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鹏

作品数:122 被引量:766H指数:16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生物学
  • 8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食品
  • 13篇试剂
  • 12篇饮用
  • 11篇饮用水
  • 9篇显色培养基
  • 9篇矿泉水
  • 8篇试剂盒
  • 8篇献血
  • 8篇献血者
  • 8篇检测试剂
  • 7篇色谱
  • 7篇污染
  • 7篇无偿
  • 7篇无偿献血
  • 7篇检测试剂盒
  • 6篇微生物
  • 6篇快速检测试剂
  • 6篇快速检测试剂...
  • 5篇单胞菌
  • 5篇液相

机构

  • 85篇广东省微生物...
  • 24篇乌鲁木齐市血...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广东省微生物...
  • 10篇广东省菌种保...
  • 9篇广东环凯微生...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乐百氏(广东...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许昌学院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 1篇上海康识食品...

作者

  • 120篇郭伟鹏
  • 82篇吴清平
  • 81篇张菊梅
  • 13篇吴慧清
  • 11篇张淑红
  • 10篇杨小鹃
  • 10篇乔艳辉
  • 9篇李程思
  • 9篇阙绍辉
  • 9篇蔡芷荷
  • 8篇徐晓可
  • 8篇周丽君
  • 6篇方春富
  • 6篇黄汝添
  • 6篇徐保红
  • 6篇邓金花
  • 5篇莫树平
  • 5篇邓梅清
  • 5篇周锦祯
  • 4篇李旭

