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小琴

作品数:302 被引量:85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6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0篇医药卫生
  • 2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5篇细胞
  • 91篇基因
  • 79篇细胞生长
  • 79篇细胞生长因子
  • 78篇肝细胞
  • 67篇肝细胞生长因...
  • 38篇干细胞
  • 37篇腺病
  • 37篇腺病毒
  • 35篇基因治疗
  • 33篇内皮
  • 32篇间充质干细胞
  • 32篇充质干细胞
  • 30篇重组腺病毒
  • 25篇减毒
  • 21篇缺血
  • 20篇溃疡
  • 19篇转染
  • 18篇蛋白
  • 18篇血管

机构

  • 221篇兰州军区兰州...
  • 51篇军事医学科学...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1篇兰州大学
  • 2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4篇甘肃中医药大...
  • 10篇甘肃农业大学
  • 9篇甘肃省人民医...
  • 9篇兰州大学第一...
  • 9篇兰州军区总医...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青海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淄博市中心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300篇哈小琴
  • 72篇吕同德
  • 42篇吴祖泽
  • 32篇唐瑜
  • 28篇杨志华
  • 27篇昌业伟
  • 26篇贾庆华
  • 22篇惠玲
  • 18篇刘毅
  • 16篇冯强生
  • 16篇王晓辉
  • 16篇邓芝云
  • 14篇董菊子
  • 14篇宋月娟
  • 14篇徐倩
  • 13篇赵勇
  • 12篇杨霄鹏
  • 12篇彭俊华
  • 11篇王娟
  • 10篇张尚弟

