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知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胞因子与急性前葡萄膜炎被引量:4
- 2010年
- 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细胞因子在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细胞因子及其网络的特点为明确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就目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在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许颖知卢弘
- 关键词:急性前葡萄膜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
- TLR4传导途径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基础研究
- 卢弘李上许颖知王菁胡小凤陈巍
- TLR4-MyD88在大鼠急性前葡萄膜炎虹膜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前葡萄膜炎(EIU)虹膜组织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核因子-κBp65(NF-κB p65)的表达。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0、12、24、48、72h,每组10只,0h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组均足垫部注射霍乱弧菌内毒素脂多糖(LPS)200μg,建立EIU动物模型,每隔2h用裂隙灯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通过铺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虹膜睫状体组织内TLR4、MyD88和NF-κBp65的表达,并对虹膜内TLR4+和MyD88+及NF-κBp65+细胞进行计数。结果注射后24~48h大鼠眼前段的炎症反应达到高峰,72h炎症反应逐渐缓解。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虹膜睫状体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在24~48h达到高峰,与临床反应结果相符。TLR4在模型鼠虹膜睫状体炎复合体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0h组虹膜铺片内无阳性细胞,12h后可见细胞形态大多为类圆形的阳性细胞,48h达高峰,72h阳性细胞数开始减少,各组阳性细胞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9,P<0.05)。MyD88和NF-κBp65的表达与TLR4的改变趋势相一致(F=54.37,P<0.05;F=85.32,P<0.05)。结论内毒素诱导的EIU虹膜内,TLR4及其下游信号传导分子的表达量发生改变,提示TLR4-MyD88依赖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EIU的发病。
- 李上卢弘胡小凤陈巍杨培增Aize Kijlstra许颖知王婧
- 关键词:葡萄膜炎MYD88P65
- 腹腔巨噬细胞核因子转位在小鼠内毒素诱导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野生型C3H/HeN小鼠和Toll样受体4(TLR4)基因缺陷型C3H/He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激活状态的差异,从体外途径探讨TLR4传导信号在前葡萄膜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健康成年C3H/HeN和C3H/HeJ小鼠。方法常规提取两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按处理因素不同随机分六组:C3H/HeN小鼠LPS组、正常对照组、抗TLR4单克隆抗体加LPS组、抗TLR4单克隆抗体组;C3H/HeJ小鼠LPS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在不同处理后1h、3h、6h、12h、24h五个时间点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主要指标TLR4传导途径中关键分子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免疫荧光强度及表达位置差异。结果所有组TLR4均表达于细胞膜,MyD88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C3H/HeN小鼠LPS组和C3H/HeJ小鼠LPS组TLR4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TLR4荧光强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H/HeN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组随LPS刺激时间的延长,各观察时间点MyD88荧光强度逐渐减弱,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各时间点MyD88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C3H/HeN小鼠正常对照组、抗TLR4单克隆抗体组,C3H/HeJ小鼠正常对照组腹腔巨噬细胞各时间点NF-κB均表达于胞质,C3H/HeN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刺激1h后NF-κB表达于胞核,3h依旧表达于胞核,此后无法检测到NF-κB的表达。C3H/HeN小鼠抗TLR4单克隆抗体加LPS组、C3H/HeJ小鼠LPS组巨噬细胞经LPS刺激1h后NF-κB转移至胞膜,直至24h一直表达于胞膜。结论腹腔巨噬细胞TLR4传导途径中核因子的转位可能与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有关,特异性阻断该途径或许为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王婧胡小凤赵丽许卓再李上许颖知卢弘陈巍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巨噬细胞
- 细胞因子在内毒素诱导的前葡萄膜炎小鼠房水和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内毒素诱导的C3H/HeN小鼠的前葡萄膜炎模型中房水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浓度,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取180只C3H/HeN小鼠,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150),将霍乱弧菌内毒素(18001株,古典生物型,小川血清型)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终浓度为2×103g.L-1,实验组小鼠足底注射100μL制作内毒素诱导的前葡萄膜炎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诱导后4h、8h、16h、24h、48h断颈处死实验组小鼠(各30只),以10只小鼠为一单样本,微量进样器抽取前房水;眼球摘除后微量进样器于眼窝处取外周血。对照组于注射生理盐水后即刻处死小鼠,样本收集方法同实验组。微球流式技术检测小鼠房水及血清中TNF-α、IL-1、IL-6、IL-10、IFN-γ的浓度。结果所有实验组小鼠均成功诱导出急性前葡萄膜炎。在小鼠房水中,TNF-α于4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h、8h、16h及24h时,在房水和血清内的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L-1、IL-6在血清中均于16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P=0.001、0.000);且诱导后各时间点在房水内的浓度均高于血清。IL-10在房水中于24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相同时间点血清内的浓度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3)。IFN-γ于4h、24h在房水和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32)。各细胞因子在房水中的表达变化基本与炎症进程相符。结论细胞因子在眼内炎症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网络调控将成为治疗方向。
- 许颖知卢弘陈巍杨培增李上王婧
- 关键词:前葡萄膜炎房水血清白细胞介素-1小鼠
- 内毒素诱导C3H/HeN小鼠前葡萄膜炎房水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 许颖知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