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然

作品数:74 被引量:28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5篇骨折
  • 20篇关节
  • 12篇内固定
  • 11篇股骨
  • 10篇置换术
  • 9篇术后
  • 9篇近端
  • 9篇钢板
  • 8篇髋关节
  • 8篇固定术
  • 8篇关节置换
  • 7篇全髋
  • 7篇髋关节置换
  • 6篇肱骨
  • 6篇髋关节置换术
  • 6篇疗效
  • 6篇假体
  • 5篇髓内
  • 5篇髓内钉
  • 5篇全髋关节

机构

  • 74篇南通大学
  • 4篇如皋市博爱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灌云县人民医...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海门市第五人...
  • 1篇南通市海门区...

作者

  • 74篇陶然
  • 44篇刘璠
  • 27篇王友华
  • 24篇徐华
  • 23篇曹毅
  • 22篇周振宇
  • 20篇刘雅克
  • 17篇陆跃
  • 10篇王洪
  • 8篇江振华
  • 7篇王伟
  • 6篇张亚峰
  • 5篇马利林
  • 5篇朱建炜
  • 4篇王建
  • 4篇秦军
  • 4篇朱东波
  • 3篇龚辉
  • 3篇孙法瑞
  • 3篇施沈平

传媒

  • 11篇交通医学
  • 8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江苏医药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交通医学...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期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1年
探究同期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分组,参照组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干预,研究组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对HSS评分、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结果:较参照组,研究组病患总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更短,总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3个月HSS评分、关节活动度更高,P<0.05。 结论:相较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开展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对改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效果。
陆跃陶然曹毅刘雅克
关键词:双膝骨性关节炎并发症
Pilon骨折治疗的系统规则被引量:6
2014年
2013年11月16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的创伤新理念和新技术讲座上,德国哥廷根大学KlausDresing教授应邀就Pilon骨折治疗作了专题演讲,阐述了Pilon骨折损伤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系统描述了Pilon骨折治疗原则,特别提到复杂骨折的复位细节及简单骨折的微创手术技巧,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笔者有幸作为本次报告的翻译受益良多,现征得Dresing教授同意,将他这部分报告整理成文,供骨科同道们分享。
陶然刘璠
关键词:PILON骨折专题演讲流行病学手术技巧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被引量:2
2015年
2014年8月30日,在南通举办的创伤新理念和新技术讲座上,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亚太区主席、澳大利亚凯恩斯医院的Chris Morrey教授应邀就"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作了专题报告,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笔者有幸作为本次报告的翻译,受益良多。
陶然刘璠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髋臼骨折老年
胃肠道间质瘤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2015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GIST患者,提取外周静脉血中单核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DOG1基因的表达,并根据危险度分级,每1~3个月检测1次.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DOG1最高表达量为3×10-5,58例GIST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达到52%.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大小(x2=17.872,P=0.000)和核分裂象(x2=10.945,P=0.011)密切相关,其监测复发或转移结果与CT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85,P=0.000).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患者无病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12.4个月比28.7个月,P=0.038).结论 GIST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可以作为一个动态监测病情的指标.
李强支小飞姜胜华马欣玥帅敏张嘉轩陶然王伟秦军刘建明鞠少卿马利林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预后
肱骨远端C型骨折三种双钢板固定方法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三种双钢板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9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双钢板固定。其中垂直双钢板固定34例(A组),背侧双钢板固定14例(B组),平行双钢板固定11例(c组)。采用Mayo的肘关节评分系统(MEPS)对患侧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三组围术期的变量用方差分析、X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55个月)。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各组疗效均较满意。三组功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中固定有难度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A组和B组中常需要1枚额外的髁间螺钉,但在C组中很少需要。结论三种双钢板固定均为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钢板位置的放置常取决于临床骨科医师的经验及骨折的具体形态。
陶然徐华王友华曹毅周振宇陆跃刘璠
关键词:肱骨骨折
Bold螺钉结合聚髌器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
2013年
