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谋通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群体感应研究进展
- 群体感应是细菌生长过程中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通过感知环境中群体密度变化,进而调控某些特定基因表达的生理现象。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研究发现以Agr...
- 程健恒陈谋通吴清平张菊梅魏宇清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膜毒力因子
- 文献传递
- 基于iTRAQ蛋白质组的单增李斯特菌luxS基因调控蛋白表达分析
- 陈谋通吴清平张菊梅魏宇清程健恒
- 基于iTRAQ蛋白质组的单增李斯特菌luxS基因调空蛋白表达分析
- [目的]旨在采用基因同源重组结合iTRAQ-LC-MS/MS技术探讨luxS基因在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表达中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单增李斯特菌luxS基因,提取单增李斯特菌野生株、△luxS缺失株对数期的菌体...
- 陈谋通吴清平张菊梅魏宇清程健恒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adR基因在两种原核表达载体中的克隆表达及纯化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ladR基因序列,分别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adR基因的两种原核表达载体,即含有6个His标签的pET-28a-ladR表达载体和含有GST标签的pGEX-4T-ladR表达载体。通过诱导时间、温度和浓度优化两种表达载体的蛋白表达条件,比较分析两种表达载体的LadR蛋白可溶性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Blot进行LadR蛋白表达验证。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28a-ladR和pGEX-4T-ladR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分别表达出His-LadR和GST-LadR融合蛋白。通过凝血酶切除GST标签,纯化后得到LadR蛋白。在最佳表达条件IPTG为0.5 mmol/L,22℃诱导过夜下,pGEX-4T-ladR表达载体中LadR的表达量比pET-28a-ladR(IPTG为1.0 mmol/L,22℃诱导过夜)中His-LadR蛋白的表达量高4.48倍。本研究结果表明,GST标签有利于ladR基因的可溶性表达,为后续的LadR蛋白的功能分析和转录调控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 陈月桃陈谋通吴清平张菊梅程健恒孙奇凡王涓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 一株源自金针菇样品的单增李斯特菌优势株798-1 WT基因组分析
-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是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被WHO列为四大重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我们在前期研究中获得一株源自金针菇样品的单增李斯特菌798-1WT优势株。本研究主要对其...
- 陈谋通吴清平张菊梅魏宇清程健恒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全基因组金针菇
- 文献传递
- 食品源单增李斯特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以945株食品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ocytogens,L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采用KB法筛选出喹诺酮类耐药的LM,利用PCR检测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QRDR)的基因突变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分布情况,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分析其外排泵的作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合血清组对耐药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2株耐药菌株中gyr A、gyr B、par C与par E的QRDR均未发生氨基酸突变,且未检测到PMQR相关基因;而7株fepR基因发现新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作用机制有待阐明;外排泵基因lde在耐药LM中皆有检出,78.1%(25/32)LM加入利血平后MIC值降低至原MIC的1/2以下,lde可能是导致LM对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因素。血清组分析发现32株耐药菌株分属血清组I.1、I.2、II.1、II.2和III,MLST共分为10种ST型,其中ST87、ST9和ST8为优势株,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lde是LM产生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因素,但LM潜在喹诺酮耐药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同时其潜在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 程健恒陈谋通陈月桃张菊梅吴清平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喹诺酮类抗生素利血平外排泵
- 蜡样芽孢杆菌ERIC-PCR分子分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 2013年
- 为建立简单快速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的分子分型方法,该研究以B.cereusCMCC 63303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并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ERIC-PCR反应体系的五个因素(模板DNA、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在四个浓度水平上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最后以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50株B.cereus分离株进行ERIC-PCR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验证其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结果显示应用建立的ERIC-PCR反应体系对50株分离株扩增均得到了9-17条、大小在200-4000 bp之间的条带,并可将其分为47个型,且分辨力达到0.996,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分辨能力。表明ERIC-PCR技术对B.cereus分型,具有简便和分辨力高等优点,可用于食源性B.cereus分离株的多样性研究。
- 王君吴清平吴克刚陈谋通张菊梅郭伟鹏
-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ERIC-PCR分子分型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