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劲松

作品数:22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水解
  • 4篇腈水解酶
  • 4篇固定化
  • 3篇烟酸
  • 3篇氰基
  • 3篇吡啶
  • 3篇发酵
  • 3篇杆菌
  • 3篇3-氰基吡啶
  • 2篇氮源
  • 2篇生物催化
  • 2篇生物工程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微生物
  • 2篇碳氮源
  • 2篇聚糖酶
  • 2篇壳寡糖
  • 2篇甲壳素
  • 2篇寡糖
  • 2篇恶臭

机构

  • 22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天...
  • 1篇江苏省微生物...
  • 1篇江苏恒顺醋业...
  • 1篇德兴市百勤异...
  • 1篇江苏省生物活...

作者

  • 22篇龚劲松
  • 21篇史劲松
  • 21篇许正宏
  • 15篇李恒
  • 12篇陆震鸣
  • 4篇朱小燕
  • 4篇杨涛
  • 3篇张晓梅
  • 2篇李会
  • 2篇蒋敏
  • 2篇吴林寰
  • 2篇耿燕
  • 2篇张旦旦
  • 2篇熊雷
  • 1篇崔凤杰
  • 1篇朱玉霞
  • 1篇周哲敏
  • 1篇李国权
  • 1篇费忠
  • 1篇孙文敬

