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脏
  • 10篇起搏
  • 8篇心脏再同步
  • 8篇心脏再同步治...
  • 8篇再同步
  • 8篇再同步治疗
  • 8篇植入
  • 6篇心室
  • 5篇静脉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脏起搏
  • 4篇衰竭
  • 3篇心力衰竭患者
  • 3篇三尖瓣
  • 3篇三尖瓣环
  • 3篇左心
  • 3篇左心室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瓣环

机构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顾敏
  • 18篇华伟
  • 14篇张澍
  • 10篇牛红霞
  • 7篇陈旭华
  • 4篇金汉
  • 3篇丁立刚
  • 3篇刘曦
  • 3篇王靖
  • 2篇陈柯萍
  • 2篇樊晓寒
  • 2篇刘志敏
  • 2篇薛聪
  • 1篇许静
  • 1篇逄坤静
  • 1篇邹德慧
  • 1篇汤宝鹏
  • 1篇徐伟
  • 1篇王建祥
  • 1篇秘营昌

传媒

  • 10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9例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入选了2009~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患者9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47±25)岁。分析患者基线特征、导线类型、导线植入成功率、术中起搏参数等。术后3个月和6个月常规随访,以后每6~12个月随访。测试起搏阈值、感知及导线阻抗等参数,并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患者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为双上腔静脉,其中1例患者因右侧锁骨下静脉闭塞,被迫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另1例患者因右锁骨下静脉留置深静脉管,选择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术中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室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房单腔起搏器;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室单腔起搏器。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2周发现心室导线脱位,选择经右侧重新植入,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随访中位时间1.8(1.1,4.3)年,随访期间心房、心室导线参数稳定。结论: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房、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均存在一定难度,短期内存在导线脱位风险,但远期导线参数稳定。双上腔静脉患者应避免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导线。
顾敏华伟陈柯萍牛红霞陈旭华翟琳胡奕然张妮潇刘曦张澍
关键词:永存左上腔静脉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BCR—ABL转录本特征及预后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融合基因转录本临床特征的差异,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诊断为Ph^+ALL患者(年龄≥15岁)的资料,比较两个BCR—ABL转录本组间的临床特征,探讨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1)106例患者中位年龄34岁,中位白细胞数28.5×10^9/L。p190组67例,p210组35例,p210组较p190组中位年龄偏大(40岁、31岁,P=0.002),初诊血小板数高(49.5×10^9/L、31.5×10^9/1L,P=0.012),中、重度脾大的发生率高(48.6%、25.4%,P=0.019)。(2)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2.2%(59/64)和93.9%(31/33)。(3)p190组中位总生存(OS)和中位无复发生存(RFS)分别为13个月和10个月;p210组中位OS和RFS分别为15个月和10个月。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Ph^+ALL中BCR—ABL以p190表达为主;p210患者较p190具有年龄偏大,初诊血小板数偏高,中、重度脾大发生率高的特点;两组在CR率、RFS和OS上无明显差异。
李业楠邹德慧顾敏秘营昌王建祥邱录贵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预后
起搏导线脱入肺动脉三例被引量:2
2019年
起搏导线脱入肺动脉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我们检索了近10年来曾在我院就诊的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发现3例患者起搏导线脱入肺动脉,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66岁。因“胸闷、气短、咳嗽2个月”于2013年2月25日就诊于我院急诊。患者6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房室阻滞,行起搏器植入(具体不详)。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起搏器术后,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偏低(50%)。X线胸片和心脏CT提示(图1):电极尾端坠入右肺动脉,右肺动脉开口处血栓形成。该患者失访,后续治疗及预后不详。
顾敏华伟
关键词:起搏肺动脉肺栓塞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一例并文献回顾
2019年
目的结合病例评价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预防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病例介绍1例33岁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的男性患者因既往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无法经静脉途径植入传统右心室除颤电极导线,于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S-ICD植入术。患者于全麻下植入S-ICD,设定心率大于190次/min为放电治疗区,心率在170次/min至190次/min之间为条件治疗区。随访患者植入S-ICD后3个月进行随访,随后每年随访1次,并嘱有不适或放电时及时就诊。观察患者随访过程中S-ICD的事件记录、感知和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期间共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8次,其中4次事件在1次电除颤后成功转复,另外4次在2次电除颤后转复,未发生不恰当放电情况,无并发症发生。后患者因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移除S-ICD装置,随访期持续1年。结论S-IC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适应证范围内应用前景广阔,在预防SCD方面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华伟牛红霞井然杨绳文胡奕然金汉顾敏丁立刚王靖张澍
关键词:心室颤动
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导致心脏压塞一例
2020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出现心脏压塞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既往有冠状静脉插管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冠状静脉夹层,并引发心脏压塞的报道。左心室导线植入导致的心脏压塞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左心室导线头端穿孔导致心脏压塞的病例。
