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欢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瘤
  • 4篇出血
  • 3篇动脉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网膜
  • 3篇下腔出血
  • 3篇膜下
  • 2篇动脉瘤性
  • 2篇动脉瘤性蛛网...
  • 2篇术后
  • 1篇动脉瘤夹
  • 1篇动脉瘤夹闭
  • 1篇动脉瘤夹闭术
  • 1篇动脉瘤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小板

机构

  • 6篇资阳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谢飞
  • 6篇刘欢
  • 5篇郝建强
  • 4篇叶勇强
  • 4篇陈志远
  • 2篇叶永强
  • 1篇张长风
  • 1篇夏永智
  • 1篇晏怡
  • 1篇廖正步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采用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14例发生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35%。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部位分别为:动脉瘤颈2例,动脉瘤体4例,动脉瘤顶8例。14例发生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过相应处理后均成功夹闭。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价,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开颅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时不仅要妥善处置好瘤体,还要做好预防夹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准备,细心操作及综合处置,才能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患者良好恢复。
曾家良谢飞郝建强叶永强刘欢陈志远
关键词:出血处理
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102例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5)进行1∶1配对选择同期行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未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102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直径≥5 mm(OR=2.106,95%CI:1.573~2.782)、部分栓塞(OR=1.830,95%CI:1.382~2.431)、多发颅内动脉瘤(OR=2.902,95%CI:2.117~3.328)、有吸烟史(OR=2.084,95%CI:1.625~2.813)、术前血小板计数<130×10^(9)/L(OR=2.254,95%CI:1.718~2.911)、肌酐高于正常范围(OR=2.790,95%CI:2.016~3.25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2.095,95%CI:1.647~2.811)为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受动脉瘤直径、栓塞程度、动脉瘤数量、吸烟史、术前血小板计数、肌酐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临床上可通过控制上述因素以降低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发生盐酸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郝建强谢飞刘欢何森叶勇强刘红彬薛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盐酸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症
扩容疗法应用于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扩容疗法应用于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知情同意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胶体溶液静脉输注扩容治疗。对比2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GC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d和14d的TC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Fish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和14d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灌注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容疗法应用于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供血,但会降低血压,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叶勇强陈志远谢飞曾家良张长风郝建强刘欢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扩容疗法
经部分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经部分半椎板手术入路和经典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2019年1月行部分半椎板入路切除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55例为研究组,同期行经典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6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全切率、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感染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肌力恢复情况以及脊柱畸形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肿瘤全切率、术后脊柱畸形发生率、术后肌力改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小时以及48小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切口小、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部分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创伤小、手术风险低,且不增加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影响肿瘤全切率。
叶勇强叶勇强刘欢刘欢郝建强谢飞夏永智廖正步
关键词: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
早期开颅手术治疗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手术治疗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总结早期手术治疗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72 h)26例,延期手术组(>72 h)16例。统计两组患者术中脑肿胀发生情况,出院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术中脑肿胀发生率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的GOS分级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开颅手术治疗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延期手术。
谢飞刘红彬陈志远曾家良叶勇强郝建强刘欢
关键词:HUNT-HESS分级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延期手术
腰大池引流术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NO、ET-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术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脑脊液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t SAH 60例,保守治疗30例(对照组),在保守治疗治疗基础上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30例(观察组)。运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脑脊液NO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ET-1浓度。经颅多普勒测定大脑中动脉流速判断脑血管痉挛。颅脑CT检测判断脑梗死和脑积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NO水平[(59.2±7.0)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1.4±4.3)mmol/L;P<0.05],而ET-1水平[(39.4±6.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6.4±5.3)pg/ml;P<0.05]。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6.7%)明显高于观察组(16.7%,P<0.05),脑梗死和脑积水发生率(33.3%)也明显高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术治疗t SAH安全性高,能有效增加脑脊液NO含量,减少脑脊液ET-1含量,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风险。
曾家良谢飞叶永强陈志远郝坚强刘欢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引流术脑脊液内皮素-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