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定国

作品数:220 被引量:529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3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理学
  • 3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8篇建筑科学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6篇化学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9篇动力学
  • 49篇刚柔耦合
  • 39篇仿真
  • 33篇柔性梁
  • 32篇动力学建模
  • 22篇动力学分析
  • 22篇机器人
  • 21篇动力学响应
  • 20篇多体系统
  • 19篇功能梯度
  • 17篇碰撞
  • 15篇动力学方程
  • 15篇无网格
  • 15篇机械臂
  • 14篇大变形
  • 13篇柔性多体系统
  • 13篇固有频率
  • 12篇柔性机器人
  • 12篇梯度材料
  • 12篇功能梯度材料

机构

  • 21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9篇南京工程学院
  • 1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扬州大学
  • 9篇中国工程物理...
  • 8篇浙江大学
  • 7篇河海大学
  • 5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运载火箭...
  • 3篇沈阳发动机设...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太原太航科技...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张家港江苏科...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信息职业...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19篇章定国
  • 31篇黎亮
  • 14篇范纪华
  • 12篇方建士
  • 12篇段玥晨
  • 12篇洪嘉振
  • 12篇陈思佳
  • 10篇郑彤
  • 8篇刘彤
  • 8篇肖建强
  • 7篇郭永彬
  • 6篇吴胜宝
  • 6篇唐维
  • 5篇芮筱亭
  • 5篇郭永彬
  • 5篇李明
  • 4篇钱震杰
  • 4篇李德昌
  • 4篇廖连芳
  • 4篇温茂萍

传媒

  • 17篇力学学报
  • 16篇南京理工大学...
  • 9篇振动工程学报
  • 9篇机械工程学报
  • 7篇应用数学和力...
  • 6篇第十届全国动...
  • 5篇物理学报
  • 5篇动力学与控制...
  • 4篇含能材料
  • 4篇中国力学大会...
  • 3篇力学与实践
  • 3篇固体力学学报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力学季刊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机器人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

  • 9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3篇2020
  • 16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15篇2016
  • 28篇2015
  • 4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时配有钢筋和FRP筋砼受弯构件正截面承截力设计计算被引量:7
2001年
文章对同时配有钢筋和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参照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理论 ,按照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和超筋破坏三种破坏方式对其进行了承载力分析 ,提出该种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钱锐茅卫兵章定国
关键词:纤维增强塑料FRPFRP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刚体—微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13
2010年
由于微尺度领域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尺度效应,使得微梁的动力学性态较传统的大尺寸柔性梁的动力学性态呈现明显的不同。对中心转动刚体、柔性微梁组成的刚体—微梁一类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在柔性微梁变形位移中,计及横向位移引起轴向缩短的耦合变形量,采用偶应力理论(又称Cosserat理论)研究微梁动力学特性的尺度效应,由Hamilton原理推导出系统考虑尺度效应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微梁固有频率对微尺度的依赖性,比较在不同转速下零次近似模型和一次近似模型振动频率的差异,从而确定在考虑尺度效应的微尺度下零次近似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分析尺度效应和耦合变形量对微梁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尺度效应提高微梁的固有频率,尺度效应对微梁刚度的影响是静态的,耦合变形量对微梁的刚度的影响与转速有关。
吴胜宝章定国康新
关键词:刚柔耦合系统固有频率
“分路”方法在树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1
1994年
本文把单开链形式的L-E法和N-E法动力学方程推广到树形系统,引进了“虚体”、“虚路”等概念,在此基础提出了“分路”思想,这种方法具有建模效率高,分析难度低,适合于计算机编程等优点,是一种处理树系统动力学的好方法。
章定国
关键词:动力学机器人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两种弹性力求解方法研究
在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弹性力求解方法中,引入弹性线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维柔性梁的位移场进行描述,其次通过计算单元常数质量阵、广义刚度阵、广义力阵建立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然后提出求解弹性力的两种方法: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和弹性...
范纪华章定国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典型数值积分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合理选用积分方法,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中8种典型的数值积分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中心刚体-柔性悬臂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高次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8种典型的数值积分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比较了计算效率、数值精度等。结果表明:显式方法较隐式方法更依赖于时间步长的选取;在同等时间步长下,隐式方法的计算效率低于显式方法,隐式方法可以通过放大时间步长提高计算效率;自启动自动变步长且自动变阶的吉尔(Gear)法计算效率高且其更合适于计算广义质量阵为常元素阵的动力学方程;希尔伯特-修斯-泰勒(HHT)法、广义-α法可以通过放大时间步长提高计算效率,但计算精度降低。
郭晛章定国
关键词: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值积分时间步长
基于MATLAB的旋转功能梯度厚板动力学行为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TLAB的旋转功能梯度厚板动力学行为计算方法。根据三维弹性原理和Von‑Karman原理,采用中厚板的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来描述功能梯度厚板的变形位移和应变关系;采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高速...
章定国杨兴
文献传递
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打靶试验与仿真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研究某型号航空发动机在受到叶片正面冲击时的包容性,利用滑膛炮试验系统对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进行打靶试验,并用高速摄影系统对叶片的飞行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六组试验发现:发生1次包容事件与5次非包容事件,叶片初始速度越高越易出现非包容事件。为验证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使用显式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仿真可以对真实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给出较正确的预估,试验结果对航空发动机的机匣包容性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玥晨章定国陈思佳廖连芳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打靶试验
TATB基PBX的单轴主特征破坏参数识别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的主特征破坏参数识别是强度准则建立和结构强度评估的基础。以TATB基PBX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两种加载方式,考虑20℃、35℃及50℃三个温度点,设计了系列的直接破坏和不同初始应力水平的蠕变后破坏试验。依据获得的破坏参数数据,对比分析了环境温度、初始应力水平对破坏应力/破坏应变这两个典型破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破坏还是蠕变后破坏,破坏应力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破坏应变体现为拉伸时的增大和压缩时的减小;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初始应力水平的增加会导致破坏应力的降低和破坏应变的增大。进一步分析表明,破坏应力受环境温度、初始应力水平的影响较大,且无临界值,不宜作为主特征破坏参数;破坏应变作为主特征破坏参数则较为简便,可认为当一点应变达到临界应变时破坏,而不论该应变是载荷直接引起的还是时温诱发蠕变引起的,直接破坏的破坏应变可作为该温度点的临界破坏应变,20℃、35℃及50℃单轴拉伸临界破坏应变分别为0.1330%、0.1452%和0.1675%,单轴压缩时临界破坏应变分别为-1.4206%、-1.4159%和-1.1731%。
唐维颜熹琳李明温茂萍刘彤章定国
关键词:高聚物粘结炸药
一种机械系统力学的运动仿真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械系统力学的运动仿真方法及系统。首先设定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条件,然后根据设定的条件获得建立动力学方程所需要的雅克比矩阵,然后建动力学方程,将每个物体的位置作为动力学方程待求解的未知数;最后求解动力学方程,获...
郑彤章定国
文献传递
一个人体运动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采用L-E法和铰分解法研究了人体运动的数学模型问题,给出了一种人体运动的规范建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拓扑结构形式的人体运动(如空翻、步行、滑行等),所得方程具有适合于计算机程式求解的特点。
章定国
关键词:数学模型仿真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