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民

作品数:943 被引量:5,398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2篇期刊文章
  • 174篇会议论文
  • 79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4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子电信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351篇血管
  • 332篇动脉瘤
  • 293篇颅内
  • 265篇动脉
  • 211篇颅内动脉
  • 181篇颅内动脉瘤
  • 146篇栓塞
  • 130篇介入
  • 103篇弹簧圈
  • 95篇血管内治疗
  • 80篇介入治疗
  • 76篇手术
  • 75篇脑血
  • 73篇脑血管
  • 72篇颈动脉
  • 72篇成形术
  • 69篇缺血
  • 68篇内支架
  • 68篇卒中
  • 66篇急性

机构

  • 897篇第二军医大学
  • 34篇济南军区总医...
  • 20篇复旦大学
  • 9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浙江大学
  • 6篇兰州军区兰州...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钦州市第一人...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苏州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解放军第25...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939篇刘建民
  • 503篇黄清海
  • 412篇洪波
  • 391篇许奕
  • 243篇赵文元
  • 189篇周晓平
  • 178篇杨鹏飞
  • 125篇赵瑞
  • 115篇方亦斌
  • 98篇张永巍
  • 79篇张珑
  • 75篇李强
  • 62篇王来兴
  • 61篇胡小吾
  • 58篇岳志健
  • 55篇邓本强
  • 54篇张磊
  • 50篇张鑫
  • 49篇李子付
  • 45篇戴冬伟

