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呼德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小麦胚
  • 3篇小麦胚芽
  • 3篇麦胚
  • 3篇焙烤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色谱
  • 2篇温度
  • 2篇相色谱
  • 2篇共轭亚油酸
  • 1篇顶空
  • 1篇动态顶空
  • 1篇选育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蒸馏
  • 1篇中风
  • 1篇生育酚
  • 1篇同时蒸馏
  • 1篇气相

机构

  • 7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7篇陈存社
  • 7篇呼德
  • 6篇张颖
  • 3篇张甜甜
  • 2篇卢志兴
  • 2篇张京
  • 2篇任雅琳
  • 1篇武香玉
  • 1篇程雷
  • 1篇侯建军

传媒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株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从酸菜汁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高产共轭亚油酸(CLA)能力的乳酸菌菌株9#,在小麦胚芽培养基中发酵CLA产量达到64.28μg/mL。通过菌株菌落形态学特征、菌体形态学特征、菌株生化特征和细菌16S rDNA进行的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9#属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张颖陈存社卢志兴呼德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乳酸菌RDNA系统发育树
焙烤小麦胚芽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小麦胚芽为样品,设定1401,70,200℃3个焙烤温度,每个温度按不同的焙烤时间(分别为10,152,0 min)进行焙烤,样品中加入内标液甲基丙烯酰胺后,以水提取,Carrez试剂除去蛋白质,正己烷脱去油脂,乙酸乙酯萃取,提取液浓缩至1 mL,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其丙烯酰胺的浓度,并比较不同焙烤条件下麦芽中丙烯酰胺含量.结果:丙烯酰胺在0.125~2.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1%~104.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7%;焙烤温度相同时,麦芽中丙烯酰胺含量会随着焙烤时间的增加而变大,焙烤时间相同,当焙烤温度为170~200℃时,麦芽中丙烯酰胺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减少.
呼德陈存社程雷张颖
关键词:丙烯酰胺气相色谱温度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以酒糟为原料,采用实验室分离的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对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250mL三角瓶中加入酒糟与麸皮(7∶3)5g,料水比(发酵料:营养盐液)为1∶1,其中营养盐溶液pH值自然,黄豆面1.0%,接种1mL孢子悬液,30℃培养3d,CMCase和FPA分别达到7105.92U/g和1463.97U/g。
武香玉陈存社张京张颖呼德
关键词:纤维素酶酒糟固态发酵
同时蒸馏萃取和动态顶空萃取法提取焙烤小麦胚芽中风味物质被引量:14
2012年
为研究焙烤小麦胚芽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动态顶空萃取(DHS)与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方法提取焙烤小麦胚芽中的风味物质,并通过气质联机(GC-MS)进行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包括醛类15种、醇类8种、烃类11种、酮类12种、酯类6种、酚类5种,酸类10种、醚类6种、含氮杂环类28种,其中挥发性的醛以及含氮类杂环化合物构成了焙烤小麦胚芽的风味主体。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香味化合物的峰面积偏差较大,但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大致相同,特别是焙烤麦芽香味中的关键香味成分。从香味成分的构成考虑,DHS/GC-MS与SDE/GC-MS的分析结果较为相似。
呼德张颖张甜甜侯建军任雅琳陈存社
焙烤小麦胚芽中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以小麦胚芽为样品,设定140、160、170、180、190、200℃,6个焙烤温度,每个温度按不同的焙烤时间(10、15、20min)进行焙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α-生育酚的浓度,并比较不同焙烤条件下麦芽中α-生育酚含量。结果:α-生育酚浓度在0.05~0.8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5.1%~1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3%;当焙烤温度低于190℃时,焙烤时间的延长对α-生育酚的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当温度达到190℃时,焙烤时间的延长对α-生育酚的损失具有显著影响。
呼德陈存社张甜甜张颖
关键词:Α-生育酚高效液相色谱温度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选育和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从13株实验室保存的乳酸菌中筛选出8株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的菌株.其中As1.2686产量最高,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达到13.63 mg/L;其次是菌株B11693,共轭亚油酸产量为11.55 mg/L.选择B11693做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将传统的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和细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相结合,鉴定菌株B11693为短乳杆菌.
张京陈存社张颖呼德任雅琳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选育乳酸菌
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蒸麦芽中风味物质被引量:8
2012年
小麦胚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加工工艺复杂,不同的工艺会产生不同的风味,采用高压蒸汽的方式对小麦胚芽进行处理,通过SPME法萃取蒸麦香的风味物质,经GC-MS与GC-O分析,确定蒸麦芽的挥发性香味成分。SPME-GC-MS共从蒸麦风味物质中鉴定出56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76%,包括醛类9种(11.79%)、醇类6种(14.87%)、酮类8种(9.7%)、烃类4种(2.8%)、酯类7种(27.91%)、酚类3种(2.19%)、酸类9种(15.58%)、含氮杂环化合物10种(14.16%);通过GC-O检测共发现31个气味活性区,其中FD=6的化合物为:乙酸乙酯(葡萄酒香)、异戊醛(巧克力香可可香)、2-甲基吡嗪(焙烤香)、糠醛(焦糖香)、2-乙酰基呋喃(烤面包香)、己酸(霉香)、丙位壬内酯(土豆香)、(E)-2-癸烯醛(甘草香),是蒸麦风味的主要贡献化合物。
呼德陈存社张甜甜卢志兴
关键词:气质联用香味成分固相微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