顾敏华伟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心脏压塞
右位心患者经静脉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13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右位心患者经静脉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3月到2019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13例右位心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起搏器植入(包括起搏适应证、起搏模式、起搏参数和导线特征)、并发症以及术中参数和长期随访情况。结果:13例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的右位心患者平均年龄为(41.0±16.0)岁,其中男性3例(3/13)。6例(6/13)为单发右位心;7例(7/13)为镜面右位心。9例(9/13)患者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6例(6/13)患者为房室阻滞;6例(6/13)患者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1/13)患者为双结病变。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4例(4/13)患者接受术前心脏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永久起搏器植入,其中11例(11/13)植入双腔全自动型(DDD)起搏器,2例(2/13)植入单腔心室抑制型(VVI)起搏器。术中心房起搏阈值为(0.8±0.4)V/0.4 ms,P波(3.3±1.3)mV;心室起搏阈值为(0.6±0.2)V/0.4 ms,R波(11.0±3.8)mV。1例患者术后第2 d心房电极脱位,行电极调整术。其他患者未出现起搏并发症。平均随访(4.4±2.6)年(范围1~10年),患者起搏器参数良好,其中2例完成起搏器更换。结论:右位心患者解剖结构异常,植入起搏器存在一定的困难。术前详细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增强CT检查评价静脉系统解剖和房室连接关系有利于手术成功。右位心患者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后中长期起搏参数稳定,预后良好。
顾敏华伟牛红霞陈旭华陈柯萍戴研樊晓寒刘志敏张澍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植入房室阻滞镜面右位心
植入全身扫描磁共振兼容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一例
2019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方法的问世是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CRT植入设备无法兼容全身扫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本文就国内首次植入全身扫描MRI兼容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病例进行报道.
华伟胡奕然王靖顾敏陈旭华张澍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磁共振成像
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反应者术后未坚持服药随访一例
2019年
临床研究已有力证实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于改善左右心室失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部分患者甚至发生超反应,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药物治疗仍然是心衰治疗的基础.神经拮抗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是指南推荐治疗心衰的一线优化药物.然而,现有指南推荐此类药物的使用适应证是LVEF下降的心衰患者,那么对于LVEF已经恢复正常的CRT超反应者,能否停服这类药物是临床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介绍1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植入CRT术后未长期服用心衰优化药物仍保持超反应状态.
胡奕然华伟顾敏金汉丁立刚牛红霞张澍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部位起搏对右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技术研究不同部位起搏对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90例,并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心尖组(RVAP组)、右室间隔组(RVSP组)、希氏束组(HBP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测量二维超声参数,同时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像并分析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右室间隔纵向应变及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比较三组间及组内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组间三尖瓣环e’有统计学差异(P=0.04),RVAP组明显小于其他两组,且RVAP组术后6个月e’及a’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术前及术后三组间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组间应变指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0.02),RVAP组明显低于RVSP组及HBP组。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技术是评估不同部位起搏方式术后早期右室功能的可靠方法。RVSP及HBP术后右室功能优于RVAP,为安全、有效的起搏方式。
李慧胡奕然顾敏刘偈齐红霞王江涛逄坤静
关键词:心脏起搏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显像右室功能
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三尖瓣隔叶下方造影显示三尖瓣环,并以此为影像学标志,将起搏导线植入三尖瓣下方心室侧希氏束区域(即远端希氏束区域)。评价手术成功率,术中及随访期间希氏束起搏参数、起搏特点、导线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共28例(93.3%,28/30)患者成功完成远端希氏束起搏。术中希氏束起搏阈值为0.4~1.9(1.00±0.42)V/1 ms,R波振幅为(5.4±2.7)mV。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的病例中,92.9%(26/28)的患者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夺获希氏束和周围心室肌的阈值分别为(1.03±0.43)V/1 ms和(1.05±0.73)V/1 ms。另外2例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患者的希氏束夺获阈值均为0.7 V/1 ms。随访(19.5±3.5)个月,患者希氏束起搏阈值[(0.97±0.41)V/1 ms对(1.00±0.42)V/1 ms,P=0.643]和R波振幅稳定。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三尖瓣反流加重情况。结论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远端希氏束起搏多数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三尖瓣显像技术可帮助定位远端希氏束,完成目的性心室侧希氏束起搏导线植入。
顾敏华伟刘曦牛红霞陈旭华张澍
关键词:放射影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