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全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刺
  • 4篇细胞
  • 3篇筋膜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激酶
  • 2篇信号
  • 2篇针刺后
  • 2篇浅筋膜
  • 2篇细胞外
  • 2篇结缔组织
  • 2篇激酶
  • 2篇非穴
  • 2篇ERK
  • 1篇弹性纤维
  • 1篇调节蛋白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信号转导
  • 1篇盐酸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9篇张学全
  • 7篇原林
  • 6篇戴景兴
  • 6篇姜雪梅
  • 4篇余磊
  • 4篇杨春
  • 3篇杨林林
  • 2篇黄泳
  • 2篇吴金鹏
  • 1篇曲戎梅
  • 1篇邱小忠
  • 1篇姚大卫
  • 1篇王春雷
  • 1篇刁建新
  • 1篇周志涛
  • 1篇王军
  • 1篇沈宝林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针刺研究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拉伸刺激对筋膜结缔组织重构及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影响的研究
中国传统中医学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在中华文明上下传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人防病治病特别是科技不发达时代的预防保健过程中不可或缺,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历代中医文人志士的经验总结,为此深得大众推崇。近年来随着科技...
张学全
关键词:基因转录
文献传递
ERK在大鼠浅筋膜中的表达及针刺后的改变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SD大鼠浅筋膜层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和针刺1、2、3、4、5组,每组大鼠3只。针刺各组在大鼠腹股沟区给予电针治疗后,分别在针刺后0、1、6、12和36h等5个时间点取以针刺点为圆心,直径约1.5cm处的浅筋膜,对照组也在针刺点相应的部位和足三里穴区取材。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的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穴位和非穴区的浅筋膜的ERK1/2和p-ERK均有表达,但两者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后各组针刺侧的ERK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自身对照侧。结论正常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能通过ERK细胞信号转导蛋白的磷酸化来参与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而针刺对于ERK信号转导有促进作用,这也可能是针灸对机体的病理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控的机制之一。
姜雪梅杨春原林刁建新张学全黄泳戴景兴邱小忠余磊
关键词:针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筋膜
结缔组织在针刺力学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9年
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筋膜结缔组织)在针刺力学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刺产生的机械应力对于非特异性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等在形态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包括成纤维细胞的变形、细胞骨架的重塑、生化物质的释放等。本文结合目前细胞生物学、影像学和生理学对于这种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归纳,认为明确牵拉应力在结缔组织的转导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对于揭示针灸疗效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雪梅张学全原林
关键词:针刺信号转导
针刺对大鼠局部筋膜和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P38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拉伸大鼠皮下筋膜对局部筋膜和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筋膜结缔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通过随机分组,每组5只,针刺后三里组和针刺非穴位组进行手针捻转,拉伸刺激组进行拉伸刺激,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筋膜和脊髓组织中细胞信号蛋白的变化;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拉伸刺激组局部皮下筋膜形态学变化。结果:组织学改变:拉伸刺激组皮下筋膜的纤维以拉伸点为中心呈向心性分布,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增大,细胞骨架和胞核重构成"扁梭形"。细胞信号蛋白变化:针刺组筋膜结缔组织ERK1/2和P38MAPK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但以非穴组增加显著;ERK1/2与P38MAPK在脊髓中的表达位置由胞质转向胞核,ERK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38MAPK的表达有所增加。结论:针刺对局部浅筋膜的ERK1/2和P38有上调作用,但与脊髓中的信号蛋白增加幅度并不完全一致,提示筋膜结缔组织支架可能在微观的信号转导层面对局部细胞分化与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姜雪梅原林张学全杨春黄泳戴景兴吴金鹏余磊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结合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与单纯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差异,探索小儿水痘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试验对象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结合组44例,根据症候不同分别予银翘散(风热轻证)和清瘟败毒饮加减(热毒炽盛证),并常规予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照组42例仅予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结果结合组痊愈率为80%,对照组为48%;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z=-3.013、P=0.003)。结论中医分型论治结合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小儿水痘起效快、控制症状全面。
曾金莲熊冠华胡运涛李文龙王军谭湘德彭国张学全
关键词:辨证论治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儿童水痘
ERK在大鼠浅筋膜中的表达以及针刺后的改变特征
杨春姜雪梅刁建新张学全黄泳戴景兴余磊原林
筋膜学-以维持生物生存为基础研究人体结构的人体解剖学新分科方法
<正>以往的解剖学分科主要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以现代人体功能系统的构成研究人体的正常结构,分为九大功能系统,从功能的角度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以人体的某一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形态...
戴景兴吴金鹏王军王春雷沈宝林杨林林张学全原林
文献传递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异种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制备并检测异种骨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的生物相容性、验证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及异种骨作为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异种骨支架材料,并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分别做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活性检测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各组均以人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作对照。结果复合培养4和10d后电镜下两种材料均见到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并伸出伪足黏附在材料上;MTT法显示两组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数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与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相比,异种支架材料内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趋势与其基本一致,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异种骨支架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复合构建组织化工程骨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学全原林杨林林姜雪梅杨春余磊戴景兴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异种骨细胞培养
拉伸应力对疏松结缔组织结构与细胞活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拉伸应力下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纤维和细胞形变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探索中医替代疗法治疗机制。方法:实验组于SD大鼠腹股沟中点施加捻转拉伸,设置对照组。14d后制作皮下组织铺片、鬼笔环肽及碘化丙啶双染后相差显微镜下获取纤维形变图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连续获取“细胞CT”图像、利用Mimics10.01进行细胞三维重建并通过BrdU掺入法评估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在拉伸应力下,实验组纤维密度增高、排列呈与受力方向平行改变;细胞形态变为“扁梭形”、排列与纤维受力方向一致,对照组纤维和细胞分布无序;拉伸刺激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拉伸应力下疏松结缔组织重构及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可能是中医替代疗法的一种作用机制。
张学全杨林林戴景兴姜雪梅周志涛曲戎梅姚大卫原林
关键词: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细胞增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