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奕

作品数:409 被引量:2,097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3篇期刊文章
  • 91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3篇医药卫生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95篇动脉瘤
  • 183篇血管
  • 161篇颅内
  • 153篇动脉
  • 116篇颅内动脉
  • 105篇栓塞
  • 97篇颅内动脉瘤
  • 79篇弹簧圈
  • 74篇介入
  • 54篇内支架
  • 53篇颈动脉
  • 52篇血管内治疗
  • 49篇介入治疗
  • 48篇血管内支架
  • 47篇成形术
  • 45篇动脉狭窄
  • 43篇静脉
  • 43篇出血
  • 41篇动静脉
  • 38篇栓塞治疗

机构

  • 408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钦州市第一人...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解放军第98...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作者

  • 409篇许奕
  • 390篇刘建民
  • 344篇洪波
  • 325篇黄清海
  • 203篇赵文元
  • 106篇周晓平
  • 90篇赵瑞
  • 79篇张珑
  • 71篇杨鹏飞
  • 66篇李强
  • 61篇方亦斌
  • 39篇张鑫
  • 36篇张永巍
  • 27篇杨志刚
  • 26篇邓本强
  • 22篇戴冬伟
  • 20篇胡小吾
  • 18篇王文仲
  • 18篇张琪
  • 17篇辛涛

