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253 被引量:1,886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4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0篇医药卫生
  • 22篇理学
  • 20篇化学工程
  • 12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2篇膳食纤维
  • 21篇膳食
  • 21篇黄酮
  • 21篇活性
  • 16篇总黄酮
  • 14篇脂质体
  • 13篇食品
  • 12篇豆渣
  • 12篇多酚
  • 11篇樱桃
  • 11篇樱桃李
  • 11篇抗氧化
  • 11篇果胶
  • 10篇野生樱桃李
  • 10篇稳定性
  • 9篇瞬时高压作用
  • 9篇酶活性
  • 8篇色谱
  • 8篇响应面
  • 6篇酮类

机构

  • 212篇南昌大学
  • 39篇伊犁师范学院
  • 7篇科技厅
  • 7篇江西齐云山食...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宁德师范学院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江西工业职业...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53篇刘伟
  • 164篇刘成梅
  • 39篇梁瑞红
  • 33篇钟业俊
  • 27篇万婕
  • 25篇涂宗财
  • 20篇邹立强
  • 19篇欧阳艳
  • 17篇钟俊桢
  • 16篇李俶
  • 14篇陈军
  • 13篇阮榕生
  • 12篇周磊
  • 12篇杨水兵
  • 10篇李紫薇
  • 10篇林向阳
  • 9篇刘军平
  • 8篇张兆琴
  • 8篇郑会娟
  • 8篇罗舜菁

