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奕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竹荪
  • 5篇抑菌
  • 4篇提取物
  • 3篇抑菌机理
  • 3篇抑菌浓度
  • 3篇最小抑菌浓度
  • 3篇棘托竹荪
  • 2篇抑菌活性
  • 2篇细菌
  • 2篇活性
  • 2篇常见细菌
  • 1篇单增李斯特菌
  • 1篇抑菌物质
  • 1篇抑菌效果
  • 1篇抑菌作用
  • 1篇肉汤
  • 1篇肉汤稀释法
  • 1篇食品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机构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曹奕
  • 5篇潘迎捷
  • 5篇陈燕
  • 5篇孙晓红
  • 3篇蓝蔚青
  • 2篇赵勇
  • 1篇赵宏强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竹荪中抑菌物质的提取方法优化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探究
竹荪是一种常见真菌,长期以来作为典型的功能性食品而存在。目前分布在我国的竹荪主要有7种,其中长裙竹荪与棘托竹荪都具有很强的食药用价值,已在我国西南地区得到广泛栽培。随着国内对天然产物研究的兴起,对竹荪的生物活性、功能成分...
曹奕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最小抑菌浓度抑菌机理
文献传递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长裙竹荪多种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被引量:7
2013年
选取长裙竹荪为样品,采用索氏抽提后水蒸馏萃取获得挥发油,同时分别以乙醇、正丁醇、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相应提取物。以8种食品中常见细菌为供试对象,由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各类提取物对其的MIC值,作为评价其抑菌效果的指标。结果表明:纯培养环境下,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优于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通过与平板涂布计数结果及其它方法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肉汤稀释法作为测定抑菌效果所具有的优越性。
曹奕孙晓红陈燕赵勇Vivian C H Wu潘迎捷
关键词:微量肉汤稀释法长裙竹荪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
两种竹荪的四种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比较
竹荪是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大型真菌,长期以来有着防腐的功效。选取了其中较为常见的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了八种食品中常见的细菌为供试菌种。其中荧光假单胞菌为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植物乳杆菌为...
CAO Yi曹奕CHEN Yan陈燕PAN Yingjie潘迎捷ZHAO Yong赵勇SUN Xiaohong孙晓红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棘托竹荪提取液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机理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初步分析棘托竹荪提取液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机理。使用最小抑菌浓度(15.0mg/m L)的棘托竹荪提取液分别对单增李斯特菌菌液进行0.5、1.0、1.5h处理,提取对照组与处理组菌株的总RNA,通过反转录获得各自c DNA,并选择相关基因合成引物作Real-time PCR分析。以本菌的16S r RNA作为内参基因,以prf A、Act A、Iap为转录过程与表达蛋白基因,分析提取液对单增李斯特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由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知,单增李斯特菌经提取液处理后,菌体细胞的细胞壁变薄,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内容物从胞内释放出来。由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处理时间下的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处理组的prf A基因在0.5h时表达量有所上调,后期表达量上调速度减慢。1h后表达量基本停止上调,1.5h后,表达量转为下调,说明提取液能在转录阶段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命活动构成影响。Act A和Iap基因在处理0.5h后基因表达量上调,处理1h后上调量最大,Act A基因在1.5h后表达量上调量有所降低,Iap基因表达量出现下调,说明提取液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命活动,特别是多种毒力因子的表达过程。由此可知,棘托竹荪提取液能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胞的转录过程和抗性产生显著影响,使菌体的细胞膜受损,细胞质溶出,从而导致菌体细胞死亡。
蓝蔚青曹奕陈燕潘迎捷孙晓红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机理
蓝莓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越橘属的蓝莓含有酚类物质、有机酸类、花青素类和糖类等生物活性成分。较早研究表明,蓝莓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而近年的研究表明蓝莓具有抑菌作用。本文介绍了蓝莓的抑菌活性,分析了蓝莓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同时概括了蓝莓提取物对各种菌体的抑菌机理。
陈燕孙晓红曹奕赵勇Vivian C.H.Wu潘迎捷
关键词:蓝莓抑菌作用活性成分抑菌机理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棘托竹荪中的活性物质及其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法的不同提取条件对棘托竹荪中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影响。通过L16(43)正交实验,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与萃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以活性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抑菌率作为提取效果指标,设计棘托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由不同提取条件对两种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程度与显著性分析得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棘托竹荪活性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20 min,所得活性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均为15.0 mg/m L。当抑菌活性物质浓度为MIC时,处理24 h后其对单增李斯特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佳抑制率分别为85.7%与98.2%。
蓝蔚青曹奕陈燕潘迎捷孙晓红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棘托竹荪最小抑菌浓度抑菌活性
棘托竹荪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合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分析棘托竹荪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最小抑菌浓度的竹荪提取物分别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液进行0.5,1.0与1.5 h处理,并分别提取对照组与处理组菌株的总RNA,随后通过反转录获得各自cDNA,选择相关基因合成引物作Real-time PCR分析。以本菌的16S rRNA作为内参基因,以nusA,tol C,fla,atpA,ef-Tu,fad L,dld为特征基因,分析棘托竹荪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由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处理时间的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得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tolC,atpA,dld表达量均下调,fad L表达量为上调趋势,表明副溶血性弧菌对竹荪提取物无明显抗性;nusA表达量的上调和ef-Tu表达量的下调说明棘托竹荪提取物能在转录翻译水平上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命活动,fla表达量的下调表明细菌的黏附性在处理后有所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持续上调的基因有nusA,持续下调的有atpA。结合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知,副溶血性弧菌经棘托竹荪提取物处理后,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菌体细胞膜开始破裂,内容物逐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结论:棘托竹荪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细胞的转录过程和抗性产生显著影响,使菌体的细胞膜受损,细胞质溶出,从而导致菌体细胞死亡。
孙晓红赵宏强蓝蔚青曹奕陈燕潘迎捷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