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菊梅

作品数:289 被引量:1,928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8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 13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9篇医药卫生
  • 42篇生物学
  • 21篇化学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1篇食品
  • 29篇食源
  • 29篇食源性
  • 21篇微生物
  • 19篇病毒
  • 18篇饮用
  • 18篇饮用水
  • 18篇基因
  • 17篇食源性致病菌
  • 17篇李斯特菌
  • 17篇杆菌
  • 16篇试剂
  • 16篇污染
  • 13篇沙门氏菌
  • 13篇副溶血性
  • 13篇副溶血性弧菌
  • 12篇显色培养基
  • 12篇矿泉水
  • 12篇发酵
  • 11篇分子

机构

  • 269篇广东省微生物...
  • 51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广东环凯微生...
  • 27篇华南理工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7篇广东省菌种保...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广东省微生物...
  • 9篇广东工业大学
  • 7篇暨南大学
  • 7篇广东省微生物...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2篇许昌学院
  • 2篇广东环凯生物...
  • 2篇广州环凯生物...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岭南职业...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287篇张菊梅
  • 269篇吴清平
  • 81篇郭伟鹏
  • 39篇杨小鹃
  • 33篇吴慧清
  • 30篇莫树平
  • 28篇张淑红
  • 25篇徐晓可
  • 25篇蔡芷荷
  • 23篇柏建玲
  • 19篇李程思
  • 19篇吴军林
  • 14篇寇晓霞
  • 13篇周艳红
  • 13篇周小燕
  • 12篇阙绍辉
  • 11篇薛亮
  • 11篇丘明泉
  • 9篇董晓晖
  • 9篇吴葵

传媒

  • 41篇微生物学通报
  • 30篇中国卫生检验...
  • 29篇现代食品科技
  • 17篇微生物学报
  • 1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科学
  • 7篇食品与机械
  • 7篇纪念中国微生...
  • 6篇中国食品科学...
  • 5篇食品科技
  • 4篇卫生研究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科学技术...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合成纤维工业
  • 3篇饮料工业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给水排水

年份

  • 3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26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16篇2013
  • 26篇2012
  • 16篇2011
  • 15篇2010
  • 29篇2009
  • 23篇2008
  • 22篇2007
  • 13篇2006
  • 13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2
  • 4篇2001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沙门氏菌检测中的应用
沙门氏菌作为食源性病原菌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肠道致病菌,也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对象。目前,实验室检测沙门氏菌常用的分离培养法由于耗时长、抑制杂菌能力弱,且灵敏度低、特异性不高,常常造成漏检,无法真实的反映食品污染的...
李海刚杨小鹃吴清平张菊梅
关键词:免疫磁珠分离沙门氏菌
文献传递
食品中沙门菌特异性二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Salmonella spp.)。方法以沙门菌特异性基因invA、hilA为靶基因,选择2对引物对16株沙门菌和24株非沙门菌进行扩增,验证二重PCR的特异性。梯度稀释DNA,以不同稀释度的DNA PCR扩增。在猪肉中以不同菌量人工污染,不同增菌时间培养,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应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结果以invA、hilA为靶基因的两对引物对沙门菌的检出均有很好的特异性,PCR能检出0.1332pg的沙门菌DNA,人工污染猪肉的检测限为2.5cfu/ml。本研究共检测了53份食品样品,有21份检出了沙门菌。结论建立了适用于肉类、水产品及蛋糕等食品中的沙门菌检测的快速、灵敏、特异的二重PCR方法。
徐晓可吴清平张菊梅周艳红邓梅清
关键词:沙门菌食品食品微生物食源性疾病
一种食源性致病菌肠杆科菌种的数值快速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肠杆科菌种的数值快速鉴定方法。它包括肠杆科菌种类与阳性概率的确认;数值法中选择的生化反应;建立肠杆科菌的数据库,确定数值法中计算方法;待测菌的检测与鉴别。本发明可以对纯培养物预先进行革兰氏染色,氧化...
吴清平叶青华张菊梅蔡芷荷阙绍辉
文献传递
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生态制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北虫草反应物5-50份,乳酸菌冻干粉20-80份,双歧因子5-20份,及维生素0.2-5份,所述北虫草反应物的组成为:北虫草提取物100g...
张菊梅吴清平柏建玲莫树平胡文杰丘明泉
文献传递
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常见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被引量:4
2005年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常见的4种些致病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菌毛、pO157质粒、eaeA、志贺毒素和溶血素都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重要毒素:李斯特菌溶血素O和内化素,也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沙门菌的毒力因子包括致病岛的众多基因和毒力质粒;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因子TDH、TRH。研究和了解这些毒力因子的特征,对于寻找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特异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吴清平杨小鹃张菊梅
关键词:毒力因子常见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畜禽肉菌毛
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2年
基因芯片又称DNA/cDNA芯片或cDNA微阵列,它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的DNA杂交、测序等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和飞跃,是继单克隆抗体和PCR技术之后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科技革命.
王元平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郭传鹏
关键词:芯片技术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
一种食品中常见李斯特菌的细菌数值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常见李斯特菌的细菌数值鉴定方法。1.本方法所涉及到的生化反应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值鉴定系统的生化反应不同,结合不同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基因进行验证,优化和确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确信度。2.作为细菌数值鉴...
吴清平吴诗叶青华张菊梅郭伟鹏蔡芷荷
文献传递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调查及其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一方面首次对全国各地区的食品展开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另一方面建立一种可靠的方法鉴定蜡样芽孢杆菌,同时对收集到的菌株分子分型,旨在揭示此类细菌的群体的分布规律及遗传多样性。为建立国内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保证国内的食品...
王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0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吴清平张菊梅张菊梅
关键词:食品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防治安全监控
文献传递
香蕉酒发酵及胶清工艺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对未酶解果胶香蕉带渣果酒发酵工艺及澄清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发酵菌种发酵香蕉酒品质差异较大,3号酵母发酵酒的色香味较好,利用带渣发酵工艺制备香蕉果酒是可行的;利用3种方法对带渣发酵的香蕉果酒进行澄清,其中第3种澄清方法的效果较佳,酒精的损失在10%以下,总糖损失率均低于20%,酒液透过率均达到90%以上,酒液清亮透明,且对澄清后的酒香味、风味无影响。解决了香蕉带渣发酵酒的澄清问题,带渣发酵工艺制备的香蕉酒香味浓郁,且省去了果胶酶解和去果渣工艺步骤,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柏建玲莫树平张菊梅王惠惠吴军林吴清平
关键词:香蕉酒发酵果胶胶清
微生物细胞ATP释放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ATP生物发光法微生物细胞ATP释放剂的筛选研究中,发现采用环糊精等环状化合物可以解除表面活性剂类细胞ATP释放剂对发光反应系统的抑制作用,其中,7.5g/L环糊精CD(a)能中和1.5g/L的表面活性剂Ec和Es、Et,可以完全排除Ec、Es、Et对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各种细胞ATP释放剂释放ATP效果,筛选、组合出以表面活性剂Ec为代表的微生物细胞ATP释放剂;通过优化实验,发现用0.25~0.50g/L的Ec处理菌液1~2min时,细胞ATP的释放效果最好,从而建立了室温条件下简便、快速的微生物细胞ATP释放方法和ATP释放剂对发光反应系统抑制的消除方法。
张菊梅吴清平吴慧清郭伟鹏李程思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发光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