传媒

  • 2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9篇西北国防医学...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国际检验医学...
  • 8篇兰州大学学报...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中国药理通讯
  • 5篇中国医药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5篇2008心血...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职业与健康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4篇2018
  • 19篇2017
  • 15篇2016
  • 16篇2015
  • 17篇2014
  • 18篇2013
  • 15篇2012
  • 18篇2011
  • 19篇2010
  • 24篇2009
  • 44篇2008
  • 10篇2007
  • 16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18篇2003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Notch1受体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3年
目的:构建人特异性受体Notch1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表达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Notch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设计合成Notch1序列干扰序列,插入到pGenesil-1.1上构建重组质粒,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pGsadeno-Notch1-shRNA。经Pac I线性化后脂质体介导转染到HEK 293细胞,包装后得到腺病毒颗粒。产生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shRN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蛋白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结果:经酶切及DNA测序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 d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可显著下调细胞内Notch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对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70.31%和86.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Notch1受体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Notch1在肿瘤学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
王晓辉罗芸吕同德杨宵鹏唐瑜哈小琴
关键词:NOTCH1腺病毒载体RNA干扰基因治疗
质粒超螺旋比例对其细胞转染效率及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检测质粒开环、闭环比例不同时对其细胞转染效率及表达的影响。构建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质粒(pcDNA3-HGF)及携带LacZ报告基因的质粒(pcDNA3-LacZ),用核酸纯化试剂盒提取开环、闭环比例不同的质粒,然后用LipofectAMINE介导它们分别转染NIH3T3细胞,采用X-Gal染色和ELISA法分别观察转染效率和表达活性。结果表明,用超螺旋比例分别为85.45%和48.44%的质粒pcDNA3-LacZ转染生长旺盛的NIH3T3细胞,48h检测转染效率分别为23.4%±3.8%和9.3%±2.5%,前者约是后者的2.5倍。用超螺旋比例分别为93.28%和40.53%的质粒pcDNA3-HGF转染1×106NIH3T3细胞,ELISA法检测48h细胞培养上清中HGF的表达量分别为46.5±6.3ng和25.6±4.2ng,前者是后者的1.8倍。初步认为质粒开环、闭环比例不同对其细胞转染效率及表达有一定影响,超螺旋比例高时其转染效率及表达量较高。
哈小琴吴祖泽张庆林吴彬吕同德
关键词:质粒超螺旋转染效率
职业性铅中毒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职业性铅中毒对作业工人体液免疫的影响,分析各类免疫球蛋白与血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冶炼工人血清100人份,平均年龄32.08±13.56岁(23-53岁),平均接害工龄21.35± 8.87年(2-35年)...
唐瑜杨宵鹏哈小琴孙德兴吕同德
文献传递
基于金标免疫层析技术SARS-CoV-2抗体检测COVID-19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基于金标免疫层析技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大肠杆菌表达SARS-CoV-2 N蛋白,应用重组N蛋白制备双抗原夹心SARS-CoV-2抗体金标检测试剂盒,用该试剂盒检测95例COVID-19确诊患者,41例疑似患者,88例排除COVID-19的发热和肺部感染患者及48例发热门诊工作医务人员血清样本,SARS-CoV-2核酸检测(RT-PCR)作为金标准对照,以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不同感染时期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及境外输入性与本地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分析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交叉反应及基础性疾病干扰实验。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32%、81.05%、93.90%、87.91%、90.04%。COVID-19疑似患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与COVID-19确诊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非COVID-19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入院首次血清抗体阳性率与其住院期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境外输入性COVID-19确诊和疑似患者抗体阳性率与本地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与肺炎支原体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之间交叉反应较低,基础性疾病的干扰也较低。结论基于免疫层析的SARS-CoV-2抗体检测对COVID-19诊断特异性强,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与病毒核酸检测联合应用可用于COVID-19早期诊断和疑似患者的排除。
同重湘哈小琴陈雨欣蔡静姜中益曾潮宁陈霞姚立琼杜惠芬杜惠芬李汛
关键词:免疫层析技术
兰州地区158例智力低下遗传咨询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在智力低下、发育落后、生长缓慢和发育异常的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58例先天性智力低下儿童中,发现染色体异常56例,异常检出率为35.443%;其中常染色体异常41例,占异常数的73.214%,性染色体异常核型4例,占异常数7.143%,染色体多态性11例,占异常数19.643%。结论先天性智力低下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对遗传咨询的患儿应进行染色体检查,及早明确病因,以免盲目诊治。
昌业伟杨迎桂韩志红唐瑜惠玲哈小琴
关键词:智力低下染色体异常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NK4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联系被引量:2
2019年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多种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促有丝分裂、运动、形态发生和抗凋亡活性,可参与不同肿瘤中的恶性行为,例如侵袭和转移。因此,HGF可能是控制癌症恶性潜能的靶分子。而NK4是HGF的竞争性拮抗剂,可通过HGF拮抗作用和抗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大多数肿瘤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IDO是一种参与恶性肿瘤进展的免疫抑制酶,并且IDO可通过色氨酸饥饿机制抑制NK/T细胞的增殖,促成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产生肿瘤免疫耐受。此外,研究表明NK4可通过c-Met-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抑制IDO表达,从而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进一步证实NK4可作为潜在有用的免疫治疗性抗癌剂。
蒋如如哈小琴
关键词:C-MET肿瘤
人源性Notch-1胞内段腺病毒载体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Notch-1胞内区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GFP-NICD),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从pIRES2-EGFP-NICD质粒中扩增目的片段Notch-1胞内区,定向克隆至穿梭质粒载体pShuttle-CMV-EGFP中,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Notch-1胞内区定向克隆至重组腺病毒骨架载体pAdxsi,构建携带人Notch-1胞内区基因表达盒及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NICD)。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人胚肾细胞系293细胞,进行重组腺病毒的包装、生产及纯化,半数组织感染量法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通过PCR扩增观察细胞Notch-1胞内区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人Notch-1胞内区的重组腺病毒,纯化后病毒滴度达1.6×1010pfu/mL。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48 h更为强烈,PCR扩增证实细胞表达Notch-1胞内区。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Notch-1胞内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Notch信号通路促进动脉形成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董芳哈小琴吕同德
关键词:腺病毒
生存素、MMP-2和nm23在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生存素、MMP-2和nm23蛋白在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生存索、MMP-2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生存素和MMP-2阳性率呈增加趋势,nm23蛋白呈递减趋势;生存素、MMP-2及nm23的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有无脉管侵犯、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生存素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01),生存素及MMP-2均与nm23表达呈负相关(r=-0.957,P<0.001)。结论生存素与MMP-2的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有意义的生物学标志物。
吕同德黄启普惠玲耿排力哈小琴唐瑜王晓辉乔莹
关键词:胃癌胃黏膜生存素MMP-2NM23免疫组织化学
携带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双基因减毒沙门氏菌TPKH的初步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初步评价携带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双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TPKH)的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中,观察不同剂量(1.0×10^8,1.0×10^9,1.0×10^10cfu) TPKH对小鼠精神状态、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指数的影响,同时取高剂量灌胃组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胃肠,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异常毒性试验中,采用小鼠及豚鼠实验法,小鼠实验中,1.0×10^8cfu TPKH灌胃,观察小鼠的反应及体重变化,共观察7 d;豚鼠实验中,1.0×10^9cfu TPKH灌胃,观察豚鼠的反应及体重变化,共观察7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组小鼠精神状态无异常,各组小鼠体重差异不显著(P> 0.05),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心脏、肝脏等均无病理性改变。异常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观察期内小鼠及豚鼠均无异常反应,到期后每只小鼠及豚鼠的体重均增加。结论:初步证实了TPKH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李欣李欣蒋如如哈小琴
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减毒沙门氏菌急性毒性试验
血小板与癌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已经被认可超过一个世纪,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血小板也是重要的癌症中间介质。癌症的确影响血小板生理特性,激活的血小板通过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转移和癌症相关血栓形成而参加癌症发展的每个过程。根据血小板参与癌症进展和众多实验模型以及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提出血小板是降低短期癌症风险、癌症传播和癌症死亡率的潜在靶点。因此,血小板对癌症和癌症的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肿瘤界的重视,并且需要越来越多的实验去证实其联合其他抗癌药物的临床效果。
买志福杨波蔡小玲哈小琴
关键词:血小板癌症静脉血栓栓塞抗血小板药物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