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元军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沙地
  • 1篇上更新统
  • 1篇碎屑
  • 1篇碎屑矿物
  • 1篇剖面
  • 1篇气候地层
  • 1篇全新世
  • 1篇全新统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毛乌素沙地
  • 1篇南缘
  • 1篇矿物
  • 1篇矿物成分
  • 1篇更新统
  • 1篇干旱
  • 1篇干旱环境
  • 1篇巴丹吉林
  • 1篇巴丹吉林沙漠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惠州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作者

  • 3篇李保生
  • 3篇牛东风
  • 3篇郭亿华
  • 3篇温小浩
  • 3篇郭元军
  • 2篇司月君
  • 2篇王丰年
  • 2篇胡观冠
  • 1篇郑春红
  • 1篇李忠云
  • 1篇杨艺
  • 1篇李志文
  • 1篇杜恕环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千年尺度气候地层划分研究进展
2013年
基于对最近20年来国际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千年尺度气候地层划分认识的基础,粗略解析了2012年编制的过去270 ka以来区域年代地层对比表,并评述了我国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千年尺度气候地层划分与研究进展.对于气候变化不稳定性的原因,列举了一些学者对其驱动机制的看法,并倾向地认为千年尺度变化是在地球外部太阳活动强迫因子影响下与地球气候系统内部耦合发生的气候的震荡.
李保生温小浩王丰年郭元军李忠云郭亿华司月君牛东风胡观冠郑春红
毛乌素沙地现代流动沙丘沙的矿物成分被引量:2
2014年
对毛乌素沙地16个现代流动沙丘沙样品矿物分析结果进行归纳与研究。结果显示:(1)毛乌素沙地现代流动沙丘沙轻矿物占绝对优势,平均含量为94.8%,以石英、长石为主;重矿物所占比例很小,平均含量为1.6%,但种类较多,共含22种重矿物。(2)重矿物中2/3以上属硅酸盐类矿物,其含量前三的为角闪石、绿帘石、石榴子石;(3)重矿物以不稳定矿物和较稳定矿物占较高比例,绝大多数为硅酸盐类矿物,分别为100%和98.75%;(4)重矿物中硬矿物和极硬矿物含量高达80.17%,分别为61.57%和18.60%。结果还显示,轻矿物石英/长石含量比值(平均值为6.10)和重矿物矿物风化系数(平均值3.89)都较高,重矿物中造岩矿物(平均值26.7%)含量占近1/3。由此,并考虑到高含量的硬-极硬的重矿物的存在,表明其沉积时属于气候干冷、生物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的强风沙流环境。本文除证明了高含量的不稳定矿物和较稳定矿物与气候干旱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外,还说明了干旱环境下沙丘沙中多种类、高含量的硬-极硬矿物的存在,极大地抑制了物理风化和生物化学两个方面的风化的难度,从而使其向土壤化根本逆转也很难。即使沙丘得以固定,由于其丘体的这种矿物组分,仍然难以消除潜在沙漠化的客观存在,故土地沙漠化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实际上也与沙丘沙碎屑矿物的物理性质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因此,干冷多风的气候条件及其导致的沙丘沙所具有的物质组成的特殊性应该是土地沙漠化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原因。
胡观冠李保生温小浩牛东风郭亿华郭元军司月君舒培仙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碎屑矿物干旱环境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查格勒布鲁剖面CGS1层段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显示风力强弱的沙丘砂与黄土堆积旋回。以Md(Φ)、Mz(Φ)的5Φ(31.5μm)为界,可以划分出10个"C1—C10"明显的和1个"C11"较弱的(<5Φ)旋回变化。其中,有7个属于沙丘砂与之上覆黄土或古土壤构成的旋回。这些旋回在Md(Φ)、Mz(Φ)上显示出多谷峰波动的形式。不仅如此,粒度的σ、SC/D值和>63μm含量亦随之响应。研究认为,CGS1层段粗粒和细粒层位Md(Φ)等参数和>63μm含量的变化分别代表了东亚冬夏季风的作用过程;冬季风时期的C1与北大西洋IRD事件的冷期B0和B1,C2、C3、C4依次与B2、B3、B4,C7、C9、C10依次与B5、B6、B7在时间-气候性质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北大西洋B8冷期在CGS1中没有明显表现,但仍然能够在Md(Φ)、Mz(Φ)曲线上看到这是一个<5Φ的低值时期,而>63μm的含量相应增高;C5、C6和C8寒冷时段虽未见于北大西洋,但在中国一些地点却有发现。这些由若干粒度指标反映出来的寒冷事件表明,在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盛行的总的形势下还存在频繁的千年尺度的冬季风波动。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寒冷事件存在的与北大西洋寒冷事件的遥相关的关系表明,除C5、C6和C8以外的CGS1粒度记录的寒冷事件都隐含了北大西洋的强烈信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讨论的内容可为全新世北半球的D/O震荡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东亚季风变化与中国沙漠区域环境响应的地质证据。
郭亿华李保生温小浩杨艺牛东风李志文杜恕环王丰年郭元军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