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三忠

作品数:413 被引量:4,138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6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3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3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5篇盆地
  • 39篇俯冲
  • 34篇造山带
  • 27篇山带
  • 26篇地质
  • 26篇新生代
  • 20篇中生代
  • 19篇海底
  • 18篇断层
  • 18篇岩浆
  • 18篇岩石
  • 18篇元古代
  • 18篇凹陷
  • 17篇油气
  • 17篇古生代
  • 15篇燕山期
  • 14篇早古生代
  • 13篇地震
  • 12篇逆冲
  • 12篇珠江口盆地

机构

  • 34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18篇教育部
  • 49篇西北大学
  • 31篇中国地质科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青岛海洋大学
  • 17篇中海石油(中...
  • 15篇香港大学
  • 1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3篇青岛海洋地质...
  • 11篇吉林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部
  • 10篇长春地质学院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广州海洋地质...
  • 6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413篇李三忠
  • 134篇索艳慧
  • 102篇戴黎明
  • 65篇刘鑫
  • 63篇郭玲莉
  • 59篇赵淑娟
  • 47篇王鹏程
  • 40篇张国伟
  • 38篇余珊
  • 30篇刘博
  • 27篇朱俊江
  • 22篇曹现志
  • 21篇金宠
  • 21篇许立青
  • 20篇侯方辉
  • 20篇周立宏
  • 19篇于胜尧
  • 19篇马云
  • 18篇姜素华
  • 16篇许淑梅

传媒

  • 63篇海洋地质与第...
  • 44篇地学前缘
  • 4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4篇岩石学报
  • 12篇地质学报
  • 1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1篇地质科学
  • 9篇海洋地质动态
  • 9篇古地理学报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地...
  • 6篇2016中国...
  • 6篇2017中国...
  • 5篇科学通报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5篇西北地质
  • 5篇第七届构造地...
  • 4篇地质论评
  • 4篇青岛海洋大学...
  • 4篇长春地质学院...

