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亮

作品数:36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理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功能梯度
  • 9篇刚柔耦合
  • 7篇动力学
  • 7篇动力学分析
  • 5篇压电
  • 5篇柔性梁
  • 5篇主动约束层阻...
  • 5篇固有频率
  • 4篇梯度材料
  • 4篇机械臂
  • 4篇功能梯度材料
  • 4篇仿真
  • 4篇刚度
  • 3篇动力学建模
  • 3篇压电效应
  • 3篇振动控制
  • 3篇柔性机械
  • 3篇柔性机械臂
  • 3篇曲梁
  • 3篇无网格

机构

  • 36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作者

  • 36篇黎亮
  • 31篇章定国
  • 5篇郭永彬
  • 3篇左晓宝
  • 3篇陈思佳
  • 2篇洪嘉振
  • 1篇周广盼
  • 1篇范纪华
  • 1篇方建士
  • 1篇徐振钦

传媒

  • 5篇振动工程学报
  • 5篇力学学报
  • 3篇第十届全国动...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进展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力学季刊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 1篇第九届全国动...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尺度效应的夹层楔形多孔梁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研究了具有大范围旋转中心刚体-功能梯度夹层Euler-Bernoulli楔形多孔柔性微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楔形梁是中间层为不完全功能梯度层,两表层为均质材料的功能梯度夹层结构,它可以减小传统夹层结构由于层与层之间材料属性的不同导致脱粘类型损伤的影响.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变形,考虑具有捕捉动力刚化效应的非线性耦合项,计及von Karman几何非线性应变,运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导出了适用于较大变形的高次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对在平面内做大范围运动的中心刚体-功能梯度夹层Euler-Bernoulli楔形多孔微梁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功能梯度夹层楔形梁表层结构高度、旋转角速度、功能梯度幂指数、尺度参数、孔隙度以及各层结构的体积分数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功能梯度夹层楔形梁综合了功能梯度直梁和楔形梁的特性,其相对于功能梯度直梁的固有频率增大,同时使得孔隙度对结构固有频率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再与功能梯度直梁相同;由于柔性梁变形能中具有横向与轴向的耦合势能,系统在稳态下的平衡位置发生了迁移现象;系统随着尺度参数的变化发生了频率转向与振型转换.
蒲刚章定国黎亮
关键词:孔隙度
作大范围运动功能梯度矩形薄板的动力学建模研究
<正>本文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在柔性薄板纵向变形中考虑了传统建模方法忽略的二次耦合变形量,采用假设模态法对薄板变形位移进行离散,运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大范围运动功能梯度板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对旋转运动下的取不同功能梯...
黎亮章定国
关键词:功能梯度板动力刚化
文献传递
旋转功能梯度智能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基于一次耦合模型理论建立了中心刚体-压电层-功能梯度材料智能梁系统的刚柔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对比三种不同建模理论:传统零次近似耦合模型、一次近似耦合模型和本文建立的一次耦合模型。随着中心刚体外驱动力矩的增大,...
陈思佳黎亮章定国
关键词:压电效应固有频率
中心刚体-功能梯度材料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12
2013年
对中心刚体-功能梯度材料梁系统在平面内作大范围转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假设功能梯度材料的物性参数为梁厚度方向坐标的幂函数,在柔性梁纵向位移中计及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纵向缩短项,即非线性耦合变形量。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变形,运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得到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种不同梯度分布规律下的功能梯度梁,通过数值算例讨论功能梯度分布规律、材料梯度指数等对作大范围旋转运动柔性梁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梯度分布规律、材料梯度指数的取值都会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较大影响。
黎亮章定国洪嘉振
关键词: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固有频率
旋转主动约束层阻尼梁的一种高次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对贴有主动约束层阻尼(ACLD)的旋转柔性梁的动力学建模及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将ACLD 复合梁简化为三层柔性子梁结构,即压电约束层、粘弹性阻尼层和基梁层;其中,受控柔性梁上附着一层压电传感片,二者完美结合,构成基梁...
