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震鸣

作品数:67 被引量:421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12篇化学工程
  • 9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主题

  • 9篇樟芝
  • 9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8篇发酵
  • 7篇镇江香醋
  • 7篇香醋
  • 7篇活性
  • 6篇液相色谱
  • 5篇液相
  • 5篇食品
  • 5篇桦褐孔菌
  • 5篇挥发性
  • 4篇泸型
  • 4篇泸型酒
  • 4篇微生物
  • 4篇小鼠
  • 4篇酒醅
  • 4篇菌粉
  • 4篇挥发性化合物
  • 4篇活性成分

机构

  • 67篇江南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天...
  • 5篇江苏恒顺醋业...
  • 3篇江苏省微生物...
  • 2篇江苏苏中药业...
  • 2篇无锡卫生高等...
  • 2篇西藏月王生物...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无锡市科学技...
  • 1篇江苏洋河酒厂...

作者

  • 67篇陆震鸣
  • 56篇许正宏
  • 37篇史劲松
  • 13篇李恒
  • 12篇龚劲松
  • 8篇许泓瑜
  • 8篇耿燕
  • 8篇敖宗华
  • 6篇陶文沂
  • 5篇王宗敏
  • 5篇李国权
  • 5篇余永建
  • 3篇张晓梅
  • 3篇邓晓阳
  • 3篇张旦旦
  • 3篇钱建瑛
  • 3篇张晓娟
  • 2篇李会
  • 2篇蒋敏
  • 2篇吴林寰