传媒

  • 75篇介入放射学杂...
  • 5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5篇中国脑血管病...
  • 2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9篇中国临床神经...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中华脑血管病...
  • 7篇中华医学会神...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上海医学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2011中华...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23篇2018
  • 24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7篇2013
  • 9篇2012
  • 31篇2011
  • 25篇2010
  • 29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53篇2004
  • 36篇2003
  • 39篇2002
4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雾病患者血清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筛选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筛选并分析烟雾病microRNA(miRNA)表达谱,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10例烟雾病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血清,获得miRNA差异表达谱,用RT-PCR进行结果验证。通过目标预测程序TargetScan进行预测并得到差异表达的miRNAs。进一步通过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通路分析诠释关键信号通路和可能参与烟雾病发病机制的miRNAs。结果根据基因芯片结果,发现有94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上调50个,下调44个,若干个重要的miRNA家族亦同时被检测到。RT-PCR验证了miRNA-106b、miRNA-130a、miRNA-126、miRNA-125a-3p的差异表达,证明基因芯片筛查可靠。通路分析表明富集程度最高的是mTOR信号通路,具有16个潜在功能靶点。结论利用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烟雾病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TOR信号通路可能与烟雾病发病相关。
戴冬伟赵文元鲁琼黄清海许奕洪波李强韩国胜伍强军刘建民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微RNASMTOR信号通路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93例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 方法 :93例颅内动脉瘤 (共 118个 )患者中84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 Hunt- Hess分级 : 级 18例 , 级 2 9例 , 级 2 5例 , 级 10例 , 级 2例。80例行急诊栓塞 ,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并予以 3H治疗。 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10 4个 (88.14% ) ,闭塞达 90 %以上 11个 (9.32 % ) ,闭塞在90 %以下 3个 (2 .5 4% )。全组手术死亡 3例 (3.2 3% )。随访 2~ 2 2个月 ,1例术后 2周死于中枢衰竭及肺部感染 ;1例术后 1.5个月复发出血 ,经手术夹闭痊愈 ;2例术后复查发现瘤颈扩大 ,经再次填塞后痊愈 ;1例 (1.0 7% )重残 ,7例 (7.5 3% )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其余恢复良好。 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 ,以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为佳 ;破裂动脉瘤应急诊栓塞治疗 ;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疗效。
刘建民许奕赵文元洪波黄清海周晓平王文仲王永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 GDC栓塞治疗 1 2 3例 1 57枚动脉瘤 ,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病情严重程度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 :Hunt-Hess分级 ~ 级患者中 ,预后良好者 ( GOS>3分 )为 1 0 0 % , 、 ~ 级患者中分别为 95.0 %、76.0 % ;窄颈动脉瘤完全栓塞率、大部栓塞率及部分栓塞率分别为 92 .4 %、5.7%、1 .9% ,宽颈动脉瘤中分别为 80 .8%、1 3 .5%、5.8% ,大动脉瘤的疗效明显低于小动脉瘤。结论 :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瘤颈大小有关 ,还受瘤体大小的影响。而临床预后与 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刘建民黄清海许奕洪波赵文元周晓平倪宝英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介入治疗栓塞治疗GDC
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可信度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 MRI)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可信度。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12月,对66例经DSA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 M1段中重度狭窄(50%~99%)患者进行HR MRI检查,测定MCA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umen area,LAnarrow)、血管面积(vessel area,VAnarrow)及参考血管LAreference及VAreference,分析MCA斑块分布部位(前壁、后壁、上壁、下壁);比较2位研究者的定量测量及定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其中一位研究者首次及1个月后的再次分析结果;ICC法分析观察者自身差异及不同观察者间差异。结果 HR MRI测量VAnarrow、VAreference、LAreference具有非常好的组间(ICC 0.801、0.843、0.808)及组内一致性(ICC 0.811、0.916、0.958);LAnarrow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一般(ICC 0.584、0.625),要差于其他3个指标。HR MRI判断有无斑块的一致性非常好(ICC 0.917、0.960);HR M RI判定MCA不同部位(上壁、下壁、前壁、后壁)斑块的组间(ICC 0.856、0.836、0.791、0.905)、组内(ICC 0.876、0.827、0.825、0.950)一致性较好。结论基于HR MRI的MCA粥样硬化性狭窄定量、定性分析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但对血管最狭窄处的定量分析可信度仍有待提高。
贾泽军袁渊杨志刚赵瑞许奕黄清海赵文元马小龙邓晓群洪波刘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004年
目的 介绍水解脱铂金圈 (TrufillDCS)系统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体会 ;探讨TrufillDCS系统在治疗颅内动脉病中的优、缺点及前景。方法 采用神经介入TrufillDCS系统栓塞治疗 5例 6枚颅内动脉瘤。结果 用水解脱铂金圈TrufillDCS系统成功地对 5例患者 6枚颅内动脉瘤进行了栓塞 ,10 0 %栓塞 2枚 ,95 %栓塞 3枚 ,90 %栓塞 1枚 ,无与栓塞材料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TrufillDCS系统栓塞治疗颅内动脉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TrufillDCS具有柔软、贴壁性好、填塞充分、解脱快、可靠等特点。
李真保徐善水许奕陶进潘先文许安定江晓春刘策刚戴易
关键词:栓塞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急性破裂动脉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其治疗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分析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 方法 :研究分析 Hunt-Hess ~ 级并在发病后 72 h内进行 GDC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患者 ,共 6 1例 ,症状性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并有 TCD和 (或 )脑血管造影的证据。 结果 :6 1例中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 13例 (2 1.3% ) ,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 Hunt-Hess分级及 Fisher分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随访 1~ 2 0个月 ,13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中恢复良好 9例 ,中度致残 3例 ,重度致残 1例。结论 :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与病情轻重、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超早期 GDC栓塞治疗动脉瘤 ,使用钙离子拮抗剂 ,栓塞治疗动脉瘤后进行抗凝、3H治疗 ,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等措施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洪波刘建民许奕赵文元周晓平王文仲
关键词:电解可脱卸弹簧圈脑动脉瘤脑血管痉挛
血管内支架及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梭形动脉瘤被引量:59
2000年
目的 :报告联合使用支架及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的临床体会。方法 :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5 0岁男性患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TA)、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检查显示右椎动脉颅内段梭形动脉瘤 ,大小 8.9mm× 6 .8mm,瘤颈宽 8.9m m,瘤颈 /体比 >1。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后 35 d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首先将冠状动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 ,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输送入动脉瘤腔 ,填入 GDC。 结果 :支架定位准确 ,GDC致密填塞 ,载瘤动脉及小脑后下、前下动脉均通畅 ,患者术后 7d痊愈出院。 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及微弹簧圈可能成为治疗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刘建民洪波许奕秦永文赵文元周晓平黄清海
关键词:电解可脱卸弹簧圈血管内支架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体会
2001年
赵文元刘建民许奕洪波周晓平王永春
关键词: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
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1
2001年
目的 :探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方法 :对 88例颅内动脉瘤性 SAH患者 ,在超早期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DC)栓塞术后 ,实施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 ,通过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 ( TCD)及脑血管造影、ECT判断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1 1例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平均随访 1 1个月 ,恢复良好 1 0例 ,中度致残 1例。无引流相关并发症。结论 :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可以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引流血管收缩物质 ,预防血管痉挛的发生及缓解痉挛程度。
黄清海刘建民许奕周晓平洪波赵文元何蓥
关键词: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SAH
脑膜中静脉硬脑膜动静脉瘘9例与文献汇总分析
2020年
目的总结脑膜中静脉硬脑膜动静脉瘘(MMV-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例MMV-DAVF患者资料,并利用数据库检索196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中英文文献16篇共23例MMV-DAVF患者资料,汇总分析32例MMV-DAV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结果我院9例MMV-DAVF患者中,7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头痛(5例)、颅内杂音(5例)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患者有CT检查资料,其中4例合并颅骨骨折,5例有颅内血肿。9例患者均经脑膜中静脉引流至邻近静脉窦或静脉丛,均行经脑膜中动脉入路注射Onyx-18胶血管内介入治疗,7例术后即刻瘘口完全栓塞,2例次全栓塞;4例患者完成术后半年随访,均未见DAVF复发和新发。综合文献报道和我院共32例患者资料,26例(81.2%)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16例(50.0%)表现为头痛,12例(37.5%)伴有颅内杂音。25例患者有CT检查资料,其中21例(84.0%)合并颅骨骨折,16例(64.0%)伴颅内血肿。20例(62.5%)患者接受经脑膜中动脉入路血管内介入治疗,16例(80.0%)术后即刻瘘口完全栓塞,其中7例有术后半年影像学随访资料,均未出现DAVF复发和新发。结论MMV-DAVF发病率低,患者多有外伤史,常合并颅骨骨折和颅内血肿,经脑膜中动脉入路栓塞治疗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汪洋刘沛李嘉楠方亦斌洪波许奕李强刘建民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脑膜中动脉颅骨骨折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