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雪梅

作品数:29 被引量:3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针刺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8篇筋膜
  • 6篇电针
  • 6篇多巴
  • 6篇信号
  • 6篇浅筋膜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4篇电针治疗
  • 4篇通路
  • 4篇头电针
  • 4篇帕金森病患者
  • 4篇美多巴
  • 4篇关节
  • 3篇信号通路
  • 3篇细胞外
  • 3篇显像
  • 3篇疗效观察

机构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山市中医院

作者

  • 29篇姜雪梅
  • 13篇黄泳
  • 12篇原林
  • 10篇高彦平
  • 8篇戴景兴
  • 6篇卓鹰
  • 6篇张学全
  • 6篇杨春
  • 4篇唐安戊
  • 4篇李东江
  • 4篇白宇
  • 4篇余磊
  • 3篇王升旭
  • 3篇李义凯
  • 3篇吴金鹏
  • 2篇赵卫东
  • 2篇吴卓华
  • 2篇张鸣生
  • 2篇杨会营
  • 2篇邵明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针灸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第六届上海国...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3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筋膜在针刺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及其与MAPK通路的相关研究
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经络实质问题,现代多学科在经络物质基础、经穴的生物学效应、针灸机制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揭示了大量与经络有关的生物学效应,提出了多种学说,而近几年来,筋膜结缔组织与腧穴相关的研究日益成为这一领域的研...
姜雪梅
关键词:信号转导P38浅筋膜
文献传递
现实与虚拟互动技术及其在膝关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运用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方法,对正常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验证该法对于关节内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去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保留完整的关节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将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分别包埋。在膝关节标本上打上不共线的“立方体”形标志物,将实际膝关节、股骨、胫腓骨进行配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标志点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三维图像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分析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膝关节的三维空间模型结构,通过该模型可直接观察到膝关节内外结构的运动信息,能够进行力学分析和测量,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重建人体膝关节的三维空间几何模型,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了解膝关节内部的运动信息,可直接进行结构力学仿真分析,模拟膝关节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各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为关节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实验方法。
高彦平赵卫东李义凯吴宇峰姜雪梅林斯萍钟世镇
关键词:膝关节
ERK在大鼠浅筋膜中的表达及针刺后的改变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SD大鼠浅筋膜层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和针刺1、2、3、4、5组,每组大鼠3只。针刺各组在大鼠腹股沟区给予电针治疗后,分别在针刺后0、1、6、12和36h等5个时间点取以针刺点为圆心,直径约1.5cm处的浅筋膜,对照组也在针刺点相应的部位和足三里穴区取材。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的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穴位和非穴区的浅筋膜的ERK1/2和p-ERK均有表达,但两者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后各组针刺侧的ERK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自身对照侧。结论正常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能通过ERK细胞信号转导蛋白的磷酸化来参与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而针刺对于ERK信号转导有促进作用,这也可能是针灸对机体的病理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控的机制之一。
姜雪梅杨春原林刁建新张学全黄泳戴景兴邱小忠余磊
关键词:针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筋膜
运用脑DAT显像技术探讨头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机理研究
帕金森病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左旋多巴为治疗PD的首选药物,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该药的长期应用会出现“剂末”、“开-关”现象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外科治疗则存在着操作复杂、风险性大、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不足。细胞移植和...
姜雪梅
关键词:帕金森病头电针多巴胺转运体
文献传递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异种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制备并检测异种骨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的生物相容性、验证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及异种骨作为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异种骨支架材料,并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分别做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活性检测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各组均以人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作对照。结果复合培养4和10d后电镜下两种材料均见到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并伸出伪足黏附在材料上;MTT法显示两组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数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与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相比,异种支架材料内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趋势与其基本一致,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异种骨支架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复合构建组织化工程骨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学全原林杨林林姜雪梅杨春余磊戴景兴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异种骨细胞培养
头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在接受美多巴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利用头电针针刺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MS6),额旁3线,顶旁1线,顶旁2线,枕下旁线,双侧病变针双侧,深度达...
姜雪梅卓鹰高彦平黄泳
关键词:头电针帕金森病美多巴
文献传递
针刺对浅筋膜中ERK1/2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局部皮下筋膜和肌肉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的影响,从筋膜角度进一步探讨针刺对机体的影响机理。方法:20只SD大鼠通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针刺后三...
姜雪梅白宇原林
文献传递
经络的解剖学发现——筋膜学新理论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明确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数字人数据和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并与中医经络相比较。并对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行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分析。结果: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结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经络的组织学结构为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提出一种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和学术研究领域:筋膜解剖学。
白宇原林黄泳吴金鹏王军戴景兴王春雷姜雪梅李东飞杨春余美春杨会营陶晖沙鸥姚大卫
关键词:经络穴位筋膜学结缔组织筋膜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明确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4)分,术后1 a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1±2.7)分;钢丝组、丝线组、螺钉组等内固定之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高彦平吴宇峰伍中庆苏培基姜雪梅李义凯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棘骨折撕脱骨折关节镜
ERK在大鼠浅筋膜中的表达以及针刺后的改变特征
杨春姜雪梅刁建新张学全黄泳戴景兴余磊原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