福祉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可持续科学的视角对人类福祉开展研究。与国际同行的工作相比,我国人类福祉研究集中于可持续科学视角下对福祉的定量化评估,而各学科之间,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回顾了人类福祉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可持续科学视角下的新进展,具体包括:客观福祉,主观福祉,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最后,讨论了人类福祉研究的主要议题,以及我国人类福祉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甘霖姜亚琼刘志锋聂梅刘阳李经纬鲍宇阳王玉海邬建国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中国1990—2010年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全面地评估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可持续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国家、区域和省三个尺度上系统评价了中国人类-环境系统1990—2010年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为中上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1990—2010年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表现为增长趋势,中西部可持续性增长快于东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指标呈增加趋势,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为下降趋势。可见,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均不协调,需进一步促进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全面提高。
李经纬刘志锋何春阳高宾
关键词:多尺度
一种监测沙尘覆盖区域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监测沙尘覆盖区域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下载待监测区域时间,空间范围内的MODIS数据;S2、提取MODIS数据中B20、B31和B32波段的亮温值;S3、根据亮温值计算沙尘指数;S4、判定...
岳桓陛何春阳许敏李经纬
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中国近20年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人类-环境系统(Human-environment system)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陈静生等,2001; Turner等,2003)。人类-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主要指无论社会经...
李经纬刘志锋何春阳高宾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动态——基于贫困距离指数的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科学准确地评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动态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贫困距离指数,在整体、局部和旗县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该区2000—2014年的贫困动态。结果表明,在县域尺度,2000—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所有贫困县均脱贫。全区贫困县减少了167个,贫困县人口减少了4569.76万。贫困缓解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公共财政收入与脱贫县贫困距离指数相关性最大(R=-0.51,P<0.01)。在快速脱贫过程中,该区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加剧。脱贫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长了2.11倍,脱贫地区旗县间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增长了41.67%。因此,建议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一步精准扶贫时,应该注意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减少贫富差距,从而实现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任强何春阳黄庆旭黄庆旭李经纬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标准收入分配公平
一种监测沙尘覆盖区域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监测沙尘覆盖区域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下载待监测区域时间,空间范围内的MODIS数据;S2、提取MODIS数据中B20、B31和B32波段的亮温值;S3、根据亮温值计算沙尘指数;S4、判定...
岳桓陛何春阳许敏李经纬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