目的:观察Bold螺钉结合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Bold螺钉结合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闭合性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根据AO/OTA分型,21例均为34-C3型,术后功能评定采用改良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标准。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采用改良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标准:优12例,良8例,可1例,优良牢95.2%。结论:Bold螺钉结合聚髌器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关节面恢复满意,同定稳同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无需借助外固定,呵早期进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陆跃陶然徐华王友华曹毅周振宇刘雅克刘璠
关键词: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聚髌器内固定
浮膝--改良Fraser分型及28例临床报道
:设计一种改良的Fraser分型方法,并报道28例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共收治31例浮膝患者,其中28例得到完整随访资料.浮膝损伤均按改良Fraser分型进行分型.12例患者使用...
陶然徐华陆跃周振宇曹毅王友华刘璠
关键词:浮膝损伤临床分型外科手术疗效评估
钴纳米颗粒对破骨样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钴纳米颗粒对破骨样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生物学活性,分析钴纳米颗粒与骨溶解的关系。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在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经脂多糖(lipopolysaceharides,LPS)诱导为破骨样细胞,而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20、50、100μmol/L)钴纳米颗粒和氯化钴,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对LPS诱导24h后的破骨样细胞进行分组,即钴纳米颗粒组(10、20、50、100μmol/L浓度)、氯化钴组(10、20、50、100μmol/L)和空白对照组,于2、4、8、24、48h分别用4种浓度的钻纳米颗粒与氯化钴分别干预破骨样细胞进行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iumtetrazolium,MTT)生物活性实验,同时使用Q-PCR法测定CAlI、CatK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浓度(10、20、50、100μmol/L)及作用时间(2、4、8、24、48h)的增加,钴纳米颗粒与氯化钴对破骨样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并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其中钴纳米颗粒对破骨样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氯化钴。不同浓度(10、20、50、100μmol/L)钴纳米颗粒与氯化钴用的CAⅡ、CatK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减少,但钴纳米颗粒在10-50μmol/L浓度,对破骨样细胞CAⅡ、CatK的相对表达量增加,而氯化钴则减少。结论不同浓度钴纳米和氯化钻对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且钻纳米颗粒较氯化钴作用更显著,当钴纳米颗粒浓度在10--50μmol/L时,对破骨细胞CAⅡ、CatK的相对表达量有增加趋势,而同浓度下氯化钴则抑制。
刘雅克王伟叶俊杨洪伟韩庆林陶然刘璠
关键词:破骨细胞毒性作用
濒死及危重创伤437例的早期急诊救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抢救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意义和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4月~2005年4月437例濒死及危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资料。结果:多发伤占84.4%,平均存活概率(TRISS)为0.4139±0.8945;死于术中或术后失血性休克49例(11.2%),死于感染性休克8例(1.8%),死于严重颅脑外伤16例(3.7%),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9例(4.3%),急诊救治存活率78.9%。结论:早期采取持续、正确的综合复苏措施,抓住伤后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避免生理潜能进行性耗竭,及时恢复脏器有效血液灌注,预防MODS对抢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朱东波龚辉王建江振华施沈平陶然
关键词: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重症监测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通过建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Knee traumatic arthritis,KTA)的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术后KTA发生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5年4月共258例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17例,女141例。258例被分为模型训练队列和模型验证队列,在模型训练队列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和Nomograph图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在模型验证队列中,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风险预测模型校准度和区分度的评价。结果258例中,2009-2012年训练队列共151例,2013至2015年验证队列共107例。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在性别、年龄等一般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例训练队列中11例KTA(7.3%,11/151)。训练队列中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患者的体重指数、骨折类型、骨质疏松和骨折复位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KTA发生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s回归模型为基础绘制Nomo图,建立可视模型。107例验证队列中9例发生KTA(8.4%,9/107),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erson检验(χ2=321.64,P=0.32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标准度;验证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51,表明其有中等区分度预测KTA的发生。结论高体重指数、不稳定骨折、骨质疏松和骨折非解剖复位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KTA的独立风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有较好校准度和中等区分度,可为临床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发生KTA的风险预测提供参考。
刘雅克陶然王洪朱鸣镝曹毅朱建炜王友华陆跃张亚峰徐华张磊张波韩庆林刘璠周振宇
关键词:胫骨骨折校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