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振宇

作品数:69 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骨折
  • 23篇关节
  • 12篇内固定
  • 12篇股骨
  • 11篇近端
  • 11篇钢板
  • 8篇置换术
  • 8篇膝关节
  • 8篇骨科
  • 7篇手术
  • 7篇术后
  • 7篇肱骨
  • 7篇髋关节
  • 7篇疗效
  • 6篇髓内
  • 6篇胫骨
  • 5篇髓内钉
  • 5篇肘关节
  • 5篇固定术
  • 4篇毒性

机构

  • 69篇南通大学
  • 3篇淮安市淮阴医...
  • 3篇海门市人民医...
  • 3篇如皋市博爱医...
  • 3篇南通市海门区...
  • 2篇南京逸动智能...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海门市第四人...

作者

  • 69篇周振宇
  • 46篇刘璠
  • 27篇曹毅
  • 26篇王友华
  • 22篇陶然
  • 21篇王洪
  • 19篇徐华
  • 18篇刘雅克
  • 15篇陆跃
  • 11篇张亚峰
  • 6篇朱建炜
  • 5篇朱鸣镝
  • 4篇张波
  • 4篇顾永强
  • 3篇张磊
  • 3篇吴菊
  • 3篇韩庆林
  • 3篇侍德
  • 2篇陈宏林
  • 2篇杨峰

传媒

  • 7篇交通医学
  • 7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对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对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5~6周龄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RA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溶液处理作为实验对照,RA组采用胶原诱导建立大鼠RA模型,联合治疗组在RA大鼠的基础上在关节腔施用300μL的血小板裂解液,每周3次,并在大鼠尾静脉移植1×10^(7)个骨间充质干细胞(BMSCs),每周1次,持续5周。通过蛋白印迹分析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TRAF6、Gal-3蛋白和破骨细胞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TRAF6、Gal-3以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mRNA表达。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分析对大鼠膝关节炎症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显微CT图像对大鼠膝关节骨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第1周,RA组炎症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与联合治疗组炎症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第5周,RA组炎症指数较对照组升高,联合治疗组炎症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RA组TRAF6、Gal-3蛋白和mRNA表达、Tb.Sp值、OSCAR和TRAP蛋白表达以及TNF-α、IL-6、IL-8、COX2和MMP-13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Tb.Th和Tb.N值以及OSX和CoL1A1蛋白表达较则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RA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以上指标变化趋势均与上述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可下调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改善RA大鼠关节炎症和骨损伤,TRAF6和Gal-3可作为RA的潜在治疗靶点。
施凯兵张小飞周振宇龚佩佩
关键词:血小板裂解液骨髓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GAL-3
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并吻合神经,皮瓣切取面积1.8 cm×2.5 cm^2.5 cm×5.5 c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形、血液循环、深压痛觉、单丝触觉及两点辨别觉(2-PD),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4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长段缺损涉及末节指腹患者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5例患者获得随访,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无萎缩,血液循环充分,皮瓣色泽、温度正常。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标准(S0-S4)术后3个月深压痛觉均恢复,感觉恢复达S213例,S12例;术后9个月感觉恢复达S3+4例,S311例;末次随访感觉达S3+5例,S310例,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8 mm。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评定为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好,色泽温度正常,成活可靠,解剖切取方便,切取长度长,皮瓣感觉恢复接近正常,是手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掌侧长段缺损的理想选择。
施凯兵周振宇施晓健沈美华沈灵杰
关键词:手指软组织缺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吻合神经
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治疗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比较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过程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的价值,并分析各个方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四肢骨于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后每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骨皮质剥脱术,对照组实施自体植骨术,2组同时结合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对2组愈合效果进行评估,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为80.00%,观察组有更好的愈合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住院、骨折愈合方面消耗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折不愈合,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差距(P<0.05);实施治疗前2组的关节活动度、肌力数据差距很小,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再次针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是2组的数据均有很大的变化,均增长,并且实施治疗后,观察组记录的数据结果,较对照组记录结果明显升高,具备差异性(P<0.05)。结论: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可明显改善其预后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并提高安全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施凯兵沈灵杰姜新峰周振宇
关键词:骨折愈合时间
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机械臂系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机械臂系统,本方案通过智能系统和机械臂配合工作,对骨折处进行复位,无需人工参入,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下,影响身体健康,同时通过系统程序控制的机械臂,操控精度更...
周振宇
骨科用康复治疗装置
一种骨科用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均由立管与立杆套接而成,所述立管与立杆的高度方向等距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销钉,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通过多根伸缩杆连接支撑,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应的位置...
魏蓉周振宇魏燕
文献传递
一种骨科手术机械人用辅助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手术机械人用辅助臂,属于骨科手术机械臂领域,一种骨科手术机械人用辅助臂,包括机械臂主体,机械臂主体上连接有活动臂展,活动臂展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活动臂展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固...
周振宇陈海丰刘雅克周弋洋徐建辉
文献传递
疫情背景下骨科线上教学效果的提升对策被引量:4
2020年
骨科是专业性与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教学中既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又需要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线下面授为教学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线上网课成为传授知识主要模式,由此带来许多挑战。本文通过教学设计紧密结合疫情特点、增加教学场景设计实用性、教学内容赋以时代感、更新教学模式并增加互动性以及加强教学监督与评估等举措,旨在探讨提升疫情背景下骨科线上教学质量的方法,取得一定效果。
刘雅克陆跃张磊周振宇
关键词:骨科教学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通过建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Knee traumatic arthritis,KTA)的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术后KTA发生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5年4月共258例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17例,女141例。258例被分为模型训练队列和模型验证队列,在模型训练队列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和Nomograph图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在模型验证队列中,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风险预测模型校准度和区分度的评价。结果258例中,2009-2012年训练队列共151例,2013至2015年验证队列共107例。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在性别、年龄等一般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例训练队列中11例KTA(7.3%,11/151)。训练队列中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患者的体重指数、骨折类型、骨质疏松和骨折复位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KTA发生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s回归模型为基础绘制Nomo图,建立可视模型。107例验证队列中9例发生KTA(8.4%,9/107),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erson检验(χ2=321.64,P=0.32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标准度;验证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51,表明其有中等区分度预测KTA的发生。结论高体重指数、不稳定骨折、骨质疏松和骨折非解剖复位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KTA的独立风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有较好校准度和中等区分度,可为临床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KTA的风险预测提供参考。
刘雅克陶然王洪朱鸣镝曹毅朱建炜王友华陆跃张亚峰徐华张磊张波韩庆林刘璠周振宇
关键词:胫骨骨折校准
PFNA联合重建锁定钛板治疗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重建锁定钛板治疗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35例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31-A3.3)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按是否重建外侧壁及内固定方式分为PFNA组(未重建外侧壁)、PFNA联合重建组(使用重建锁定钛板复位重建外侧壁联合PFNA内固定),通过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发生。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4.4个月。所有骨折骨性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PFNA联合重建组1例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Harris评分PFNA联合重建组均优于PFN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重建锁定钛板治疗累及外侧壁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PFNA组多,手术创伤较PFNA大,但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等均优于PFNA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陈志祥周振宇刘璠杨峰王传功
关键词:股骨骨折
锁定接骨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2例,采用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经三角肌切口,利用克氏针及缝线牵拉间接复位,后插入锁定接骨板固定骨折。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评估功能。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9-12个月。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78-96分,优良率86.36%(19/22)。结论锁定接骨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王洪周振宇张亚峰刘雅克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