传媒

  • 16篇现代食品科技
  • 1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0篇微生物学通报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合成纤维工业
  • 3篇饮料工业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学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多重PCR技术筛选中国新疆少数民族Di^(b-)、Co^(a-)稀有血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新疆少数民族献血人群中Diego和Colton血型系统稀有抗原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重PCR体系,以每5份标本混合检测方式,对1 020份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随机献血者的血液DNA标本进行Di^a和Co^b血型抗原基因分型。通过PCR-SSP验证方法,分别检测多重PCR中含有Di^((a+b-))/Di^((a+b+))或Co^((a-b+))/Co^((a+b+))阳性标本的高频等位基因Di^b或Co^a,以获得稀有血型表型Di^(b-)、Co^(a-)。结果:在1 020例献血者中筛选出Co^(b+)12例,Di^((a+b+))45例、Di^((a+b-))1例。结论:中国新疆少数民族献血人群中Di^a和Co^b频率为2.30%、0.59%,通过筛选获得的稀有血型数据,为临床输注配合性血液提供了参考资料,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稀有血型库。
乔艳辉张洪斌郭伟鹏
关键词:多重PCR稀有血型新疆少数民族
吲哚酚显色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吲哚酚显色底物是由作为产色原的吲哚酚或其取代物与酶底物间接缩合而成,其合成主要包括中间体乙酸1-乙酰基-吲哚-3-基酯的合成及其与酶底物的衍生物缩合两部分。中间体可以通过以取代苯胺、邻氨基苯甲酸、邻氯苯甲酸等为起始物合成,而其再与酶底物的衍生物如乙酰溴代糖、酰卤、三氯氧磷、氯磺酸等反应可得到相应的各种显色底物。吲哚酚显色底物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依据特异性酶与相应底物的特异性反应,一般通过显色培养基技术来实现,不同的显色底物针对的酶及其应用于检测的微生物会有所不同。
吴清平韦献虎张菊梅郭伟鹏
关键词:中间体乙酸显色培养基
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及溴酸盐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了解国标《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实施前后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溴酸盐污染情况,分析其污染原因,采用国标GB/T 8538-2008/54滤膜法和GB/T 5750.10-2006离子色谱法对样品中PA和溴酸盐进行分别检测。结果发现,在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水源水和成品水中PA超标率分别为11.43%和35.42%,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42.12%。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期间,水源水和成品水PA超标率分别为30.30%和7.65%,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18.10%。国标实施前后成品水PA污染主要原因分别在于加工过程的污染和水源水的污染。因此国标实施后矿泉水中仍存在PA和溴酸盐超标现象。
张永清吴清平彭飞艇张菊梅郭伟鹏杨秀华
关键词: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溴酸盐污染
乌鲁木齐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的检测结果。方法1)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荆同时对HBsAg、抗-HCV、抗.HIV进行检测;2)采用NAT血筛系统检测单人份HBVDNA、HCVRNA、HIVRNA。结果共筛查2011年3月-10月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14696例,其中ELISA检测阳性共152例:HBsAg阳性率为0.52%,抗-HCV阳性率为0.37%,抗-HIV阳性率为0.16%;NAT检测阳性共71例:HBVDNA阳性率0.22%,HCVRNA阳性率为0.17%,HIVRNA阳性率为0.10%;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学历、献血次数的阳性率进行比较,说明不同性别、年龄阳性率比较(P〉0.05);不同民族、学历、献血次数的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ELISA和NAT检测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提高输血安全,建立-支高素质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意义重大。
周丽君郭伟鹏王丽鸿李旭
关键词:无偿献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扩增技术血液安全
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高效控制技术
吴清平张菊梅蔡芷荷邓金花陈素云阙绍辉吴慧清张淑红寇晓霞郭伟鹏
项目是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源性致病菌微生物的关键。项目研究人员经过系统调查研究,建立了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专业菌种库和主要菌株的分子指纹图谱,揭示了常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中国南方的污染状况、分布规律、累积机制和风险...
关键词:
关键词:检测试剂盒
三联放大技术对HBV核酸检测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偶联印迹杂交和酶联放大技术(即三联放大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探索适用于血液筛查乙肝的核酸检测技术。方法:通过检测HBV定值标准血清,评估三联放大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的灵敏度。然后,应用三联放大技术对乌鲁木齐市500人(次)血清学检测病毒标志物阴性的献血者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建立三联放大技术HBV检测体系,该体系对90 IU/ml的HBV标准血清检出率为100%,对45 IU/ml的HBV标准血清检出率为75%。对500人(次)血清学检测病毒标志物阴性的献血者,未检出HBV DNA阳性。结论:三联放大技术对HBV检测灵敏度较高,可运用于血液筛查乙型肝炎病毒。
唐九歌文国新郭伟鹏何智郭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
新型功能微生物活菌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罗华建吴清平胡事君柏建玲梁卫驱莫树平胡珊吴军林黄皓罗诗张菊梅刘远星郭伟鹏江南陈仕丽
成果收集、分离、活化22株乳酸菌,从中筛选出耐胃液、耐胆汁的优良乳酸菌菌株7株,根据形态学观察及《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第八版所列的生理生化指标和16...
关键词:
关键词:微生物活菌制剂益生菌发酵工艺
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吴清平张菊梅蔡芷荷邓金花吴慧清张淑红寇晓霞郭伟鹏杨小鹃徐晓可卢勉飞阙绍辉陈素云丘万英李程思叶应旺姚琳韦明肯张晓煜刘军义王大鹏陈威周艳红
1.通过系统全面地调查中国南方部分省市大宗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以及珠江广州段河涌水及广东省部分地区牡蛎中食源性病毒的污染情况、污染水平以及分布情况,获得了食源性致病菌和病毒在食品、水体及水产品中的分布规律,建立起食源...
关键词: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一种食品中常见李斯特菌的细菌数值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常见李斯特菌的细菌数值鉴定方法。1.本方法所涉及到的生化反应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值鉴定系统的生化反应不同,结合不同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基因进行验证,优化和确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确信度。2.作为细菌数值鉴...
吴清平吴诗叶青华张菊梅郭伟鹏蔡芷荷
文献传递
微生物细胞ATP释放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ATP生物发光法微生物细胞ATP释放剂的筛选研究中,发现采用环糊精等环状化合物可以解除表面活性剂类细胞ATP释放剂对发光反应系统的抑制作用,其中,7.5g/L环糊精CD(a)能中和1.5g/L的表面活性剂Ec和Es、Et,可以完全排除Ec、Es、Et对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各种细胞ATP释放剂释放ATP效果,筛选、组合出以表面活性剂Ec为代表的微生物细胞ATP释放剂;通过优化实验,发现用0.25~0.50g/L的Ec处理菌液1~2min时,细胞ATP的释放效果最好,从而建立了室温条件下简便、快速的微生物细胞ATP释放方法和ATP释放剂对发光反应系统抑制的消除方法。
张菊梅吴清平吴慧清郭伟鹏李程思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发光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