传媒

  • 54篇食品科学
  • 37篇食品工业科技
  • 23篇食品与机械
  • 16篇江西食品工业
  • 9篇食品研究与开...
  • 9篇伊犁师范学院...
  • 8篇食品科技
  • 8篇南昌大学学报...
  • 8篇农产品加工(...
  • 7篇现代食品科技
  • 5篇高压物理学报
  • 4篇粮食与食品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化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成药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合成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0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14篇2015
  • 20篇2014
  • 16篇2013
  • 20篇2012
  • 20篇2011
  • 16篇2010
  • 17篇2009
  • 21篇2008
  • 21篇2007
  • 20篇2006
  • 15篇2005
  • 5篇2004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调理井冈红米饭的研制及质构评定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了微波调理井冈红米饭的加工工艺,通过优化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微波调理井冈红米饭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
钟业俊刘成梅张小华刘伟
关键词:微波
鸭血小分子肽同步酶解工艺的优化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同步酶解血浆蛋白的数学模型,方差和可信度分析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好(RootMSE=0.488768)。运用SAS软件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pH7.1,反应温度50.5℃,酶解时间4.8h;在此条件下酶解所得小分子肽无异味,苦味轻,平均粒径为798.5nm,比表面为0.82634m2/g,Zeta电位为-8.63mV,吸水性为0.4388g/g,吸油性为8.323mL/g。
刘成梅吴孛钟业俊刘伟杨水兵尹曼
关键词:鸭血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酶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酸梅叶总黄酮含量误差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红果野酸梅叶总黄酮含量测定为例,采用NaNO_2-Al(NO_3)_3法和AlCl_3法分别对提取物和大孔树脂富集物进行全波扫描并计算总黄酮含量,通过HPLC-DAD法检测提取物及大孔树脂富集物中化学成分,初步探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差异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含有数量不等的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咖啡酰奎宁酸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会呈假阳性干扰,是导致NaNO_2-Al(NO_3)_3法测定结果偏高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俊龙苗颖刘伟彭瑾
关键词:总黄酮HPLC分析
预热超声对菠萝蜜种子分离蛋白起泡性及结构的影响
2021年
采用预热超声技术改善菠萝蜜种子分离蛋白(Jackfruit Seed Isolate Protein,JSPI)起泡性,探究起泡性与结构的关系。对预热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条件:预热温度60℃,超声功率600 W,时间20 min。结果得出,与JSPI相比,60℃+600 W处理的JSPI起泡性增加了58.44%(P<0.05),高于600 W(45.25%)和60℃(29.64%)。相比JSPI,泡沫稳定性没有提高(P>0.05)。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600 W超声处理没有改变JSPI的分子量,60°C处理使JSPI的部分可溶性蛋白分子聚集,出现了新的蛋白条带。相关性结果表明,起泡性与JSPI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成正相关。与JSPI相比,600 W,60℃,60℃+600 W处理后的荧光强度增强、表面疏水性(H 0)提高,说明JSPI结构变松散,内部疏水基团暴露出来,疏水性增加,导致起泡性增加。电位结果表明,与JSPI相比,600 W处理的电位从-22.03增强至-24.53 mV(P<0.05)。60℃,60℃+600 W处理电位减弱,导致溶液体系不稳定。粒径结果表明,与JSPI相比,600 W处理粒径减小,60℃处理粒径增加。蛋白粒径减小、或占较低比例存在的粒径较大的蛋白群体均可以提高JSPI的起泡性。
周若楠张彦军钟俊桢周磊刘伟刘成梅
阻燃剂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的绿色合成被引量:2
2018年
以对苯二酚和磷酸三苯酯(TPP)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一步合成磷酸酯阻燃剂对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HDP。优化工艺条件为:n(TPP)∶n(对苯二酚)=2.0∶1.0,温度140~150℃,催化剂为[Bmim]HCO_3,催化剂用量0.009%(m/m),反应时间3 h。HDP收率可达91.2%。产品结构经IR、 NMR、ESI-MS确证。并和国外公司的同类产品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比较。
王俊龙张尧张孟宇杨锦飞杨锦飞职慧珍
关键词:阻燃剂磷酸酯对苯二酚
覆盆子超微粉体溶出特性的研究
2008年
采用研磨式粉碎法对覆盆子干果进行超微粉碎,以索氏提取和恒温搅拌溶出的方法对不同的粉体粒度与覆盆子总黄酮溶出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超微粉碎后,随着覆盆子粉体粒度的减小,其总黄酮溶出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粉体为60、100、140、200目,其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是21.06、25.49、26.37、26.70、27.09mg/g;在溶出速率方面,粉体为200目其粒度较细时,其前50min溶出速率比较大,50min后其溶出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说明这时覆盆子粉的溶出已基本完全,溶出时间对溶出量已影响不大;粉体粒度较粗时,在前50min其溶出速率较小,50min后其溶出速率有所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要小于200目粉体,说明超微粉碎可以提高覆盆子的溶出速率和改善溶出效果,大大提高覆盆子的利用率。
刘成梅郭孝平刘伟
关键词:覆盆子超微粉碎总黄酮溶出量溶出速率
乳酸对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构象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以蘑菇多酚氧化酶(PPO)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乳酸对PPO的相对酶活性、巯基含量、内源荧光强度和紫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PO的相对酶活性随着乳酸处理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当乳酸浓度达到40mmol/L时,其相对酶活性下降到原酶的1.20%,PPO活性得到基本抑制;随乳酸浓度的增大,巯基含量逐渐减小,当乳酸浓度为30mmol/L时,巯基含量为原酶的81.59%;PPO相对酶活性由100%变化到0.17%时,其相对巯基含量从100%降低为80.09%,二者呈现较好线性关系(R2=0.9861);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可以看出:经不同浓度乳酸处理过后PPO分子发生部分去折叠化,导致酶活性的降低。
方志超周磊刘伟邹立强熊志强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乳酸荧光光谱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了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以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对木瓜蛋白酶的分子构象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120~180MPa)后,木瓜蛋白酶酶活降低。经180MPa处理1次,木瓜蛋白酶相对酶活降至90.04%。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木瓜蛋白酶分子、酪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发射峰位置分别从对照组的334、285、277.5nm红移至140MPa处理组的335.5、285.5、278.5nm,然后回移至180MPa处理组的334、285、278nm。在0~4℃放置24h后,酶活进一步降低,木瓜蛋白酶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强度出现波动(降低、上升然后再降低),表明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120~180MPa)改变木瓜蛋白酶分子构象的效果较为明显,形成的新构象稳定性低。
刘伟钟业俊刘成梅谢明勇官斌尹曼王倩陈婷婷
关键词:荧光光谱木瓜蛋白酶分子构象
动态高压微射流作用对膳食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N2吸附法、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处理前后膳食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结晶结构的变化进行表征,研究DHPM对膳食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HPM处理后,膳食纤维的比表面积显著高于未处理的原料膳食纤维(p<0.05)。在40~140MPa压力区间,样品的比表面积随DHPM处理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处理压力为140MPa时,达到最大值为2.887 5m2/g。压力继续增大,微小颗粒间的重新聚集,使其对N2的可及度减小,比表面积下降。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DHPM处理并没有使膳食纤维的晶型发生改变,为纤维素Ⅰ型。经DHPM处理后,样品表观结晶度显著减小,内部的有序度下降。处理压力越大样品的表观结晶度越小。FTIR光谱分析表明,DHPM处理会破坏膳食纤维内的部分氢键,处理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万婕刘成梅李俶刘伟
关键词:膳食纤维
如何提升高校微课跆拳道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7年
跆拳道最初是起源于朝鲜半岛的,现在已经成为了奥运比赛项目之一,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地图上来看,虽然和中国相距不远,但是跆拳道运动在1992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跆拳道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不仅出现了很多跆拳道教学机构,也引进了许多高校的体育项目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课程。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来提升高校微课跆拳道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为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刘伟
关键词:跆拳道教学效果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