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地佐辛
  • 4篇神经阻滞
  • 2篇胸椎
  • 2篇胸椎旁神经阻...
  • 2篇腰丛
  • 2篇腰丛-坐骨神...
  • 2篇镇痛
  • 2篇镇痛效果
  • 2篇手术
  • 2篇椎旁
  • 2篇椎旁神经
  • 2篇椎旁神经阻滞
  • 2篇坐骨
  • 2篇坐骨神经
  • 2篇坐骨神经阻滞
  • 2篇罗哌卡因
  • 2篇麻醉
  • 2篇静脉
  • 2篇给药
  • 1篇胆囊

机构

  • 7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7篇王福朝
  • 7篇陈金辉
  • 6篇靳红绪
  • 5篇王忠义
  • 4篇张同军
  • 3篇孙学飞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1、D2、D3、NS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 D1、D2、D3组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3、0.5、1.0μg/kg,NS组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15 min内泵注完毕。记录4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的Ramsay镇静评分、礼堂模拟(VAS)疼痛评分、呛咳评分、不良反应及麻醉给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出麻醉恢复室(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D1组在T2时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1),而D2组、D3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P>0.05);D1组MAP和HR在各时段与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2、D3组相比NS组MAP和HR均下降(P<0.05)。D1、D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N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2组可缩短PACU停留时间,而D3组各对应点时间均有延长。D3组拔管10 min后Ramsay评分高于其他3组,D2、D3组的VAS评分低于NS和D1组(P<0.05)。围拔管期间,D2、D3组的呛咳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和D1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单次给予0.5μg/kg或1.0μg/kg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均能够有效的抑制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但0.5μg/kg剂量组的苏醒质量更高,且不影响苏醒时间,是LC较为理想的单次负荷用药剂量。
王忠义陈金辉张同军王福朝柴鸣
关键词: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质量麻醉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中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地佐辛局部与静脉两种给药方式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局部给药组(A组),静脉给药组(B组),n=30]。A组将5 mg地佐辛与2%利多卡因10 m L、1.192%罗哌卡因20 m 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 L,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点处各注射30 m L;B组将2%利多卡因10 m L、1.192%罗哌卡因20 m 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 L,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点处各注射30 m L,成功后静脉给予5 mg地佐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腰丛-坐骨神经穿刺成功间隔时间、麻醉效果、阻滞效果,记录术中头晕、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用药次数多于A组,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采用静脉和局部两种给药途径作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辅助用药,但局部给药增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理状态,安全性好。
王福朝赵海蕊陈金辉柴鸣靳红绪
关键词: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3组: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组(D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含地佐辛0.1 mg/kg)0.3 ml/kg;罗哌卡因组(R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0.3 ml/kg;对照组(C组):单纯全麻,不行椎旁神经阻滞。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1 min,切皮后5 min,关胸后1 min不同时点的血压(MAP)、心率、氧饱和度(SpO2)及3组患者术后30 min及术后60min时的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及恶心躁动发生例数。结果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较,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30 min、60 min患者Ramsay评分优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P<0.05);术后30 min、60 min患者VAS评分,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P<0.05)。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能为开胸手术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并能提供较好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忠义苗国瑞王福朝张同军孙学飞靳红绪陈金辉
关键词:地佐辛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开胸手术RAMSAY评分
喉罩通气患者行超声定位引导与解剖定位法颈内静脉穿刺的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引导法与解剖定位法在喉罩通气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喉罩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定位引导组(A组)和解剖定位组(B组),每组30例。喉罩置入后,A组在超声定位引导下于中位(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按照体表解剖定位法于中位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2组穿刺完成时间、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完成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刺次数明显减少(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B组误穿动脉8例,5例形成局部血肿,A组无动脉损伤。结论喉罩通气患者应用超声定位引导较解剖定位法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损伤小,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王忠义陈金辉张同军靳红绪王福朝孙学飞
关键词:喉罩超声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在胸椎旁神经阻滞开胸手术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择期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组(D组),各20例。3组均行全凭静脉麻醉,C组不行椎旁神经阻滞;R组采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D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胸椎旁神经阻滞。检测3组患者麻醉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6 h(T2)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浓度及血清白介素-6(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记录3组患者术后30 min及术后60 min时VAS评分、术后48 h内使用PCIA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3组患者T1、T2时点血浆E、NE及皮质醇浓度,较T0时点升高(C组:F/P=576.824/0.000,1075.002/0.000,91.299/0.000;R组:F/P=144.243/0.000,324.071/0.000,45.779/0.000;D组:F/P=178.720/0.000,321.495/0.000,71.362/0.000);与C组比较,D组、R组T1、T2时点血浆E、NE及皮质醇浓度降低(P<0.05)。3组患者T1、T2时点血清IL-6、IL-10及TNF-α浓度,较T0时点升高(C组:F/P=4042.066/0.000,6845.810/0.000,512.986/0.000;R组:F/P=1375.622/0.000,7743.938/0.000,286.990/0.000;D组:F/P=1720.260/0.000,3165.305/0.000,226.081/0.000);与C组比较,D组、R组T1、T2时点血清IL-6、TNF-α浓度降低(P<0.05),IL-10浓度升高(P<0.05)。术后30 min、术后60 min VAS评分比较,D组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在一定程度减轻开胸手术后的应激反应,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苗国瑞王忠义王福朝张同军孙学飞靳红绪陈金辉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地佐辛应激反应视觉模拟评分
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局部与静脉两种给药途径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随机分为局部给药组(A组)和静脉给药组(B组)。观察比较2组麻醉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腰丛-坐骨神经穿刺成功间隔时间、麻醉效果、阻滞效果,记录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均<0.05);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同时B组术中镇痛药用量多于A组(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采用静脉和局部两种给药途径作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辅助用药,但局部给药增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理状态,安全性好。
赵海蕊王福朝陈金辉柴鸣靳红绪
关键词:地佐辛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局部给药静脉给药
右美托咪定在局部麻醉下行主动脉夹层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主动脉夹层是既危险又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治疗主动脉夹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拟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部麻醉下在DSA下行主动脉夹层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管理中,对比观察其与经典镇静药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王福朝陈金辉赵海蕊王忠义靳红绪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局部麻醉支架置入术麻醉管理控制性降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