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永久

作品数:84 被引量:57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6篇教育
  • 21篇教育学
  • 11篇知识
  • 9篇制度教育学
  • 7篇社会
  • 7篇教师
  • 6篇师专
  • 6篇先验
  • 6篇教育创新
  • 6篇教育制度
  • 6篇教师专业
  • 5篇道德
  • 5篇社会学
  • 5篇童年
  • 5篇儿童
  • 4篇新制度经济
  • 4篇新制度经济学
  • 4篇制度经济
  • 4篇制度经济学
  • 4篇文化

机构

  • 6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广东教育学院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信息协会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作者

  • 82篇康永久
  • 2篇吴开华
  • 2篇程猛
  • 1篇肖绍明
  • 1篇吴航
  • 1篇龙宝新
  • 1篇王雅薇
  • 1篇施铁如
  • 1篇蔡宗模
  • 1篇朱志勇
  • 1篇李政涛
  • 1篇吴刚
  • 1篇王保星
  • 1篇黄忠敬
  • 1篇丁钢
  • 1篇刘良华
  • 1篇安超
  • 1篇马健生
  • 1篇胡雪龙

传媒

  • 10篇教育研究与实...
  • 7篇教育学报
  • 3篇教育理论与实...
  • 3篇教育研究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教师
  • 2篇终身教育研究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公民教育的全球化扩张及其应对
2017年
公民观念有时候被理解为一种西方观念,其实它是一种内生的现代观念,是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公民教育因而不能满足于提升个人地位和生存技能,而是使人全面履行现代公共责任。在充分提高本国人民福祉的同时尊重公民权利与自由,主动因应全球公民教育的挑战,培养出具有中国神韵的现代公民,是一个负责任的现代政府所面临的重大使命。
康永久
关键词:公民教育世界公民
教育创新中的技术功能论被引量:3
2011年
到目前为止,教育创新行动中盛行的主要是一种技术功能论。这种技术功能论不但强调教育中的技术要素的重要性,而且为发挥技术要素的作用而推行一种独特的制度技术——科层体制,这种制度技术竭力将创新行动者界定为技术要素而不是人格与思想主体。这样,真正得到普遍强调的实际上只是技术要素中的那些比较低级的部分,这种技术甚至不能称为"专业技术"而只是那种用以对付结构完好的实践领域的实用技术。教育创新过程就这样最终被作为一个技术过程确立下来,最终导致了创新始终只能在一个封闭的知识和制度体系下进行。不但如此,凡是强调技术功能论的地方,还都倾向于夸大教育的社会功能,但事实上受到重视的依然是其工具价值。教育工作者很多很享受这种定位,但直至今天,教育依然主要被当成国家、民族和社会进步的工具。由此展开的教育创新依然将教育本身作为技术体系来对待,而且依然不断强化教育创新中的技术理性,漠视那些能真正带来教育革新的自发因素和民间力量。
康永久
关键词:教育创新
先验的社会性与家国认同——初级社会化的现象学考察被引量:9
2014年
先验的善意帮助个人在这个世界立足,也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体味人世中平凡事件的意义。正是这种先验善意帮助我们在自我和不断后退的物自体之间建构了家、家乡和祖国。这种原初的家国认同本身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对意义的直观。初级社会化过程就在有着这样一种精神氛围的初级群体中展开,其核心并不是让儿童接受世俗的知识观念与社会规范,而是建构人们的自我观念、家国观念乃至其他基础性的道德观念,并引导儿童借助先验的善意参与亲密关系共同体的再造。随着原初的主体间际的世界不断分化为一种差序结构乃至等级制的社会,或者不断分化为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多元化的松散体系,现实的家国认同问题日益突出。但王朝社会的家国认同经常只能在一个存在实质性善意的非常有限的圈子内进行,真正的国民只限于统治者自身及其家臣。现代教育有能力在国民之间建构某种公共的国家想象,人们凭此可以相互慰藉和取暖。但只有凭借形式理性或宪政秩序,人们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民族国家的真正国民。涂尔干理论的不足,就在它不相信个人借助先验的社会性与世俗经验觉知世界的能力和社会本身的符号性质,总是片面强调道德实在、道德科学和道德教育。
康永久
关键词:日常生活世界道德教育
从城市世界中退出的教育学?
2023年
当前,我们的教育学中存在一种倾向,就是逐渐从城市世界中退出,或者说从知识世界中退出,亦或是从科学、文学、艺术的世界中退出。对很多人而言,这样一种退出,是回归一种自然状态的前提。但我始终怀疑这样一种从城市世界中退出的教育学立场,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认清城市本身的教育意蕴。
康永久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意蕴城市
教育创新能力社会学被引量:2
2015年
