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西光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行政
  • 2篇政府
  • 2篇转型期教育
  • 1篇新制度主义
  • 1篇行政问责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政策网络
  • 1篇政府建设
  • 1篇政府决策
  • 1篇制度主义
  • 1篇视界
  • 1篇视域
  • 1篇能力论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子女
  • 1篇主义
  • 1篇子女
  • 1篇子女义务教育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7篇徐西光
  • 2篇衣华亮
  • 1篇黄健荣
  • 1篇姚露露
  • 1篇苏晓佳

传媒

  • 2篇江苏高教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被引量:2
2010年
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而公共服务型政府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保障。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着观念、制度、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从观念转变、制度创新、流程再造、能力提高等方面着手。
徐西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服务型政府
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探析:政策网络视角被引量:9
2017年
转型期的社会特征使得作为利益权威性调节和分配的教育政策执行面临十分复杂的环境,出现教育政策执行偏离问题。政策网络理论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范式,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在对政策网络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将其引入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之中,构建了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政策网络分析框架,并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智慧策略。
衣华亮苏晓佳徐西光
关键词:教育政策执行政策网络
公共管理范式嬗变的启示与反思——基于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视角
2012年
公共管理范式已发生了三次转换,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重构必须考虑范式的融合与综合运用,在规范官僚制行政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行政。
徐西光
关键词:公共管理范式官僚制行政服务行政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初探: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2012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从制度的视角来探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症结可以发现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顺、义务教育政策制定中公平理念贯彻不够以及政策执行乏力也是造成目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变革和创新,主要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变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义务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等。
徐西光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
我国行政问责反思:成效、问题与改革思路论析被引量:6
2017年
行政问责的良性运行对于制约公权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行政问责的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行政问责制尚处于发展初期,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程序、问责范围、问责效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由于历史传统和政治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深化行政问责制改革将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行政问责的深入发展需要在构建新型问责文化、加强问责制度创新与供给、提升异体问责力度、规范问责过程等方面作出努力。
徐西光
关键词:行政问责问责文化
政府决策能力论析: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决策之视界——以长江三峡工程决策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决策是检验政府决策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其决策具有卷入决策主体多、决策难度大、决策周期长、决策影响面广等显著特点。从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可以发现:其决策有较强的科学性,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民主决策在一定程度实现,但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对决策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制度亟待规范。基于对长江三峡工程决策的论析,关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决策能力的评价需要从决策价值导向能力、决策目标获取与锁定能力、决策资源动员整合能力、决策环境协调能力、决策机制完善与运行能力以及决策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黄健荣徐西光
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探析:政策工具的视角被引量:3
2015年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促进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或者达成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机制,理应成为转型期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剖析政策工具的内涵、分类及其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工具自身的特性、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环境等五个影响因素揭示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工具"原因,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衣华亮姚露露徐西光
关键词:教育公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