黎亮章定国
关键词:主动约束层阻尼柔性梁刚柔耦合振动控制
柔性铰柔性杆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仿真和控制被引量:9
2020年
本文探究了铰柔性对机器人动力学响应和动力学控制的影响.首先,建立由n个柔性铰和n个柔性杆组成的空间机器人模型,运用递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得到柔性机器人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在动力学建模过程中,除了考虑杆件的拉伸变形、弯曲变形、扭转变形以及非线性耦合变形对机器人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还考虑了铰的柔性对机器人动力学响应和控制的影响.其中,柔性铰模型是基于Spong的柔性关节简化模型,将柔性铰看成线性扭转弹簧,不仅考虑了铰阻尼的存在,还考虑了柔性铰的质量效应.其次,编写了空间柔性铰柔性杆机器人仿真程序,研究铰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柔性铰刚度系数的增大,柔性机器人的动态响应幅值减小,振动频率变大.随着柔性铰阻尼系数的增大,柔性机器人的动态响应幅值减小,振动幅值的衰减速度变快.可通过调节柔性铰的刚度和阻尼来减小柔性铰柔性杆机器人的振动,因此铰阻尼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最后,研究了铰柔性在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控制中的影响.在刚性铰机械臂和柔性铰机械臂完成相同圆周运动时,通过逆动力学方法求解得到两种情况下的关节驱动力矩.研究表明:引入柔性铰会使控制所需的驱动力矩变小,对机器人控制的影响显著.
方五益郭晛黎亮章定国
关键词:刚度阻尼动力学控制
基于B样条插值法的柔性矩形薄板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B样条插值方法研究柔性矩形薄板的动力学特性。考虑薄板的面外变形、面内变形以及面外变形引起的面内变形,利用B样条插值方法对柔性薄板的变形场进行离散,以拉格朗日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作大范围运动柔性薄板的动力学方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薄板动力学仿真问题进行编程。通过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了B样条插值法、假设模态法以及有限元法的仿真结果,验证了B样条插值方法的正确性,并表明B样条插值法在处理柔性薄板的大变形问题的计算精度上具有优良性能和推广潜力。
王勇章定国范纪华黎亮
关键词:多体动力学固有频率
混凝土多尺度应力响应方程及其数值模拟
2022年
针对混凝土的多相多尺度材料组成特征及其复杂力学响应问题,首先,根据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几何特征,将C-S-H凝胶、硬化水泥浆体、砂浆及混凝土细观组成分别视为纳观、微观、亚细观和细观尺度上的复合材料,并利用颗粒空间堆积方法,重构了混凝土各尺度复合材料的简化几何模型;其次,基于重构的几何模型和等效夹杂理论,通过等效刚度的升阶计算和应力响应的降阶计算,建立各尺度复合材料应力响应之间的过渡关系,推导混凝土多尺度应力响应方程,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以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为例,数值计算载荷作用下混凝土各尺度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响应,分析骨料空间位置和相互作用以及水化产物刚度、几何形状和空间取向对其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细观组成中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骨料颗粒之间的距离影响到混凝土中的应力分布,其有效影响范围约为骨料粒径的6倍;水泥水化产物的刚度、几何形状和空间取向是影响其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刚度越大,所受应力越大,与载荷作用方向的夹角越小,长椭球形水化产物沿载荷作用方向的应力越大,扁椭球形水化产物与之相反.
李向南左晓宝周广盼黎亮
关键词:混凝土多尺度数值模拟
旋转功能梯度智能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基于一次耦合模型理论建立了中心刚体-压电层-功能梯度材料智能梁系统的刚柔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对比三种不同建模理论:传统零次近似耦合模型、一次近似耦合模型和本文建立的一次耦合模型。
陈思佳黎亮章定国
关键词:压电效应固有频率
覆盖增强主动约束层阻尼的旋转轴向FGM梁的热抑振研究
2022年
针对空间柔性机械臂容易发生热致振动的问题,以中心刚体-旋转梁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柔性梁表面部分覆盖增强主动约束层阻尼,研究了系统受热载荷冲击作用下的振动控制问题。假设基梁为适用于温度场的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梁,且材料特性沿轴向梯度分布。基于刚-柔耦合建模理论对温度场中的旋转FGM梁进行动力学建模,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增强主动约束层阻尼贴片位置/覆盖率、温度、结构宽度以及中心刚体半径等参数对结构末端变形的影响,经过对比找到了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包括贴片位置、贴片覆盖率以及结构宽度,可根据研究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振动抑制的目的。
方园郭永彬黎亮章定国
关键词:振动控制FGM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