功能主义教育创新的主要失误,在于将教育创新当成一种唯意志论行动,并因此而将创新过程乃至教育本身技术化。错综复杂的创新实践,在那里被理解成了与行动者的主观意愿和某种特定的社会目标密切相关的理性行动。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及为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情境支持的科层体系的重要性由此凸显。事实上,任何创新行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我们的身体感觉、先验自我和生平情境的,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受制于一系列的匿名过程。不考虑这些匿名的力量,或刻意压制这些力量,是功能主义教育创新行动不能成功的根源。要突破唯意志论教育创新范式,就必须将创新行动本身作为社会实践来理解,并将之作为一种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来对待。
康永久
关键词:功能主义教育创新创新知识
先验的社会性与家国认同初级社会化的现象学考察
在一种不可辩驳的意义上,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他/她所向往与敬畏的那个先验的道德王国,乃是一个可直观的前概念的王国,而不是一个只有借助精确概念才能把握的实在.在这个先验的道德王国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神秘莫测的物理宇宙或...
康永久
关键词:先验论现象学
文献传递
教育券:核心政策建议被引量:26
2003年
教育券计划是一种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市场打破国家对教育的行政垄断,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确保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制度设计。但就目前的制度状况及人们对教育券的知识储备而言,贸然全面推行教育券必然难以成功。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从现有的多元办学体制向全面的教育券计划转变的过渡措施。
康永久吴开华
关键词:教育券计划多元办学体制教育市场市场经济
高中与大学衔接的内在机制--基于教改试验校的个案研究
2022年
针对近年来引发热议的高中与大学之间的教育断裂问题,本文基于一所教改试验校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学校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身上积淀的与高等教育相契合的惯习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内在机制。具体而言,高考的训练能使学生习得专注与坚持的品性、追求细节与极致的习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科的最终秘密”与具体生活的真实呈现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对“后高考”的想象,自由文化的引入意味着将赋予学生追求真理与善好的志趣与品位。在这一意义上,高中教育的“预备性”应是由开放与多元对惯习进行“创造性再造”,为高等教育及具体生活奠定基础。
徐子茹康永久
关键词:教育衔接教育改革高中教育
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量:31
2001年
本文通过对教育制度降低教育中的交易费用和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 ,阐述了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
康永久
关键词:教育制度交易费用教育变革教育资源教育利益
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被引量:13
2011年
通常意义上的绿色教育即指环境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但它经常需要借助环境来进行,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或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然而即便这种作为工具的环境也只是"环境教育的体系"或"环境教育的微观环境",与作为保护的对象的外部大环境并不一致。"可持续发展教育"将环境问题与广泛的社会发展问题对接,但现实的教育依然只是一种与真实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脱离的实践。我们在脱离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教育的替代办法,就是人为地建构一个学校教育的理性环境,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依然缺位;事实上要改变我们的环境,必须首先改变我们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保护好环境,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自己。因此,有必要重提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更为宽泛的环境概念,善待环境中的各种制度的、关系的、文化的、亚群体的和个人的资源,将教育真正建立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并致力于一个能平抑我们理性冲动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建设。
康永久
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活教育教育生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