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清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沛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4篇急性
  • 3篇蛋白
  • 3篇疗效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出血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卒中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进展性脑梗死

机构

  • 15篇沛县人民医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5篇冯文清
  • 11篇张孝良
  • 6篇马正磊
  • 6篇胡颖
  • 4篇石彦彦
  • 2篇王妍
  • 1篇沈霞
  • 1篇侯玉超
  • 1篇陈艳
  • 1篇张建华
  • 1篇吴宝鑫
  • 1篇孟祥飞

传媒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中成药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方法取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分别在发病72 h内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hs-CRP,并于治疗2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hs-CRP,对比其变化情况,并对入组患者在恢复期随诊(发病至少4周以上)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外周血hs-CRP。结果两组患者血清hs-CRP均在急性期升高明显,治疗2周后血清hs-CRP均下降,脑心通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脑心通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应用脑心通治疗后存在明显变化。结论脑心通胶囊可以抑制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炎症,控制该类患者病情进展,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
吴保鑫马正磊冯文清赵祥光侯玉超孟祥飞沈霞
关键词:脑心通糖尿病脑梗死C-反应蛋白
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症患者临床诊断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前庭系统定位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眩晕患者予以问诊及体格检查,并进行眼震视图检查,予以定位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再进行头颈部影像学等其他检查,对眼震视图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168例患者,由上述病史、体格检查结合眼震视图检查确诊周围性眩晕112例;由上述检查明确为中枢性眩晕,经头颅影像学等检查明确36例;由上述检查明确为中枢性眩晕,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患者20例。结论对眩晕患者问诊结合体格检查并进行眼震视图检查可为前庭系统病变提供鉴别诊断,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张孝良冯文清程冬敏石彦彦马正磊吴保鑫
关键词:眩晕
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①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90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④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张孝良冯文清吴保鑫胡颖马正磊陈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地塞米松
金刚烷胺对多巴丝肼诱发的运动障碍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金刚烷胺对多巴丝肼诱发的运动障碍(LID)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稳定多巴丝肼治疗合并运动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刚烷胺治疗,2周内增加剂量至200 mg/天,3周后观察其对LID的影响。研究通过临床运动障碍量表(CDRS),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来评价金刚烷胺对LID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CDRS运动过度或肌张力障碍的评分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UPDRSⅣa及UPDRSⅡ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4)。结论金刚烷胺可减少LID的持续时间,从而改善PD的运动障碍症状。
冯文清石彦彦胡颖吴保鑫张孝良
关键词:金刚烷胺多巴丝肼持续时间
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9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历号尾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历号尾数为奇数的5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范畴,病历号尾数为偶数的45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丁苯肽软胶囊进行干预。治疗14天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的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病情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胡颖吴保鑫冯文清张孝良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NIHSS评分
瑞舒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76例坚持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于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进行血脂、肝功、肌酶、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进行比较;与出院后未能坚持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的92例患者比较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坚持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脂下降、颈动脉硬化减轻、颈动脉狭窄好转,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出院后未能坚持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的患者比较,复发率低.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有良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应加强临床宣教,让更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受益。
张孝良马正磊赵祥光程冬敏冯文清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缺血性脑血管病
早期应用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促进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价值,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舍曲林50 mg,1次/d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抑郁发生率,以及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NIHSS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血浆SP、NPY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12周时抑郁发生率5.71%和2.8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和12.86%(P<0.05)。结论早期应用盐酸舍曲林对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冯文清石彦彦程冬敏吴保鑫马正磊
关键词:舍曲林功能康复
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或(和)复方丹参治疗。2组一般治疗相同。对比分析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梗死后出血发生。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供借鉴。
冯文清张孝良吴保鑫
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人血白蛋白进展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59例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0.56±3.21)分、(93.24±2.35)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1、7.921,P<0.01)。观察组治疗2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是(9.58±0.21)、(4.18±0.21)m Pa/s、(1.62±0.13)m Pa/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3、9.124、6.542,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3例(10.00%)和对照组2例(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 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确切。
赵祥光张孝良程冬敏冯文清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①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按发病后48小时内的空腹血糖水平,将94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观察病变程度、病变体积及预后。③结果血糖升高组于入院后第1、3、7、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分别为21.5±9.2、27.1±12.7、25.7±11.0、22.5±11.4,血糖正常组为18.9±15.7、21.8±15.1、18.5±14.2、16.0±15.6;入院后第28天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血糖升高组为40.29±17.62,血糖正常组为72.67±21.24;血糖升高组病灶大小19.6±3.1,血糖正常组12.8±2.3;血糖升高组总有效率34.1%,血糖正常组6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病损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程冬敏吴保鑫胡颖王妍冯文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糖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