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兰 作品数:23 被引量:132 H指数:7 供职机构: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单胎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根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将产妇及其早产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HCA组和无感染的对照组。比较各组早产儿RDS发生率,分析HCA与RDS的关系。结果共纳入712对产妇和早产儿,根据产妇胎盘病理检查结果,轻度HCA组122对、中度HCA组170对、重度HCA组68对,对照组352对。轻、中、重度HCA组和对照组早产儿RDS发生率分别为36.1%(44/122)、21.2%(36/170)、50.0%(34/68)、38.1%(134/352)。轻度HCA组与对照组早产儿R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HCA组早产儿R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度HC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HCA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产儿RDS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产妇中度HCA可能降低其早产儿RDS发生率。 蔡志勇 刘进娣 卞洪亮 蔡金兰 潘佳 徐虹 张翠凤 朱跟娣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 极低体重儿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胃肠外营养(PN)时间>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23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54例为观察组,其余1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出生情况、胃肠外营养相关因素以及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越低、禁食时间越长、开始喂养时间越迟、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越长,以及合并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均为PNA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4.259、5.423、10.227、27.371、3.862、4.110、6.001,均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在胃肠外营养过程中,为减少PNAC的发生,应关注如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低、禁食时间长、开始喂养时间迟、PN持续时间长,以及合并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 蔡志勇 刘进娣 卞洪亮 蔡金兰 徐虹 张翠凤 朱跟娣 武玲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症 两种不同喂养方式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NAC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早期喂养方式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胎龄在28周-33周,体重在1 000-1 50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A、B 2组,采用不同的鼻饲喂养方法,A组:渐增浓度法;B组:渐增容量法。观察2组患儿胎便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PNAC持续时间、结合胆红素最高值(DB-max)、肝功能损害时间以及体重增长至2 kg的时间。结果渐增容量法组相对于渐增浓度法喂养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PNAC以及肝功能损害持续时间较短,直接胆红素最高值较低。结论采用渐增容量间歇持续喂养法,有利于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NAC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蔡志勇 卞洪亮 蔡金兰 刘进娣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鼻饲喂养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84例均经鼻气管内插管,其中1例经口气管内插管。起初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通气,根据原发病情况、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方式,逐步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当吸氧浓度(FiO2)﹤0.4、呼吸频率(RR)<10次/min、血气结果正常、一般情况较好、自主呼吸有力时,则可撤机拔管。结果治愈53例(62.4%),死亡1例(1.2%),自动放弃31例(36.4%)。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蔡金兰 卞洪亮 徐大荣关键词: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功能不全 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存活者多遗留后遗症。早期干预用药促进早产儿肺成熟.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应用沐舒坦(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蔡金兰 陈大业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疗效观察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沐舒坦 新生儿死亡率 机体防御能力 不同时间应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中的疗效 被引量:44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应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高危早产儿中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胎龄〈30周不需要机械通气的RDS高危早产儿48例。根据INSURE技术使用的时间,分为早期应用组(24例)和补救性应用组(24例)。早期应用组患儿出生立即予气管插管,PS应用,拔管后继续予nCPAP呼吸支持。补救性应用组患儿出生予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如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或/和明显的呼吸窘迫症状,才予气管插管,补救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拔管后继予nCPAP。比较2组患儿出生5d内机械通气的比例、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气胸、肺炎、视网膜病变(ROP)、36周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颅内出血(ICH)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在机械通气需求、住院时间、病死率和气胸、BPD、ROP以及ICH发生率等并发症方面比较,补救性应用组[16.7%(4/24例)、(62.6±14.6)d、4.2%(1/24例)、4.2%(1/24例)、8.3%(2/24例)、12.5%(3/24例)、20.8%(5/24例)]和早期应用组[20.8%(5/24例)、(64.4±15.4)d、0(0例)、8.3%(2/24例)、50.0%(12/24例)、12.5%(3/24例)、8.3%(2/24例)、16.7%(4/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0.137、0.416、1.021、0.356、0.333、0.223、0.137,P均〉0.05)。在出生罹患肺炎和住院费用方面,补救性应用组[20.8%(5/24例)、(5.1±0.8)万元]低于早期应用组[50.0%(12/24例)、(6.9±1.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63、t=2.641,P均〈0.05)。结论对于RDS高危早产儿,补救性应用INSU 蔡志勇 刘进娣 卞洪亮 蔡金兰 徐虹 张翠凤 朱跟娣 武玲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肺出血(NPH)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108例NPH患儿(NPH组)的临床资料,并与108例非NPH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 NPH组中,经积极抢救治疗临床治愈44例,抢救无效而临床死亡57例,7例自动出院。性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酸中毒、胎膜早破、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休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胎龄、出生体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胎龄33~37周、男性、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NPH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NPH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病,主要与胎龄33~37周、男性、窒息、感染性肺炎及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包道成 蔡金兰 卞洪亮 徐大荣 肖志辉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 经鼻气管插管在重症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患儿易因窒息缺氧及代谢性酸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已成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呼吸衰竭不可少的抢救方法。气管插管有经鼻或经口两种途径,笔者在临床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蔡志勇 卞洪亮 蔡金兰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 新生儿 呼吸衰竭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2008年 早产儿吸吮、吞咽及协调功能差,经口喂养困难,往往采用鼻胃管喂养,这一方法虽然解决了吸吮困难的问题,但却是一非生理过程,使早产儿不能经过口腔的吸吮活动来完成一系列胃肠道生理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胃肠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我们给予早产儿NNS,观察其对生长发育和胃肠喂养的影响以及该方法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 蔡金兰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 胃肠喂养不耐受 生长发育 “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 IC U)经"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32例(试验组)与2012年入住我院N IC U采用普通温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15例(对照组)生后体重变化的幅度、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颅内出血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较小,体重增长速度较快,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6.88%,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中可优先使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能够有效降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加快体重增长的速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超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同时亦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蔡志勇 卞洪亮 蔡金兰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 体重增长 颅内出血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