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良华

作品数:238 被引量:1,117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9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文化科学
  • 18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学
  • 5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3篇教育
  • 46篇教学
  • 41篇教师
  • 19篇课程
  • 18篇孩子
  • 17篇叙事
  • 14篇叙事研究
  • 12篇教育研究
  • 10篇知识
  • 10篇文化
  • 10篇校本
  • 10篇教育叙事
  • 9篇课堂
  • 9篇家庭
  • 7篇哲学
  • 7篇情感
  • 6篇社会
  • 6篇现象学
  • 6篇教研
  • 6篇课程改革

机构

  • 10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0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广东教育学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202篇刘良华
  • 2篇冯嘉慧
  • 2篇曾世萍
  • 2篇高慎英
  • 1篇陈永鸿
  • 1篇冯鉴强
  • 1篇尹小川
  • 1篇王登峰
  • 1篇孙侠
  • 1篇张文质
  • 1篇施铁如
  • 1篇曹宗平
  • 1篇康永久
  • 1篇熊焰
  • 1篇林仕彬
  • 1篇曾杰华
  • 1篇郑金洲
  • 1篇张晓珠
  • 1篇邬智
  • 1篇刘畅

传媒

  • 20篇今日教育
  • 13篇中国德育
  • 1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1篇学术评论
  • 9篇人民教育
  • 7篇当代教育与文...
  • 6篇湖北教育
  • 5篇上海教育科研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基础教育
  • 4篇教育发展研究
  • 4篇教师博览(中...
  • 3篇福建教育
  • 3篇教育研究
  • 3篇中国民族教育
  • 3篇现代教育论丛
  • 3篇网络科技时代
  • 3篇教育学术月刊
  • 3篇新课程评论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9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19篇2009
  • 5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6篇2004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校本教研被引量:22
2005年
校本教研所秉持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在于“亲自参与”。这个基本精神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可以将这个过程表述为“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
刘良华
关键词:校本教研叙事研究教育故事教师暗示
教育自传中的个人知识:关于“好教师”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研究"好教师"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者既可以直接观察教师的行为,也可以阅读教师本人撰写的专业论文,但真正有效的路径是让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自传或个人生活史,让有关"好教师"的个人知识在教师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间接地显露出来。从大量的教育自传中,本研究得出基本结论认为:好教师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那个教师"对我好";二是那个教师"有激情"。
刘良华
关键词:教师个人知识教育自传
“论语”的开篇与教师的成长被引量:1
2012年
《论语》的开篇隐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从《论语》的开篇来看,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就在于三个要素:建立阅读习惯并不失时机地反思和实践;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并以因材施教的姿态培育英才;保持乐观的君子之风。
刘良华
关键词:孔子论语教师专业发展
“语言转向”中的教育学立场被引量:5
2001年
教育因长期与语言打交道而不得不对语言的本体价值表达自己的意见,由此建议教育以及教育学应“善待语言”,肯定语言具有自我生成的本体价值;同时又有所保留地坚持在语言中“做事”,进而转向“行动的教育学”或“实践的教育学”,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种可能为教育实践和教育行动提供智慧的教育学。
刘良华
关键词:语言语言转向教育学
完善考核监控机制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1
1999年
我校积极开展以目标教学为中心的考试改革,严格考虑管理,建立规范而科学的命题程序,从考试设计、命题方法、题型组配、考试标准设置等方面入手,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重视试卷的分析、评价,认真做好反馈与改进,完善考核监控机制,并建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题库系统。
张晓珠冯鉴强尹小川刘良华
关键词:医学教育考试
教学实验的家族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从家族分析的视角看,我国当今中小学教学实验群体可分为四大家族:学导式教学实验家族、目标教学实验家族、情境教学实验家族和创造教学实验家族。
刘良华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创造教学
何谓“现象学的方法”被引量:9
2013年
现象学哲学分化为观念论现象学、发生现象学和解释学现象学三个分支。与之相应,作为方法或研究方法的现象学主要有三种含义:先验研究、体验研究与解释学研究。虽然教育研究领域所采用的现象学方法主要显示为体验研究,但是,现象学的核心精神乃是先验研究和解释学研究。有效的体验研究必须以先验研究以及解释学研究为前提,并因此而使体验研究显示出三个关键特征:倾听当事人的体验并尊重当事人的独特的本土语言;用艺术的语言描述当事人的体验;研究者放弃研究的态度而与当事人建立某种亲密的存在关系。
刘良华
关键词:现象学
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被引量:1
2007年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
刘良华
关键词:教师参与课程资源
儿童的秘密
2009年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孩子。一个世纪以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发表《童年的秘密》,呼吁教师和家长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做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也许,这个任务原本就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和完成,因为,任何一个父母或教师,一旦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他就不得不从头开始,亲自去了解和尊重“童年的秘密”。
刘良华
关键词:《童年的秘密》儿童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孩子
校本教研在中国的演进被引量:10
2021年
中国校本教研的发展虽然受欧美流行的"校本运动"的影响,但主要动因来自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改进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国校本教研演进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事件:一是2002年底的昆山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二是2003年初在北京举办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培训班;三是始于2004年的"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2003年之后,校本教研迅速成为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地在校本教研中探索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而课例研究逐步成为校本教研普遍认可的基本模式。
刘良华谢雅婷
关键词:校本教研自我反思课例研究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