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衡玉玮

作品数:9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饮料
  • 3篇黄酮
  • 3篇核桃乳
  • 2篇原汁
  • 2篇乳化
  • 2篇乳化稳定剂
  • 2篇沙棘
  • 2篇沙棘黄酮
  • 2篇沙棘原汁
  • 2篇去皮
  • 2篇稳定剂
  • 2篇苦荞
  • 2篇核桃蛋白
  • 2篇复合乳化稳定...
  • 1篇淀粉
  • 1篇多酚
  • 1篇血糖
  • 1篇血脂
  • 1篇饮料研制
  • 1篇玉米

机构

  • 8篇山西大学
  • 1篇北京市食品研...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衡玉玮
  • 7篇陈树俊
  • 5篇刘亚斌
  • 4篇苏静
  • 2篇张海英
  • 2篇苏静
  • 2篇俞翠屏
  • 1篇刘森
  • 1篇田津瑞
  • 1篇冯斌
  • 1篇吴夏华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苦荞植物饮料的研制及功能性研究
本研究以山西特产苦荞和植物原料绿茶、菊花、金银花、甘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苦荞植物饮料。通过苦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绿茶、金银花、菊花、甘草最佳粉碎细度的对比和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苦荞植物饮料的配方优化实...
衡玉玮
关键词:功能性
文献传递
玉米牛奶生产工艺的研究
2008年
以甜玉米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酶解工艺,水解甜玉米中的淀粉,所得玉米原浆液,再与牛奶混合调配。通过正交试验和品评实验,确定了玉米牛奶的最佳配方。
衡玉玮陈树俊张海英苏静
关键词:甜玉米Α-淀粉酶
苦荞天然植物饮料研制及功能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以苦荞为主要原料,辅以金银花、菊花、绿茶、甘草,充分利用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科学加工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保健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苦荞天然植物饮料复合汁40%、柠檬酸0.4%、木糖醇5.0%、柠檬酸钾0.3%、纯净水54.3%(均为质量分数)。研制出的苦荞天然植物饮料具有特有的棕黄色,清澈透明,风味独特。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饮用饮料的蛋黄致高脂小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低于蛋黄致高脂模型对照组(P<0.05);蛋黄致高脂小鼠血糖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01);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血糖值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饮料饮用前后血糖差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表明苦荞天然植物饮料具有较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
刘森陈树俊衡玉玮田津瑞
关键词:苦荞降血糖降血脂
沙棘核桃乳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核桃乳,是以新鲜核桃原浆、沙棘原汁、木糖醇、复合乳化稳定剂和纯净水为原料配制而成。其生产方法:制备沙棘原汁;制备新鲜核桃原浆;制备复合乳化稳定剂;经调配、混合、二次均质后,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热灌装、...
陈树俊张海英俞翠屏苏静衡玉玮刘亚斌
文献传递
无糖核桃乳饮料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有机核桃仁和木糖醇为主要原料,经科学调配而制得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无糖核桃乳饮料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核桃仁用1%的NaOH和0.3%的脱皮剂混合液去皮后,用85℃热磨的方法可明显改善饮料的色泽和风味。经调配、罐装、杀菌后,可得到组织状态稳定的核桃乳饮料。
苏静陈树俊张海英衡玉玮刘亚斌
关键词:乳饮料无糖木糖醇去皮正交试验
沙棘核桃乳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核桃乳,是以新鲜核桃原浆、沙棘原汁、木糖醇、复合乳化稳定剂和纯净水为原料配制而成。其生产方法:制备沙棘原汁;制备新鲜核桃原浆;制备复合乳化稳定剂;经调配、混合、二次均质后,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热灌装、...
陈树俊张海英俞翠屏苏静衡玉玮刘亚斌
文献传递
核桃仁去皮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通过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对核桃仁去皮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仁用质量分数1%的NaOH和0.3%的脱皮剂混合液煮沸去皮1min,去皮效果显著,核桃仁色泽良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陈树俊刘亚斌张海英苏静衡玉玮冯斌吴夏华
关键词:核桃仁去皮方法
老陈醋生产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分析被引量:29
2009年
研究山西老陈醋生产过程中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DPPH·清除能力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熏醅阶段总酚、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与DPPH·清除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0和0.9005;三者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生产线2)为:Y=29.061+50.472X1+13.138X2,相关系数为0.954;总黄酮与总多酚含量之间也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其中生产线3的相关系数为0.881。
陈树俊苏静刘诚张海英衡玉玮刘亚斌
关键词:老陈醋总多酚总黄酮DPPH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