年份

  • 18篇2024
  • 17篇2023
  • 20篇2022
  • 26篇2021
  • 9篇2020
  • 23篇2019
  • 15篇2018
  • 41篇2017
  • 25篇2016
  • 30篇2015
  • 27篇2014
  • 19篇2013
  • 22篇2012
  • 10篇2011
  • 18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4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学习:海底矿产资源智能勘探的新途径
2024年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产业新领域。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海底矿产勘探的数据量和数据维数急剧增加,给数据处理与解释带来了巨大困难和挑战。面对海量数据,传统的数据解释与分析方法暴露出许多问题。机器学习以其强大的自学能力,为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智能分析决策方案,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是海底矿产资源智能勘探的新途径。近年来,机器学习在地球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此,围绕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海底资源勘探技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机器学习中经典的模型算法,然后详细阐述了机器学习在海底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两个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了机器学习在海底矿产智能勘探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洋李三忠钟世华郭广慧刘嘉情牛警徽薛梓萌周建平董昊索艳慧
关键词:铁锰结核富钴结壳天然气水合物海底矿产
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8
2020年
华南陆缘在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千米量级的上覆盖层剥蚀和山脉隆升;同时,其东侧的东海陆架盆地经历多次构造应力场的反转并发育多期反转构造。东海陆架盆地内的构造反转与华南陆缘隆升的发生时间和触发机制是否一致有待研究。为此,本文对浙江地区的岩石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热演化史反演分析其隆升历史,并通过地震剖面分析东海陆架盆地的反转时间及其反转所导致的地层剥蚀量;最后,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其动力学机制。结果发现,华南东部陆缘地区至少存在晚始新世(34.5~33.5Ma)、中中新世(16~11.5Ma)、上新世以来(5~0Ma)三期明显的快速隆升事件,三期隆升导致的地层剥蚀量分别为227m、593m和865m;东海陆架盆地经历了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6Ma)、始新世末-渐新世初(~32Ma)和晚中新世(~10Ma)三期构造反转,三期反转导致的局部地层最大剥蚀量分别可达1200m、1300m和2000m。在时间上,东海陆架盆地的始新世末-渐新世初(~32Ma)和晚中新世(~10Ma)的构造反转分别滞后于浙江的晚始新世(34.5~33.5Ma)和中中新世(16~11.5Ma)的隆升时间,说明这两期挤压-剥蚀事件分别具有自西向东的迁移性,即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可能是导致该迁移特征的原因;在强度上,东海陆架盆地的反转剥蚀量大于浙江境内的地层隆升量、挤压强度东强西弱,中新世晚期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导致冲绳海槽弧后伸展产生向西的挤压力、这种挤压应力向陆内传递且强度变弱可能是导致该特征的原因。
王新毓索艳慧李三忠李三忠李玺瑶曹现志王鹏程金宠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
湖北红安地区构造和年代格架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演化
刘晓春李三忠薛怀民刘建民曲玮李师汤
该项目建立大别造山带西段(红安地区)地质构造格架;建立大别造山带西段地质年代格架;研究大别造山带西段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演化;建立大别造山带基本构造模型。
关键词:
关键词: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南黄海陆架沉积物中褶皱的形态及成因被引量:1
2006年
更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架具有构造活动性强、沉积厚度大(100-300m)、褶皱变形保存完整等特点,是研究未固结沉积物中褶皱变形的理想“实验室”.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揭示了南黄海陆架沉积物中具有不同几何形态的三种褶皱:(1)断层相关褶皱(包括断层扩展褶皱和断层牵引褶皱);(2)横向弯曲褶皱;(3)复合作用褶皱.对褶皱的成因和几何形态的研究表明,控制未固结沉积物中褶皱形成的因素是基底断层及其形成的断块,而不是区域应力场.大量孔隙水可能对沉积物的几何形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沉积物中断层扩展褶皱和牵引褶皱在形变程度上具有连续性,说明两者在成因上存在联系.断层扩展褶皱可能引发的地震活动和变形带在海洋工程地质评估中应受到重视.
李西双李三忠刘保华赵月霞
关键词:沉积物褶皱作用基底断层海洋工程
俯冲带耦合作用对苏门答腊地区应变场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俯冲带耦合作用对巽他弧及其邻区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对比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地区的应变强度和主应变方向的分布特征,据此探讨了该区构造特征、地震发生模式与耦合面积之间的关系.模型由具有黏弹性性质的岩石圈和软流圈上地幔组成,其中岩石圈包括了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以及俯冲至上地幔中的俯冲板片.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俯冲带耦合面积模拟,发现苏门答腊前弧伴随耦合面积的增加应变强度逐渐增大,而增大的应变强度又影响了其周边地区的应变分布特征,因此整个苏门答腊前弧呈现出明显的分段性,这与该区地震破裂模式有较好的对应.(2)苏门答腊北部地区主应变方向与南部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差异是俯冲带的俯冲方向、俯冲速度、俯冲形态以及不同区域间耦合面积共同作用的结果.(3)虽然苏门答腊2004年地震主震区处于弱耦合状态,但从本文模拟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在俯冲作用下该区依然存在垂直向下的位移,这为地震激发海啸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
戴黎明李三忠陶春辉李西双刘鑫索艳慧楼达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
构造-沉积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南海北部阳江凹陷为例
2021年
以构造变形为核心的内动力过程和以沉积"源–汇"过程为核心的外动力过程,如何动态塑造盆地精细地貌景观,是油气精准勘探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本研究以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的阳江凹陷为例,试图探索NW向阳江–一统暗沙深大断裂带对周缘新生代沉降中心分布的控制作用。为此,本文采用Badlands沉积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模拟阳江凹陷新生代地层构造-沉积耦合过程。模拟结果显示,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在始新世末期是一条左行走滑断裂带,其走滑过程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在早期慢走滑阶段,走滑位移量约800 m,沿断裂带走滑方向,恩平19洼的沉降中心发生迁移;在后期快走滑阶段,走滑位移量约1 200 m,模拟剖面可识别出明显的花状构造,恩平19洼的沉降中心加速向北迁移,并发生逆时针旋转。
李法坤戴黎明杜晓东蔡国富李三忠李三忠王宇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东海陆架盆地与南海东北部新生代盆地群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臧艺博李三忠索艳慧张勇郑祺亮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油气藏高分辨率井筒成像表征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油气藏高分辨率井筒成像表征法,涉及油气资源地质勘探及开发评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电阻率成像图像预处理;S2,全直径岩心外表面图像预处理;S3,电阻率成像图像到全直径岩心外表面...
闫伟超邢会林李三忠王秀娟
滇西允沟岩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对相关地块亲缘性的约束被引量:6
2019年
滇西允沟岩组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泥质浅变质岩,岩性以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石英千枚岩、云母片岩、细晶灰岩为主,局部夹硅质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岩以碎屑岩为主,含有部分灰岩、白云岩,是一套形成于特提斯洋被动大陆边缘的半深海-深海沉积物,因此,是研究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但是,对允沟岩组的形成时代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选取允沟岩组中的片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精确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允沟岩组原岩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期间(551~491Ma),主要由新太古代、新元古代及少量古元古代碎屑物质组成。其中,大量太古宙晚期碎屑锆石表明其源区有太古宙基底的存在,而1749Ma这组碎屑锆石可能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聚散有关,956Ma和848Ma这两组锆石记录的事件可能是对罗迪尼亚超大陆三阶段裂离事件的前两期的响应。此外,还含有少量泛非运动信息,但泛非运动对其源区的影响极其有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允沟岩组形成于原特提斯洋的被动陆缘,与印度板块、南羌塘地块具有显著的亲缘性。
赵林涛李三忠吕勇吕勇林宇牟墩玲廖家飞廖家飞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滇西
一种海流感生磁场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流感生磁场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海洋划分为多个海流层;获取各所述海流层的海水物理属性和地磁场参数;海水物理属性包括有海流宽度;根据所述海水物理属性计算各所述海流层的电导率,并根据所述海水物理属性、所...
张建利姜兆霞李三忠贾东宁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