传媒

  • 1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0篇介入放射学杂...
  • 83篇中国脑血管病...
  • 49篇中国微侵袭神...
  • 45篇中华神经外科...
  • 28篇中华脑血管病...
  • 26篇中华神经外科...
  • 2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5篇中华医学会神...
  • 10篇立体定向和功...
  • 9篇中华放射学杂...
  • 9篇临床神经外科...
  • 8篇中国卒中杂志
  • 8篇海军军医大学...
  • 7篇西北医学教育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上海医学
  • 6篇中国微创外科...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5篇2022
  • 21篇2021
  • 29篇2020
  • 25篇2019
  • 52篇2018
  • 53篇2017
  • 39篇2016
  • 31篇2015
  • 26篇2014
  • 79篇2013
  • 46篇2012
  • 68篇2011
  • 53篇2010
  • 69篇2009
  • 24篇2008
  • 17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9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雾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结果 11例中7例表现为颅内出血,4例表现为缺血症状;9个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1个位于大脑后动脉顶枕支,1个位于脉络膜后内侧动脉;11个动脉瘤除1例外周型动脉瘤因超选困难外其余10例均成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随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有出血或非动脉瘤性临床表现,此类动脉瘤可分为累及Willis环的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和累及侧支为主的外周动脉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患者的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可予对症保守治疗。
戴冬伟赵文元许奕洪波黄清海方亦斌赵瑞刘建民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治疗
LVIS支架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LVIS支架在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共38例接受LVIS支架治疗的椎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和影像学结果,其中未破裂动...
王川川方亦斌刘建民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它设有外套管、内芯和支架;所述外套管设有分离的近端外套管和远端外套管,远端外套管上设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开口,且其远端与内芯远端连接;所述支架位于远端外套管和内芯之间;所述近端...
吴曦费明钰刘建民陈剑春
文献传递
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及全脑血管造影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脑血管造影用外套管,它依次设有第一弯、第二弯和尾端,所述的第一弯的长度大于主动脉弓的平均血管直径,弯角的角度为85-95度;所述的第二弯的长度和弧度与锁骨下动脉一致;所述的尾端为直线形。本实用新型还涉...
杨志刚刘建民洪波陈剑春张永巍赵瑞
文献传递
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评估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年龄≥60岁)520例,随访记录患者术后30 d内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根据是否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相关性血栓栓塞事件、术后早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术后新发硬膜下出血或脑实质出血),分为并发症组68例和无并发症组(452例)。通过单因素统计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介入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20例动脉瘤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07,95%CI:1.149~4.240,P<0.05)、Hunt-Hess分级Ⅳ~Ⅴ级(OR=4.287,95%CI:2.048~8.971,P<0.01)、Fisher分级Ⅲ~Ⅳ级(OR=2.686,95%CI:1.483~4.865,P<0.01)、宽颈动脉瘤(OR=2.884,95%CI:1.511~5.505,P<0.01)、动脉瘤有小阜(OR=4.560,95%CI:2.500~8.321,P<0.01)、动脉瘤<3 mm(OR=5.748,95%CI:2.122~15.570,P<0.01)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高Hunt-Hess分级、高Fisher分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微小动脉瘤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段国礼诸德源张晓曦刘建民黄清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
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被引量:5
1996年
目的:总结近6年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上脑膜瘤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在显微镜下能清楚显露鞍上肿瘤及周围结构,手术中牵拉脑组织轻微,对周围重要结构影响小。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视力恢复改善24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切除鞍上脑膜瘤可明显影响手术效果,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周晓平王文仲郝文清刘建民岳志健胡小吾赵孟尧
关键词:鞍上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脑肿瘤
皮层热凝治疗功能区局灶性癫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探讨皮层热凝治疗功能区局灶型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 .取正常家猫热凝后不同时间的大脑运动区皮层标本 ,观察毁损部位组织的病理改变与超微结构改变 ,运动区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2 .建立家猫运动区青霉素局灶性癫痫模型 ,观察家猫热凝后癫痫发作的控制情况及皮层脑电图变化。结果  1 .行为学观察 :在热凝功率为 4U(1U =5 .8W) ,热凝持续时间 1秒 (4U/ 1S)及 3U/ 2S的家猫中 ,无偏瘫及行走不稳 ,在 4U/ 2S、5U/ 1S、5U/ 2S的家猫中 ,术后有偏瘫及行走不稳。 2 .显微镜下观察 :主要改变为两镊尖之间的一弧行带 ,“即刻标本中”神经细胞呈现缺血性改变。 7天以后的标本中则为弧形带内胶质增生。皮层热凝深度随着热凝的功率和持续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3 .超微结构观察 :神经细胞肿胀、固缩 ,甚至出现胞浆胞核的溶解。树突肿胀、线粒体及神经微丝消失。轴突髓鞘苍白、断裂 ,有脱髓鞘现象。 4 .癫痫控制情况 :在 4U/ 1S组的热凝 ,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局灶性癫痫。结论 适当功率的皮层热凝可有效地破坏水平纤维 ,从而控制癫痫发作 ,并且能较少地影响皮层的主要功能 ,对于功能区局灶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
刘建民杨建军黄清海许奕洪波周晓平
关键词:功能区局灶性癫痫
老年人上矢状窦中部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矢状窦中部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上矢状窦中部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23例,Ⅱ级切除9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老年人上矢状窦中部脑膜瘤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王来兴岳志键周晓平刘建民林富禄方亦斌张煜辉
关键词:老年人脑膜瘤神经外科手术
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现状与展望
脑卒中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位疾病。本文回顾分析了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现状,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刘建民
关键词:脑卒中支架成形术脑供血动脉狭窄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的3例患者共3枚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应用多个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总结并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共应用支架6枚,其中Neuroform支架5枚,Enterprise支架1枚。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瘤颈残留1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永久并发症。经7~21个月的临床随访,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临床症状加重,亦未发生再出血。Pubmed数据库检索共得到5篇相关文献,结合本组资料,应用该技术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共21例,技术成功率为95.2%(20/21),报道即刻栓塞结果的18枚动脉瘤中16枚(88.9%)达到致密栓塞或瘤颈残留;发生与技术相关的暂时性并发症5例(23.8%),未发生任何技术相关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Y型"支架植入技术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初步可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对大宗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后作进一步评价。
杨鹏飞刘建民洪波黄清海许奕赵文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颅内支架
共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