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婷婷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洋中脊
  • 1篇应力场
  • 1篇节理
  • 1篇FMS

机构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李三忠
  • 3篇吴婷婷
  • 2篇戴黎明
  • 2篇庞洁红
  • 1篇索艳慧
  • 1篇王健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北太平洋Shatsky海隆节理特征及其意义-IODP324航次构造成果
李三忠吴婷婷庞洁红戴黎明王健
太平洋洋底高原和海山成因--重点以Shatsky海隆成因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太平洋洋底虽然有大规模的洋底高原和大量大大小小的海山,但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海隆不管在构造位置上,还是在理解洋底高原成因所特有的重要证据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研究太平洋各隆起形成的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对Shatsky海隆的形成有3种主要假说:(1)地幔柱头假说;(2)洋中脊假说;(3)陨星撞击假说。这些假说都需要大规模的、始于地球深处的热异常,把地幔深部物质运送到板块底部。其中(1)、(2)假说中,依泽奈崎、法拉隆和太平洋板块形成的RRR三节点是关键。西北太平洋海隆的形成与板块运动速度改变、洋中脊/三节点跃迁重组有关。对于Shatsky海隆来说,哪种假说更适合解释其形成?通过综合磁条带、钻孔岩心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已有数据,以及IODP324航次FMS测井得到的节理及火成岩接触的倾向玫瑰花图,从构造角度分析了其形成历史时期内发生的构造过程和机制。认为组成Shatsky海隆的三大地块中,Tamu和Shirshov地块是由三节点跃迁过程中洋中脊之间相互作用形成,Ori地块很可能是地幔柱成因,但不排除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过程。
庞洁红李三忠戴黎明吴婷婷索艳慧IODP324航次科学团队
关键词:洋中脊
IODP324航次FMS成像测井资料处理及其在Shatsky海隆构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FMS成像测井是较为先进的测井技术,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直观性等特点,在原始产状恢复、沉积相态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位于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沙茨基)海隆是综合大洋钻探计划324航次的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该航次U1347A、U1348A、U1349A3口钻井中的FMS成像测井资料的处理及相应地质构造的解释、产状恢复,进行了构造应力场的探讨。得出结论是,Shatsky海隆TAMU地块的形成比较符合大洋中脊扩张学说,而对Ori地块的应力场分析则显示Ori地块的形成较符合地幔柱头假说。
吴婷婷李三忠庞洁红王健戴黎明IODP Expedition 324 Scientific Party
关键词:FMS节理应力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