传媒

  • 9篇食品与发酵工...
  • 8篇食品与生物技...
  • 5篇菌物学报
  • 4篇中国调味品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食用菌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成药
  • 2篇食用菌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泸型酒发酵酒醅中乳酸菌群落的来源、演替规律及功能预测被引量:11
2018年
为明确泸型酒发酵酒醅中乳酸菌的来源、群落演替规律以及潜在功能,作者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大曲、酒醅和窖泥中的乳酸菌群落结构,并解析了酒醅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最后采用PICRUSt分析对酒醅微生物群落中乳酸菌的功能进行了预测。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发酵过程酒醅中存在49种乳酸菌,其中16种来源于大曲,3种来源于窖泥。酒醅乳酸菌群落结构在发酵的第一周出现剧烈变动,发酵2 d后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取代Weissella confusa成为优势微生物并保持至发酵结束。PICRUSt分析表明,乳酸菌在酿酒过程中可能主要参与糖酵解途径,也具有参与丁酸、丙酸等重要香气前体物质代谢的潜力。
栗连会肖辰陆震鸣张晓娟张晓娟沈才洪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泸型酒酒醅乳酸菌高通量测序
高压均质法提取云芝胞内糖肽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高压均质法提取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胞内糖肽,与热水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压均质提取的云芝胞内糖肽得率是热水提取的2倍,为(20.2±0.6)%;采用高压均质法提取的组分5相对百分含量最高,为48.07%;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与热水提取相比,高压均质提取时云芝菌丝体破碎程度比较高。
陈露陆震鸣龚劲松耿燕徐国华张晓梅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云芝糖肽高压均质热水提取高效液相色谱
一株高产腺苷及甘露醇类物质的蝙蝠蛾拟青霉菌株及应用
一株高产腺苷及甘露醇类物质的蝙蝠蛾拟青霉菌株及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从青藏高原野生冬虫夏草中分离获得的高产腺苷及甘露醇类物质的蝙蝠蛾拟青霉菌株及其应用,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
陆震鸣许正宏唐海涛史劲松唐仁茂赵辉朱青
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被引量:15
2013年
对镇江香醋醋酸发酵阶段醋醅中功能微生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醋酸发酵阶段醋醅中总细菌、总真菌、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起始阶段(1~7天)醋醅中总细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生物量快速上升,分别于第6、7、4天达到最大值,为4.85×1011,1.14×1010和3.37×1011copies/g干醅。随后各类细菌的生物量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醋醅中总真菌和酵母的生物量在发酵前期变化不大,7天后至发酵结束总真菌的生物量逐渐下降为7.59×104copies/g干醅,而酵母生物量则在发酵8~12天内下降为0。
陶京兰陆震鸣王宗敏李国权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镇江香醋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
泸型酒酒醅中梭菌群落的发酵演替规律和功能预测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泸型酒酒醅中梭菌(Clostridia)群落的演替规律,探讨梭菌群落在酒醅发酵过程中的潜在功能。【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间泸型酒酒醅中梭菌丰度变化;通过梭菌16S r RNA基因序列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揭示梭菌群落演替规律,并运用LEf Se分析找出标志性OTU;通过PICRUSt分析对梭菌功能组成进行预测。【结果】泸型酒发酵过程酒醅中梭菌的生物量在发酵14 d上升至最高(3.46×10^7 copies/g),梭菌占总细菌的相对丰度在发酵20 d达到最高(6.67%);对梭菌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发酵7 d的酒醅梭菌群落结构显著区别于其他发酵时间,主要体现为存在17个标志性OUT,其中大部分分类学地位尚不明确;PICRUSt分析显示梭菌主要参与氨糖与核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其次是果糖和甘露糖代谢、TCA循环、糖酵解途径、丙酸及丁酸代谢。【结论】泸型酒酒醅中梭菌的生物量和占细菌的相对丰度在发酵开始后的2-3周内逐渐达到最高,而梭菌群落的结构则在发酵1周内便发生了显著改变,并在发酵2-3周内趋于稳定。在发酵2-3周时有较多与丙酸、丁酸等风味物质代谢相关的基因在酒醅梭菌中被预测到。
马箭陆震鸣张晓娟王松涛沈才洪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泸型酒酒醅梭菌群落演替
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樟芝菌粉中的总三萜含量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薄层色谱(TLC)-分光光度法测定樟芝菌粉中的总三萜含量。结果表明,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氯仿:甲醇=9:1。该方法排除了樟芝菌粉中含有的脂肪等物质对测定总三萜含量的干扰,其准确度明显高于直接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
张寅许泓瑜陆震鸣张晓梅窦文芳许正宏
关键词:樟芝深层发酵三萜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
固态发酵食醋有机酸组成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比较了4种大分子杂质沉淀方法和4种小分子杂质去除方法对食醋有机酸HPLC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铁氰化钾-硫酸锌法可有效地沉淀食醋样品中的生物大分子物质,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可有效的去除样品中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功地排除了食醋中蛋白、色素等复杂成分对有机酸HPLC分析的干扰。
余永建邓晓阳陆震鸣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食醋HPLC有机酸预处理
一株产蛋白酶不动杆菌的分离与酶学性质被引量:3
2017年
以脱脂奶粉或羊毛粉为唯一碳氮源,从环境样品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首次获得一株高产蛋白酶的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E9,初步发酵优化显示,该菌株的最适发酵产酶温度35℃,培养基初始p H 6.0,接种量为质量分数4%,培养时间30 h;发酵培养基:蔗糖10 g/L,牛肉膏15 g/L,K_2HPO_4·3H_2O 7 g/L,KH_2PO_4 3 g/L,MgCl_2·6H_2O 1 g/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不动杆菌E9所产的蛋白酶属于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50℃,最适pH 8.0,在p H5.0~8.0及40℃以下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酶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7.067 mg/m L,Vmax为966.7μg/(m L·min)。
李伟龚劲松李恒张旦旦陆震鸣许正宏史劲松
关键词:蛋白酶醋酸钙不动杆菌酶学性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建立了果糖和葡萄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并用于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单糖含量的分析。分析条件:醋醅浸出液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预处理,以Cosmosil Sugar-D作为分离柱,乙腈∶水(78∶22,v/v)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重复性和准确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28%~96.69%。该研究结果为食醋酿造过程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测定方法。
邓晓阳陆震鸣王宗敏余永建李国权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单糖镇江香醋发酵过程
镇江香醋醋醅微生物Bacillus circulans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对镇江香醋醋醅中分离的功能微生物——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耐醇性实验发现这株环状芽孢杆菌可以耐受6%的乙醇,在乙醇含量大于6%时菌体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通过耐酸性实验发现该菌在pH大于4时菌体基本正常生长,但是pH小于4时菌体生长明显受抑制。通过对醋醅环境的模拟发酵试验发现,当醋醅浸取液的比例在20%~40%时,环状芽孢杆菌生长良好,并能促进酸性物质的产生,同时也能促进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的产生。
王宗敏陆震鸣朱青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镇江香醋环状芽孢杆菌发酵特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