传媒

  • 5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精细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泸型酒蒸馏前后酒醅中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了蒸馏前、后的泸型酒酒醅中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蒸馏前、后酒醅中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相似,但相对含量差异明显。蒸馏后酒醅中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比蒸馏前酒醅降低21.68%,而酸类、羰基类、酚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6.68%、0.21%和4.08%。经过蒸馏后,大部分酯类化合物(除乙酸异戊酯、己酸丁酯、壬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相对于内标的峰面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这些酯类化合物有较高的蒸出效率,能够被大量蒸馏至基酒中。与此同时,一些酯类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相应的酸类化合物,由于酸类物质沸点较高不易蒸出,大部分积累在蒸馏后酒醅中,参与下一轮发酵。
郎召伟陆震鸣龚劲松王松涛沈才洪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蒸馏酒醅白酒挥发性化合物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6年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食品微生物发酵过程和机制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食品微生物生理功能、代谢能力和进化的研究以及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等方面。另外,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基因组和元基因组进行数据分析,也对食品发酵过程优化、微生物功能改造、食源性微生物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食品微生物基因组和元基因组进行测序的研究,并探讨了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吴林寰陆震鸣龚劲松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食品微生物
高压均质法提取云芝胞内糖肽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高压均质法提取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胞内糖肽,与热水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压均质提取的云芝胞内糖肽得率是热水提取的2倍,为(20.2±0.6)%;采用高压均质法提取的组分5相对百分含量最高,为48.07%;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与热水提取相比,高压均质提取时云芝菌丝体破碎程度比较高。
陈露陆震鸣龚劲松耿燕徐国华张晓梅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云芝糖肽高压均质热水提取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化Colletotrichum lini ST-1转化去氢表雄酮为三羟基雄甾烯酮被引量:1
2014年
面向三羟基雄甾烯酮的生物转化,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对亚麻刺盘孢霉Colletotrichum lini ST-1进行固定,随后考察了固定化条件、转化条件和重复利用批次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SA)包埋的方法较为合适。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SA 30 g/L,CaCl250 g/L;转化去氢表雄酮(DHEA)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7℃,转速180 r/min,缓冲液浓度20 mmol/L,12 g固定化小球/20 mL缓冲液,添加11 mmol/L FeSO4、90 g/L甘油和20 g/L PEG。在该条件下进行生物转化,产物摩尔得率为68.7%,较游离细胞(51.2%)提高34.1%幅度。批次转化结果显示,底物最佳添加量为10 g/L。此时,固定化细胞可重复使用4批次,产能为1.09(g产物/g细胞),为游离细胞的3倍。
刘梅珍李恒杨春霞吴保承李会龚劲松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固定化海藻酸钠
产芳香腈水解酶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CGMCC3830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近年来微生物腈水解酶水解腈类化合物制备有机酸已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分离到一株表现出较高腈水解酶活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CGMCC3830。结合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该菌株产腈水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最适培养条件为:甘油13.54 g/L,胰蛋白胨11.59 g/L,酵母粉5.21 g/L,KH2PO4 1 g/L,NaCl 1 g/L,脲1 g/L,初始pH 6.0及培养温度30℃。通过优化,酶活由2.02 U/mL提升至36.12 U/mL。对该菌株底物特异性的考察结果表明,恶臭假单胞菌腈水解酶对芳香族腈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水解活力。将其应用于烟酸的生物合成中,2 mg/mL游离细胞能90 min内将20.8 g/L 3-氰基吡啶彻底转化,制备得到相应烟酸。这些结果表明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 CGMCC3830在烟酸的规模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朱小燕龚劲松李恒陆震鸣周哲敏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腈水解酶恶臭假单胞菌3-氰基吡啶烟酸发酵优化
固定化Pseudomonas putida CGMCC3830转化3-氰基吡啶制备烟酸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固定化Pseudomonas putida CGMCC3830转化3-氰基吡啶制备烟酸。选择海藻酸钠作为包埋材料进行固定化,考察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条件、转化条件以及批次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2 g/dL,氯化钙0.4 g/dL,固化时间6 h;最适转化条件为:温度35℃,pH 7.0,底物浓度100 mmol/L。批次转化实验结果显示,当底物浓度为100 mmol/L时,固定化细胞重复使用10次,酶活仍保留59.1%,产物烟酸的得率为91.8 g/g细胞干重,而游离细胞的使用3次后,酶活下降至45.6%。
李恒赵欣杨涛龚劲松朱小燕熊雷陆震鸣许正宏史劲松
关键词:PUTIDA固定化烟酸3-氰基吡啶腈水解酶
碳氮源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能力,对Bacillus subtilis YH12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魔芋精粉和甘露寡糖作为碳源时能对菌株发酵产酶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魔芋甘露寡糖的诱导效果要优于魔芋精粉,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选择魔芋精粉作为碳源和诱导底物;以胰蛋白胨作为发酵氮源时产酶效果最佳。研究同时发现,产酶的最佳碳氮比为2:1;Na^+、K^+和Mg^(2+)对酶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发酵条件的考察结果显示,选择初始pH和培养温度分别为7.5和30℃时产酶效果最好。产酶发酵过程及SDS-PAGE分析表明,发酵33 h时产酶量达到最高。在此条件下B.subtilis YH12发酵产酶高峰期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达到280 U/mL,相比初始水平提高约5倍。
龚劲松李恒刘恒霞陆震鸣蒋敏罗春勤许正宏史劲松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碳氮源
镇江香醋醋醅抑菌活性及机理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醅及其主要酿醋功能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价醋醅和功能微生物的抑菌效果,并考察加热、蛋白酶解、透析等不同处理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醋醅水提取液及4种酿醋功能微生物(Acetobacter pasteurianus、A.pomorum、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plantarum)的发酵上清液对4种指示菌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果。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一定耐热性和蛋白酶敏感性,分子量小于8 k D。【结论】镇江香醋醋醅及其所含醋酸杆菌和乳酸杆菌对环境微生物具有生长抑制活性,且抑菌活性物质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吉晋波陆震鸣龚劲松余永建李国权陆茂林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镇江香醋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抑菌活性
微波-过氧化氢协同降黏辅助酶法制备壳寡糖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微波-过氧化氢协同处理壳聚糖,通过降低壳聚糖的黏度辅助促进其酶解制备壳寡糖。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壳聚糖微波-过氧化氢降黏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是微波时间、H2O2的用量、微波功率。优化后的降黏条件是:H2O2添加量为0.1 mL,微波功率为120 W,微波时间为0.5 min,所得壳聚糖黏度比原料黏度降低了96.9%,且并未发生结构的改变。对其酶解的结果表明,经微波-过氧化氢协同降黏再酶解的壳寡糖得率为80.1%,比未经降黏处理的提高了11.8%,产物壳寡糖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 027,平均聚合度为10,明显低于未经降黏处理而直接酶解所得的壳寡糖。
李恒朱玉霞苏建荣陆震鸣龚劲松许正宏史劲松
关键词:微波过氧化氢酶解壳寡糖
表面活化甲壳素固定化Gibberella intermedia生物转化制备异烟酸
2015年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资源来源广泛、具有生物安全性,在材料、食品、化工等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首次尝试采用经表面活化的甲壳素为包埋材料对产腈水解酶的G.intermedia游离细胞进行固定化,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选取甲壳素质量分数3%,三聚磷酸钠质量分数7%,固定化时间5 h,固定菌体浓度为20g/L时催化活力达到最高。对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应用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对4-氰基吡啶转化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 H值为7.0;最适底物浓度为125mmol/L,最大产物耐受浓度为400mmol/L,均明显优于游离细胞。探索了将制备的固定化细胞直接应用于4-氰基吡啶生物转化合成异烟酸,固定化细胞可重复利用14批次,而相应游离细胞仅为3次。
龚劲松李恒杨涛钱建瑛陆震鸣许正宏史劲松
关键词:甲壳素异烟酸固定化生物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